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越骂越火成过去式,中国电影市场要进入口碑时代了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05日 06:35    编辑:fashion    来源:影视圈 奢尚网 » 品牌

江宇琦

导语:

《摔跤吧!爸爸》的火热,不仅从某种意义上给中国电影人们提了一个醒,更让人们看到了口碑在电影市场上“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市场都存在着片子越骂越火等各种怪相,如今《摔跤吧!爸爸》靠着口碑成功逆袭,是否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向着口碑时代迈出了一大步呢?

口碑影响电影,这似乎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至少在中国电影市场,它经常会失效。

中国电影市场之怪相

在中国,差口碑有時非但不会拖垮一部电影,甚至还会让它越来越火。

以《小时代》第一部为例,这部影片在豆瓣评分低至 4.7,有 30%的人都给了最低分一颗星,网络上对其的声讨更是从未间断,但它最终仍收获了将近5个亿的票房。

而第一部的烂口碑也丝毫没有影响此后的作品,续集也同样在骂声中大获全胜。

在上映过程中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怪相:随着骂声越来越高,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不少人给出的理由是,大家都在骂,那我倒想看看有多差。

相反一些叫好声一片的电影,却始终没能杀出一条血路。

收获诸多国际大奖、上映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的《钢的琴》,仅仅上映了一个月就下线,总票房只有641万,可以说是相当惨淡了。

而就在《小时代》系列呼风唤雨的日子了里,包括《十二公民》、《闯入者》等优秀的影片,却在一片叫好声中遗憾退场,就连很多明星、影评人站出来为其呐喊,都无力回天。

这些年真正靠口碑发酵获得好票房的电影则寥寥无几,算上这次的《摔跤吧!爸爸》,大多数人能回忆起的,大概也只有《大圣归来》了。

烂片为什么越骂越火?

那么为什么在欧美市场很有可能决定一部电影生死的口碑,在中国却屡屡无法奏效,有时甚至还会有反效果呢?

我认为原因大概有三。

第一,长期以来,好口碑并不是中国观众选择影片的主要原因。

根据《华谊电影研究院:2015年国庆档电影观众消费行为报告》的数据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观众会因为口碑好坏,而决定是否选择一部影片。

其他大多数选项,都与片子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宣传、明星数量、电影类型上具有天然优势的《小时代》、《长城》对观众的吸引力,要大过《十二公民》等口碑电影。

除此之外,在中国,“进影院”这一行为的社交属性,还远远大于艺术欣赏等。多数观众选择走入影院,都是出于朋友聚会、情侣约会等目的。

在中国,女性观众因为电影是朋友都在讨论的热点话题,而选择观看的占比达到41.6%。男性则比女性更愿意因为“另一半想看”而被动消费一部电影。

在这种情况下,比起电影本身的好坏,能否完成社交目的才是更多人所看重的。

对于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来说,《栀子花开》显然比《闯入者》更容易成为其选择的对象。

第二,电影口碑本身水分较大。

和国外不同,中国并没有建立起面向全体受众的、比较有公信力的电影口碑平台。

很多票务平台所提供的电影评分水分较大,无法真实反映电影的质量;豆瓣等虽然相对公正,但受众面较窄,并非面对全体观众。

而尽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评价的确可以较好反映一部电影的口碑,但事实上,90后是最爱发表自己对电影看法的观众,占到了7成,其中女生又占了大多数。这部分观众恰好是《小时代》等影片的目标受众,评价自然会带一些倾向性。

所以大多数时候,虽然我们看到关于烂片常常是骂声一片,可反过来为其摇旗呐喊的也不在少数。

第三,槽点也能成为电影的一大卖点。

传播学研究显示,在互联网语态环境下,人们很容易形成追热点、找槽点的心态。

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大力吐槽,反而容易形成这样的热度,看热度高的烂片反倒是成了一种“时尚”。

一方面看烂片所带来的共同话题会成为社交中的一种谈资,另一方面大面积的吐槽反而会勾起观众的兴起:想看看究竟有多烂?

