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艳抹还纹身,滴滴司机就不敢动你了?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30日 14:23    编辑:landyliao    来源:假装 奢尚网 » 品牌

观众旁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看本期的十三姨说事 :

大家好,我是 " 化浓妆不好惹 " 的白女士。

滴滴顺风车又出事了,距离起上一次空姐打车遇害,时间仅仅过去了三个多月。

危机四伏的当下,单有自我保护意识已经不够了。如何在危险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并及时运用,变成女孩们生存必要的技能。

事件持续发酵几天以来,众媒体和网友都分享了不少 " 女性遇险自救指南 ",说是全网热议的程度也不为过吧。人心都是肉长的,疼惜别人的同时,我们新时代的年轻女性,更加关心如何保护自己。

白女士在翻阅评论和指南内容的时候,看到这样一类观点:

" 建议女生们独自出行的时候化浓妆,有纹身的纹身都露出来吓他丫的。"

有趣的是,评论回复里居然不少支持意见:

" 没错了其实穿得多才更容易被盯上,人渣都喜欢惹清纯类型的,小白兔一看就没有杀伤力。"

更有甚者开始分享生活经历:

" 有一次约车,车还没到司机就开始有言语性骚扰的迹象(我头像是淡妆小妹),结果车到了他看我一个大挑眉红唇还垮着脸,一路上老老实实。"

有必要提醒这位姐妹,言语性骚扰的时候你就应该取消订单了,为何对自己 " 凶狠 " 的妆容还持有自信,并将其当作防御侵犯的武器?

至少,每天挂着欧美大挑眉和姨妈色红唇,不苟言笑整张脸都写着 " 生人勿近 " 和 " 不好相处 " 的白女士本人,不比任何一位清纯小妹更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危险。我和任何一位在生理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任何女性一样,都无法预知不怀好意的侵犯,同样惧怕意外和不幸降临在自己身上。

图片来自朋友圈

时代观念在进步,当下的社会,再有人敢提 " 穿这么少出门不惹一身骚?" 此类观点,都无疑会遭到激烈的口诛笔伐。我们庆幸看到,所谓 " 荡妇羞辱 " 与性侵的直接挂钩正在淡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支持 " 受害者有罪论 ",这是一个好现象。

尽管如此,可近期涌现出来的,要化 " 凶狠 " 的浓妆,露出纹身震慑坏人的观点,其本质不也是一种对女性的形象绑架?

" 妆化这么浓,一看就不好惹。"

我们定义的 " 不好惹浓妆 ",都有些什么特点?

一定有高高隆起的眉峰,眉色浓郁饱满,双眉间距较窄,眉形起伏大,作用是聚拢眼神增加穿透力;

一定还有浓墨重彩的烟熏效果眼影,眼尾轮廓是上挑线条的眼线,能打造凌厉的目光;

唇线分明的口红是一定要有的,颜色必定是越暗黑越配套的梅子色姨妈色系。美妆编辑说这样 " 很有气场 ",意思是 " 凶狠有震慑力 "。

综合起来看,这样的妆容,的确是 " 很凶 ",的确是 " 一看就不好亲近 ",的确也 " 像个狠角色 "。

我们臆想这样的狠角色,必定为人高冷不好说话,必定能在大场面临危不乱。情场上是欺负小白兔的妖艳贱货,职场上能对付心机同事甚至先下手为强;谈吐间吓退直男一百米,举止中手起刀落睚眦必报;就连遇上消费者维权,你能想到的第一个闺蜜都是浓妆艳抹的她,工商局门口一站,气场强大到要公务员过来端茶倒水求不闹事。

更有甚者,给这位 " 不好惹 " 的狠角色,张贴起抽烟酗酒纹身的标签,是不是还要将这些外形特征联想一番,擅自捆绑定论:背后有帮派?

