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妈妈,遇见不完美的自己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11日 08:24    编辑:fashion    来源:母子健康 奢尚网 » 品牌

二货小妈

我和闺蜜们有个共识,童年和少女期的经历对成年后的性格影响巨大。做妈妈后,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小孩的成长,每一步都忍不住想到童年的自己。百般呵护与关照下的小孩儿充满自信,甚至“能量好强大”!但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天空似乎都是灰的。做父母的过程,是一个重现来时路的反思过程。

新浪育儿 主编寄语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拥有良好的依恋和亲子关系,未来的他们就会是乐观、自信的人。可能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但一定会跨越那些“被忽视”与“被漠视”的养育所割裂的伤口。长大后,如果不能获得勇气和智慧面对伤口,可能在亲身经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渐渐显现出来。而这种勇气和智慧的获得,往往依靠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

@郑先子

被爸妈无意间打击到的孩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儿是在比较混乱的观念下被教育长大的,反正我是。后来频繁遇见同类过程让我意识到,观念混乱的父母大人不老少,养出的纠结孩子也不少。

小时候,父母经常会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或者“你看谁谁谁……”。那是教导你要向好学生以及好成绩看齐。可有时候,父母还会说“人比人,气死人!”那是在你提出要求“我可不可以和谁谁谁一样……”。的时候。他们还会总结陈词:“好成绩要向别人看齐。而比漂亮、比拥有小什物什么的……这些比较是不好的,不要向别人看齐。”在这样教导的时候,父母顺便传达了他们的“好坏”标准及部分价值观,物欲的追求反正是可耻的。

记得大概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假期邻居外出旅行,将房子托付给我们家照看,养的小动物也要帮忙喂一下。旅行回家后,叔叔阿姨为表示感谢送了一条纱巾。都不太能记起纱巾的颜色和花纹了,因为在少能拥有一件装饰品的年代,它太过美丽,而它在我这里停留的时间又太过短暂。

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好像心情不错,带我去看电影。妈妈找出那条纱巾给我围上,我高兴坏了,能感觉到脖子下面软软的、飘飘的……心情就一直云里雾里的。爸爸自打纱巾被拿出来后,就在和妈妈争执,一路没停。后来,我们没能走到电影院,爸爸就转身回家了,妈妈胆怯地扯着我的手跟在后面。回家后我被妈妈催着去睡觉,隐约觉察到,爸爸在灶间烧掉了那条纱巾。

物质是不可以追求的,是坏的;不能穿漂亮颜色的衣服,那也是会学坏的。那样的观念影响了我很多很多年。可是在内心里,我还是感受到了妈妈柔软的温情,想在一个条件不那么优越的情况下打扮下自己女儿的心情。这样想着,都觉得那时候的妈妈一定特别年轻吧?将爱美的一点温情落在了她的小孩心里。

其实,父母不让你比较,你就完全不会比较了吗?不会。甚至会比堂堂正正地比较产生更自卑的心理,各方面。在不堪重负的种种心理比较中,总是遇见有那么多毛病和缺陷的自己,并且无能为力。

努力修复自已的“不完美”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股向上的力量,驱使你去思考,去学习,认识世界,也找出自已的问题所在。对自己的批判多了,对世界就容易趋向于悲观和消极。对自己的肯定多了,内心的光明和信心就会变多变强。

你能甘于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吗?说实话,那是相当委屈的。长大了,读了一些书,懂得了一些道理,能够在理性和感性兼顾的情况下,反观成长的过程,很多东西渐渐清晰了起来。我了解到,在困窘的生活中努力养育孩子的父母不容易,他们本来要传递的是不攀比物质、更重精神的价值观。做人要朴实,不要好高骛远,这是他们在艰苦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硬道理,却在传递的过程中误伤了孩子幼嫩的心。

