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投入《VOGUE》25 年,却被毫无征兆地辞退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6日 10:31    编辑:landyliao    来源:Camelia山茶花 奢尚网 » 品牌

她从澳大利亚版 Vogue 前台接线员做起,后任职时尚主编长达 13 年,在全身心投入的第 25 个年头,被毫无征兆地辞退。

至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 Kirstie Clements 用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行业背后的唏嘘,也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参考给打算或已经进入时尚行业的女孩儿

From:safsydney.com.au

打破时尚行业的迷思

Kirstie Clements 曾提到过「有数不清的女孩儿告诉我她对时尚充满了激情,聊到后来我发现她们真正喜欢的只是购物而已」。

搞清楚是真热爱,还是追逐名头,是 Kirstie 最想说给女孩儿听的。

From thetrendspotter.net

在局外人看来,如果为 Vogue 工作,应该是乘着豪华轿车直达红毯,并有机会坐到秀场的前几排。穿着奢侈品牌,手里还有大把的钱可以支配,但事实并非如此。

From Pinterest

澳大利亚人口很少,杂志利润也不高,预算自然也压得紧。在 Kirstie 参与的编辑时期,团队千方百计在每一个环节上节省费用,唯独坚持寻找和创作最好的故事,她一再强调,内容才是杂志的灵魂,因为那是你向读者售卖的东西

我们路过报刊亭,习以为常扫眼一过的大刊封面,没人联想到那是无数次的拍摄和推翻重来,再极尽苛刻地挑选敲定的。

Ins:kirstie_clements

拍摄也并不是找一个超模穿上服装就行,而是紧扣主题,必须找到那个「唯一的合适人选」、也就是「感觉完完全全对了」。

这并不容易,因为没有理性的标准可参考。但正确抓取杂志的感觉标准,同样是一个编辑的职责

Ins:vogueaustralia

拍外景,对天气几乎是碰运气,意外状况更是无法预料。

为了拍好一张水中的画面,编辑被湍急的水流冲到下游;途中车子抛锚,为了严控预算、保证拍摄进程,编辑游过鳄鱼出没的水域去请人来修车;不可预知的危险,成了要事先做好心理准备的事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拼了命地做出要先打动他们自己的杂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Ins:vogueaustralia

在 Kirstie 第一次听说丹麦王妃 Mary 和王子 Frederik 现实版的童话故事,她就决心要拿下这个当封面故事。

她猜想澳洲出生的王妃一定会想家,就定期给王妃寄去 Vogue Australia,有时还有手写卡片,捎带一些 Aesop 这样的本土品牌,直到一年后,她听到电话那头王妃答应接受采访。

From Vogue Australia

如果 Kirstie 23 岁是以女孩儿对「时尚」的天然热爱入行的,那促使她一呆就是 25 年的,是一份杂志人的出版情怀,对精美图片的苛求,以及对文字精准表达的执拗

每一次的漫长投入和等待后,当看到情绪毫厘俱达的文字,静止却激荡人心的画面那一刻,所有不分日夜的辛苦,都在拿到那厚厚一册时的鼻头一酸中消解了,值得了。

提倡「健康模特」

早期的时尚杂志封面,全都被模特占据,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有明星或是意见领袖,所以「模特问题」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模特圈有一个备受欢迎的体型 Paris Thin,意为「巴黎瘦」。不论在哪里出道的模特, 都是奔着国际化的终极目标去的,但首先,她必须通过时尚的最高殿堂「巴黎」的认可

From lemonde.fr

苗条的衣架子身材,一直牢牢占据时尚界的审美高位,直到变本加厉到要求模特骨瘦如柴,要求衣服穿在她们身上,和挂在衣架上没两样,越来越多的模特加入了疯狂行列

Ins:kirstie_clements

她们靠烟和酒精为食物,实在没劲儿了就输营养液,走秀的前一秒,拔针就上台;更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是,饿得扛不住了,就吃餐巾纸,因为进入胃里了会产生饱腹感。

Photo by Boo George &

From irbyindiarose.com

Kirstie 在拍摄中还遇到腿部多处淤青的模特,问她怎么了,她只是轻描淡写「饿晕了磕的」。

在苗条模特盛行的时尚行业,她还完全违背时尚地公开提倡「健康模特」,被不少摄影师和服装设计师嘲笑,但她坚持自己认为对的,因为美更多是由内生发的

From Pinterest

值得欣慰的是,就在她被解雇的 2012 年,Vogue 在全球提出了「健康倡议」,即使杯水车薪,但在纸片模特的病态时尚圈,Kirstie 交付了一个主编的职业良心

Ins:kirstie_clements

她撰写的「Vogue 的真相」一书,用幽默的言辞揭露了行业令人唏嘘的一面,但她的字里行间没有愤懑,反倒流淌着对时尚真切的热爱,视这段经历为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

想起 Anna Wintour 说的那句话「每个人一生至少应该被开除一次」,这样能让你把重要的事看得清楚

就算为了一句真话或是一份价值观坚守,「被退出」也都完全值得,毕竟对自己有交代,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

因为工作并不是不停表达对职权的认同,而是忠于你真正的理解以及真正想说的

她的三个建议

Ins:walkofshamemoscow

不要为了达成什么而去学什么,要以非常开放的心态沉浸于音乐、电影、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因为你一旦看过,它们就会紧密缠绕在一起,影响着你的触觉和其他官能,在你需要灵感的时候,它们会自己浮现。

就像乔布斯在大学时因为沉迷书法之美而学习,但谁也不会想到这一段经历造就了 Apple,成了我们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的趁手工具。

Ins:nycbambi

在目睹了女孩儿们对时尚的那份狂热,她还提醒到「时尚可以是一份工作,但同样也是一种幻象,在大家花光积蓄还乐此不疲追逐的同时,是不是该为未来的养老账户提前做一做打算?」

她还打趣「当然,女孩们太年轻是不会听得进去的」。

From「 穿普拉达的女王」

要是你仍旧对什么还抱有幻想,走近它,参与它,很快你就能「回到地面上」,毕竟「没有一个行业,刚好吻合你的想象」。但「找到热爱」这件事完全值得花上一生的时间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