于是有人发声,不妨建议女孩们独自出门时打扮 " 凶一点 ",这样坏人就会觉得这个女生 " 不好惹 ",欺软怕硬之下还是换个小白兔来下手。

世俗审美与观点标签具有固化的长期性。诚然,这些扮相成熟、" 一看就不好惹 " 的女生,或许确实吓得了企图接近的直男,唬得住初次见面的同事。但你又有多少把握,真正的恶人不敢找上门来?还是觉得你纹的过肩龙能在关键时候幻化真身保你平安?

反而,这些根深蒂固的世俗标签,对于喜好浓妆却同样弱势的女孩而言,是一种太过残忍的偏见;而对于习惯清纯外形的一众女性,无疑是另一种精神强迫。

本质同于 " 穿的少别出门 " 的受害者有罪论,都是要不得不从自身形象反思来求得安全感的一种,心理凌辱。

女性弱势群体的受害率

跟外形打扮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想起两年前震惊全国的 " 和颐酒店事件 ",当事女性独身一人在酒店被不法分子堂而皇之地强行拉走。那是初涉世事的白女士第一次通过网络真实体会到,女性在生理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天然威胁。印象很深刻的是看到贴吧上有人分析犯罪分子会观察哪一类女性作为目标猎物,讨论的一致结论是外形清纯穿着普通的女生风险最高。

记得有一条帖子内容是分享自己 " 擦肩而过的危险 ",有一条热评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 有一次很晚独自回家,路上被尾随,那天穿了一件捂得严严实实的雪纺长袖,也没化妆看上去泯然路人。走到胡同处突然从背后被强拉,挣扎中长袖被撸起露出半条花臂,那人一看就仓皇逃走了。"

" 相貌平平、穿着普通 " 的高风险群体特征分析有理有据,也确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她们 " 看上去没有反抗能力 "。

但这难道就意味着,浓妆且有明显纹身的一类女性有反抗能力了吗?

以外形打扮定义受害命中率,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

今年年初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名为 "Is it my fault?" 的展览,展览内容是受害者被性侵时所穿的衣服。

在受害者提供的上百件衣物展品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来自外界对穿着打扮与性侵案件挂钩深深的误解,和受害者痛苦的内心活动。

" 我在事件发生几天后都没去上班。当我鼓起勇气告诉我老板的时候,她也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说我只穿了 T 恤和牛仔裤,并反问她你去看一场篮球赛时能穿什么?我离开了办公室而且绝不会再回去。"

这些受害者的衣橱中,有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服饰。

" 卡其裤和休闲衬衫。我那天要去班上演讲,在我的强奸案发生后,他们拿走了我那天穿的衣服。"

也有所谓着装暴露的泳装

" 一件泳装。因为我们一整天都在河上划船,那真是一段美好时光。可后来,他们闯进了我们的的帐篷,当我正准备换衣服的时候。"

甚至还有 " 更具震慑力的 " 警察制服

" 我穿了我的警服而且带有武装,但这并没有让事情有什么不同。"

这个展览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对 " 受害者有罪论 " 最鞭辟入里的讽刺。

同理 " 打扮凶一点 " 才能减少被害的观点,不过也是一种偷换概念的 " 受害者有罪论 "。我们的受害者,难道在被害以后还要反思,自己穿得过于清纯才引人犯罪?

至少三个月前的年轻空姐和今天的乐清女孩,是再也没有机会说了。

心疼我们的女孩,穿着清凉要背指引人犯罪,打扮不 " 凶 " 要被说没有自保意识:女性的穿着什么时候才能不跟受害挂钩?

一个是 " 不要穿太少 " 来被动躲避意外,一个是 " 化浓妆露纹身 " 来主动躲避不测。施暴者本就是豺狼心肺,伤害不需要理由,又何必用外形打扮定义自我原罪?

提高警惕学会自保,比反思自己穿什么才能免受侵害有意义得多。

想起深圳民警早前打击地铁色狼的宣传语:" 好看的裙子你尽管穿,坏人让我们去抓 "。在今天看来,真的是叫人心里最踏实的一句话了。

文字:白女士 | 图片出自:网络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