甚至还有片方看重这一点,做起了“反向营销”。

《富春山居图》上映期间也是骂声一片,官方微博居然顺势宣称:“欢迎大家客观地吐槽,能带给您快乐,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大家的吐槽反而成了免费营销。

口碑电影时代终将到来?

说了那么多,中国电影市场岂不是一片灰暗、毫无希望了?

倒不必如此悲观,因为诸多数据显示,《摔跤吧!爸爸》并不是一个孤例,虽然作用还不见得十分明显,但口碑正在逐渐影响着中国的电影市场。

这一点,早在2016年就已经“初见端倪”。

被称为“2016年第一烂片”的《封神传奇》,上映首日票房7930万,令博纳影业开心不已。可好景不长,随着口碑的不断下跌,票房的增长也陷入了停滞。

最终这部博纳影业保底10亿、豪言破25亿的电影,最后只能以3亿惨淡收场。

同年10月,郭敬明带着新作《爵迹》再度来袭,可在烂口碑的影响下,这部电影最终惨败《湄公河行动》,亏了不少钱。

到了2017年的春节档,口碑所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

今年春节期间共有四部电影上映,其中《西游伏妖篇》与《大闹天竺》凭借前期所积累的人气,在预售阶段完胜《功夫瑜伽》与《乘风破浪》,在大年初一、初二票房遥遥领先。

可电影上映几天后,口碑的作用显现了出来。

更合家欢题材的《功夫瑜伽》与质量上最过硬的《乘风破浪》(四部电影中口碑最好的),在大年初四完成了逆袭,票房涨幅、占比均占据巨大优势。

再到这次的《摔跤吧!爸爸》,更是完成了绝地翻盘,靠着好口碑居然碾压了万众期待的《银河护卫队2》。

盡管以不多的样本得出一个“中国电影市场要迈入口碑时代了”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这背后却切切实实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

第一,参与口碑传播的主体更多了,也更权威了。

如上文所说,受传播平台、传播主体影响,电影口碑本身难以客观反映影片状况。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更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开始加入到电影口碑的传播过程中。

例如《摔跤吧!爸爸》上映后,冯小刚导演亲自为微博称赞了这部电影;《人民日报》也专门刊文盛赞该片,这些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个人、平台,都会对受众产生较大影响。

换句话说,随着他们对于舆论的带动,烂片越骂越火的逻辑,也能作用在好片身上。

第二,观众本身正在变得成熟。

虽说社交因素还是中国观众选择电影的主要考量,但这些年受国外好片的影响与熏陶,国内观众在电影鉴赏方面也有所提升。

简言之,就是不好糊弄了。

也许在单次观影选择中,口碑起到的作用还不是特别大,但在某个导演、某个演员身上吃了太多次亏之后,观众在下回的电影选择中便会有所考量。在同期还有其他影片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观众也能基于自己的观影体验做出更好的判断。

例如王晶靠几部《澳门风云》赚得盆满钵满,可观众的信任也被透支,到了《王牌逗王牌》时就扑得一塌糊涂。

第三,选择更多了。

上一个点想要成立,有一个关键的点在于有其他的电影可以选。

像《小时代2》、《小时代3》上映期间,同档竞争的只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京城81号》等同样质量不过硬的电影,难对其造成影响。

而到了《爵迹》上映时,《湄公河行动》这部高口碑电影就分走相当多的观众。

在大多数中国观众进影院次数有限的情况下,同档期如果有好片,那好片的口碑必然会对烂片产生冲击。

归根结底,其实就一句话:中国观众不傻,中国观众也在期待好电影。

最后,我想说,口碑时代的正式到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观众大规模走进影院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我们不必太过悲观,但也不能因为这条路很长就放弃对于好电影、好口碑的追求,因为就像史航这条微博说的,这上面可能系着中国电影的未来。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