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主角胜任力设定分析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3日 12:57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失业的音乐家克雷蒙·马修,通过音乐来感化一批问题学生,从而走进学生封闭的心灵,让他们恢复童年的快乐,找回童真的故事。在此过程中,马修也重燃了创作的动力,发现了创作灵感的来源。本文以胜任力理论为指导,从角色设定、环境设定和载体设定三方面,分析导演通过对主角的音乐者身份、唱诗班这一群体、矫正辅育院这一外在环境等方面对主角能力进行设定,以诠释出这位心灵工程师是如何以高超的胜任力来教化这些问题少年的。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心灵工程师;胜任力

2004年,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又名《唱诗班的男孩》)一经上映,就在世界影坛产生了轰动,仅在法国,就曾有850余万人民走进了影院。该片于第二年就获得了金球奖、奥斯卡奖两项最佳外语影片提名。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失业的老师——音乐爱好者克雷蒙·马修在管理少年班的过程中,通过音乐这一方式,践行他的教育感化理念,对那些失去童年快乐和人生追求的问题少年进行人文关怀的故事。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方式才是让孩子们走出困境,实现自我理想的最佳方式。本文根据胜任力理论,从其角色设定、环境设定和载体设定三个特点出发,探究导演如何设计影片的各个因素,并从中体现出马修以高超的胜任力完成这份工作,并创造了幸福奇迹。

一、《放牛班的春天》故事简介

与《春风化雨》相同,《放牛班的春天》关注的也是在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的作用。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展开:世界著名指挥家莫航齐参加母亲的葬礼而回到故乡,他儿时的同学贝比诺送来一本陈旧的日记,这是他童年时代的音乐老师,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人克雷蒙·马修留下的日记,影片就此进入50年前那个名叫“池塘之底”的学校。

1949年,一位失业的教师,也是音乐爱好者——克雷蒙·马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池塘之底”少年行为辅育院,做代课教师。这里收养的都是问题儿童。校长和教务人员都是本着惩罚第一的原则,残酷地对待这些孩子。克雷蒙·马修遇到的是孩子们的恶意抵触和对他的种种作弄、辱骂。但他并没有对孩子们进行处罚,而是用一颗如慈父般包容的心来善待孩子们。如让“问题少年”写下未来的理想职业,以便发现他们是不是心存梦想;让犯错的孩子照顾因其而受伤的麦神父作为惩罚。马修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音乐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与校长沟通,马修组建了合唱团,开始了他的音乐感化之旅。马修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先是通过考察孩子们的试唱,分出了高音和低音声部。将一个五音不全的孩子,分配作为谱架;让本片的另一个主角——极具音乐天赋的莫航齐作为领唱。校长起初也只是以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一切。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马修重启他的创作生涯。他根据孩子们的音域特点进行创作,并系统地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在音乐的熏陶下,孩子们开始转变,甚至不苟言笑的校长也受到了感染。在马修和孩子们的努力下,合唱团的表演获得了巨大成功。成功的表演是全片的高潮所在,展示了马修的教育成果,莫航齐也在此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感化。

影片的最后,学校校舍被一位新来的问题少年放火焚烧,而孩子们因为被马修带去郊游而逃过一劫,但马修也因此被解雇。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前来送行,他也极为沮丧,但就在他即将走出学校大门之时,影片最后的高潮到来:从楼上教室的窗口,忽然飞出无数带有学生签名的纸飞机,上面是各种的不舍与祝福。就在他要上公交车的时候,班里最小的男孩儿贝比诺,一位失去了父母但每周六都站在校门盼望着父母的孩子跑了出来,跟着马修不肯离去。小男孩儿贝比诺是马修最大的收获,这个天天盼着父母来接他的孩子,将马修视为自己父亲。莫航齐在马修的教导和引领下,最终成为著名的指挥家。这也呼应了影片开头,贝比诺将马修的日记拿给莫航齐阅读。美国的麦克莱兰博士曾提出胜任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胜任力特征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情景条件,只有这三个方面完整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胜任力大小。马修这一角色设定的意义,是为了让他充分运用自己的胜任力,来体现出作为教导者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引导方法的重要性。

二、音乐家这一角色设定的意义

影片中,马修被聘请到这个辅育院,并不是让他来专门教授音乐知识,而是重在管理,类似于少年管教所的管教,或是辅导员。但影片拍摄的意义,是要讲述如何教育管理好问题少年,所以,马修的核心作用和角色定位,是一位心理工程师。但是,为了实现对问题少年的感化,总是要用到知识和技能,导演就把马修设置为音乐创造者的角色。因此,马修的个人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就成为他实现传道授业的武器。

首先,从电影自身的角度看,当代电影离不开音乐。电影音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性的,在电影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即有角色演奏或播放,它要成为情节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另一类则是功能性的,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来源,作用是烘托气氛、表达情感。自有声电影发明以来,音乐片、歌舞片层出不穷,许多电影都在尝试把音乐和电影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电影《刘三姐》,以及2010年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电影《黑天鹅》等。其中的音乐既让观众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同时又是电影情节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得非常经典,它既为电影带来了主题音乐,还是马修用来教育感化学生的载体,并成为推动电影情节的重要工具,让人们认识到音乐感化的作用。

