打孩子还是宠溺孩子?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3日 20:55    编辑:fashion    来源:母子健康 奢尚网 » 品牌

沈佳慧

著名旅游节目主持人,曾任台湾地区中广外制广播节目企划、执行制作;环宇电台新闻记者、播报及环宇电台旅游节目《漫步天涯》主持人。有着丰富的旅行知识和积累。

已出版著作有亲子畅销书《旅行,是最好的教养》《旅行,带孩子看不一样的世界》等,在亲子旅行类家教图书中受到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华人父母们的好评和喜爱。

打骂教育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告诉小孩不能靠近火炉、不能玩电线插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却没有告诉他们背后的原因。小孩犯错时,我们常认为自己已经跟他们说过好多次了,孩子却还是不听话,所以要处罚、打骂。但常常即使打完骂完,孩子还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之后可能还会再犯错。错误于是一再重演,甚至越演越烈。这样虎妈式的教育,也许达到了眼前短暂的成效,但是以长远的教育来说,其实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方式。

启蒙时代的瑞士裔法国教育家鲁索曾说:“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他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

我记得旅居德国的时候,曾遇见一位来自中国的妈妈,她的丈夫是瑞士人,闲聊时,她感叹地跟我说:“欧洲的孩子,小时候都那么自由自在,父母亲很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孩子就是不懂才要教、孩子就是要严厉打骂才会成器……外国孩子有童年没成年啊……”

当时我只是笑笑没说什么。我并不赞同她的说法。打骂和压迫孩子,其实不是成熟的教育方式,当我在欧洲看到普遍的教育方式都不是如此的时候,我就更肯定了我的想法,虽然我也是这样被这样揍着长大起来的。

我在中国的台湾长大,受的也是打骂教育,不仅妈妈打,学校老师也会打,根本是在打骂中成长的。还小的时候,打骂的是行为不好,长大后打骂更多的是因为学习不好、成绩不好……

后来有朋友竟然跟我说:“许多孩子长大后都会复制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小孩,像你这样被揍大的小孩,居然成为不打小孩的妈妈,你真是个奇葩。”

沈老师育儿经

我不是奇葩,而是不管什么、不论青红皂白就打人的长辈让我觉得生气,我只是不想成为这样的长辈而已。

也有许多人长大后有所成就,归功于父母的打骂,其实打骂只是让孩子因为害怕而“暂时”不犯错,至于将来父母管不了或没看见的时候会不会再犯,都是未知数。

孩子的成就,不该是拿来作为父母炫耀“教育成功”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可以明辨是非、将来可以过得快乐,并且为自己负责的人。

不需要出手“教训”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一个小例子,有个家长听到年仅3岁的孩子说了句脏话,就给了他一巴掌,理由竟是要把孩子的坏毛病扼杀在最初萌芽状态。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团体或生活中,经常最先学的就是脏话,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要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件不对的事,以后不再犯就可以了,不需要出手“教训”。因为孩子渐长之后,也许不记得你为什么打他,但他一定记得你动不动就揍他,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

我记得小K在德国的时候,曾经因为写脏话而被老师叫到面前,老师请小K查字典,问他字典里能不能查到这些词?

小K查了很久,都没查到。

老师告诉他:“字典里查不到的词,就是不能用的词。”

幼龄的孩子,可能根本连“脏话”是什么都不清楚,只是偶然学得这个词,不小心在“适当”的时候“运用”罢了。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态度”很重要,那么身为家长,有没有也考虑一下,自己对于教育孩子的“态度”也很重要呢?常有父母以“不听话”为由,打骂小孩,其实打骂是最懒的教育方式,总以为可以立竿见影地收到效果,其实经常适得其反。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杜兰特(Joan Durant)教授认为:“打骂教育是过去最常使用的教育模式,甚至有很多人到现在还是坚持使用打骂教育,但其实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但对小孩没帮助,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智力与个性。家长应该改变教育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对小孩有帮助。”

另外,许多过去的研究也发现,受到体罚的小孩,长大后会有更多的侵略性,并且容易有反社会人格,对于社会上很多事情都会不满、无法合群等,甚至会有认知功能障碍或是发展迟缓,而且打骂会让大脑灰质减少,影响到小孩的智力。

除了不打骂,溺爱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当然,现在不打骂孩子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但却也出现了很多所谓“尊重”孩子,其实是宠溺孩子的父母。因为少子化的影响,大多数家庭里孩子都少,因此把孩子看得无比重要,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学习自理能力的机会。

德国,应该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国家的前两名了吧,但是我在德国看见的大多数父母,家里就算只有一个孩子,也既不会打小孩,却也不宠溺孩子。

德国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帮忙铲雪——当然一开始他们是在“玩雪”,甚至德国还卖符合孩子身高的铲雪工具(不是玩具喔),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不是独子独女,这些工作孩子都必须学会,而不是只要把书念好,什么事都由别人代劳。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厉害,到了小学,他们已经可以为父母分担一部分铲雪工作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帮忙做一些花园洒水的工作。

德国人不宠坏孩子的方式,是让他们从完成自己分内的事以及帮忙完成一些家里的事情开始做起。我们则常常不忍心,认为孩子小,无法完成一些事,但是若不给他们机会学习,那么他们就永远不会。

沈老师育儿经

因此,身为父母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父母不是圣人,孩子也不是完人,教育方式是要随着孩子的年龄、个性慢慢修正的。

有时候,欲速则不达,而错误的手段,也是达不到正面的效果的。

编辑/张艳红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