任何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社会化的环境里,就会或多或少受到打击和创伤,我基本上没见过一点挫折没受过、一帆风顺长大的人。成年后,你有了独立思考以及驾驭自己生活的能力,那些打击和挫败会一股脑儿冒出来,跟现有生活进行对话。“不够美丽的我要怎么办?”“不够自信的我要怎样面对挑战?”“能力不足又该怎么办?”“我想要的机会真的有吗?”“努力也可以吗?”这些“阴影”会随时随地飘出来阻碍你向前走的脚步,抬脚迈向上一级台阶的时候都会充满犹豫。每个人都需要修复,能够找到一条修复的途径,真的需要造化。有这样的造化是幸运的。那些没有找到修复途径的人,想必某些地方将永久灰暗下去了。

我相信书中自有人生道理

前阵子读到心理治疗师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其中有一章“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说有一个女孩特别不顺利,两三岁时父母离婚,从此失去联系,爸爸不负责任,少关照。唯有爷爷奶奶照顾她,但却也在她五六岁时相继离世。成长过程备受奚落。小学四年级时她想自杀,拿出一张纸,一边写活着的理由,一边写死的理由,死的理由一长串,忍不住痛哭失声。哭到最伤心处,忽然内心深处有个声音说:“你很惨,非常惨,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书中举了不少实例,都有这样“醍醐灌顶”的刹那……

谁都受过委屈,甚至比你的大许多。我们是来比惨的吗?我们是来比疤痕大小的吗?事过境迁,都不再有意义。能修复的人是幸运的,然后就向前走吧!去到更开阔的地方,放下心里的那点儿委屈和傲娇。如果你能看到更多更开阔,会发现,你努力修复,你费劲印证的道理,都写在书里了。只是当你正委屈的时候,你只盯着自己,无暇旁顾。等你修复走过,不再只盯着自己那方天地后,世界变大了,你就看到了。

做妈妈后,再次遭遇“不完美“

成年后的思考,对自己不完美的责备在慢慢恢复了。没想到,做了母亲后,结结实实地又来了,而且打击更大。

有了一个小宝宝,发现自己欠缺许多东西:不是巧手,做不了手工游戏;阅读有限,编不好故事;饮食不讲究,做不了美食妈妈。甚至少女时代淤留在性格中的负面因素也再次翻涌上来,没有耐心、自暴自弃……这些在照看一个弱小的、需要百般呵护、事事讲究、完全依赖自己的宝宝时,尽情体现出来。这一次,你是真的不完美了,而且要修的功课迫在眉睫。

几年前的自我修复,只是看清了部分事实真相。比如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同年代滋生的想法具有的局限性,遗留了什么样的印迹给自己……看清了,也就清醒了,不再自怨自艾了,平静而努力地生活。而现在面对的问题是,你切切实实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修身不够,齐家不能……连养育一个足够好的孩子都捉襟见肘。

这个打击是巨大的,因为童年的自己不想经历第二次,而面对一个你必须为之付出责任和义务的个体,要怎样做才好?真的还要再像少女时期的自已一样,有那么一大段晦暗与驼鸟般的心理,想要将自己深深埋起来,不去面对,也不让别人见到自已吗?可能吗?一个每日都在迅速成长的宝宝,向你伸出双手,渴求拥抱,渴求温暖和力量。他(她)把自已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疑问都抛向你,需要你给出回应和答案。作为妈妈,必须成为有力量的人。如果自己不自信,又怎能养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呢?

几年前遇见不完美的自己,你挥开罩在头顶的乌云,见到阳光。而今正视不完美的自已,却需要找到补丁,修补破洞。

不完美,一样可以做好妈妈

其实,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委屈。没受过委屈的人真少见啊,我是没见过。想想都打冷颤,一丁点儿委屈没受过的人,得长成什么样儿啊?记得在某个肥皂剧里听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另外的问题又来了。委屈也差不多是这样吧。你若不受这样的委屈,指不定受什么样儿的。

感谢孩子,让我这样一个成年人再次有机会看到自己,看到童年。感谢“妈妈”这个角色,让我不再纠结于完美不完美,与孩子一起历练成长。

虽然我也知道,这一条历练的道路,殊为漫长。还需要不断地摸索,不停地学习。endprin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