其次,从影片本身的角度看,故事中的问题少年是一群年龄不同、性格各异、受压抑多时的孩子。影片将马修设计成音乐家,从胜任力理论的角度看,这种角色安排,需要马修的个体性,就是他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而这也是完成教育感化过程的核心工具。于是,导演又通过建立合唱队作为马修展示才能的平台。

最后,就马修自身来说,他本来是要从事音乐创作的,因受到了挫折而停笔,他原以为这一生都不会再有创作的冲动,而在这个学校,马修的音乐才能让他有了用武之地。随着情节的推进,《放牛班的春天》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用镜头记录着学生们的点滴变化。但这种设计同时也说明,马修的专业音乐知识,给他在实施爱的教化过程中提供了最有效的载体。马修选择用音乐来教化这些问题少年,是他胜任力行为中特征最鲜明的体现。影片通过音乐,既串联了情节,重点展示出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高潮等布局,又对马修这位音乐教师春风化雨的行为进行了歌颂;同时,音乐又对片中各角色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进行了有效提示,从而为电影增色不少。

三、合唱班这一载体设定的意义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修是拯救者,音乐就是拯救的利器。有了专业知识,还要将其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专业技能。在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马修充分展示出这一专业技能。马修根据孩子们的年龄、音色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进行音乐创作。演唱方式为合唱,并安排颇具演唱天赋的莫航齐作为领唱,这既照顾到全体,又突出了莫航齐这位影片中的二号角色。柯达伊说:“合唱所产生的作用是教育目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取代了行政的约束。它所形成的纪律性来自艺术的内在表现和对于美感体验的自觉要求,而不是外在的压力。”[1]合唱班这一载体,充分体现出马修这位有着专业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的教育者的伟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音乐会帮助人们感受到自己身上不良的东西;音乐将儿童引进善良的世界。”[2]对于本片而言,其中的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对主题的体现,还是对片中问题儿童的熏陶与拯救。教师胜任力理论认为,专业知识的储备,是一个教育者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专业知识水平更是对教学质量有着本质上的影响。马修则是通过组建合唱团来使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合二为一的,最后培养出莫航齐这样的音乐家。影片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成功地向观众展示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功能,将正处于黑暗、压抑、恐惧的“问题少年”引向了光明和快乐。而且,音乐教育也让整个学校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来一向严肃的朗老师重新喜欢上了弹钢琴,还加入了合唱团;严厉的萧老师,则帮着私藏校长的木柴,来给学生们烧热水洗澡;就连最古板的校长,竟然也会在办公室里童真般地折纸飞机玩,偶尔还会和学生们踢上几脚足球,就连他自己对这些改变都感到奇怪。所以,合唱班是马修施展才能的载体,也成为连接他和孩子们的桥梁,使孩子们重拾自己的金色童年。

四、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设定意义影片中给马修设定的班级,所展示的工作情景和条件,是非常艰苦且恶劣的,但这样更能显示出马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都想将其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成为引导学生的最佳工具。影片中,马修贯彻的理念,就是将孩子们视如己出,将爱给了他们。在马修之前,“池塘之底”的校长极为专制,生活在“犯错就惩罚”体制下的孩子们,身心都受到摧残,已被社会遗弃,甚至最应该包容他们的父母都放弃了他们,和他们相伴的是仇恨、叛逆、不信任。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3]马修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孩子们写下人生目标。当孩子们写下目标的那一刻,说明他们心中仍存有梦想,并非无药可救。马修走近他们,亲近他们,就是惩罚中体现出关爱。如故事开头,学生乐格克设计伤害了马桑,马修并没有没有实行“行动—反应”规则关他的禁闭,而是让他去照顾马桑,让其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进而主动弥补自己的过失。还有学生随意抛马修的皮包,把他的乐谱扔掉,而被校长发现时,马修也是站在学生一边,用善意的谎言来为学生开脱;当莫航齐在黑板上画马修的肖像,愚弄这位老师的时候,马修也同样画了莫航齐的漫画肖像;后来莫航齐在用墨水泼洒老师的时候,马修也没有惩罚他,还在最关键的表演上让他回到合唱团,让莫航齐从此走出人生阴影。这种爱还体现在为孩子们盖被子等细节之中。“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努力,从中学会了配合、协作与互相关心。

用音乐来播撒关爱,是马修在恶劣环境下的唯一选择。就这样,马修运用了“关爱式教育”,加上自己的音乐才能,成功地化解了当时辅育院这一工作环境下的重重困难,发挥了一位优秀教育者所应有的高超胜任力。这种能力,源于他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对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从而成为感染学生的巨大力量。

五、结语

《放牛班的春天》的作者曾写道:“爱,点亮他们的生命,让他们的世界,有音符,也有蓝天。”尤·鲍列夫曾也说过:“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人生。”[4]马修的作品虽然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却令几十名学生改变命运,这对马修来说是一种更加巨大的成功。而孩子们信任、依赖他,甚至当他是父亲时,这更是马修一生最大的成就。从教育学意义上讲,这部影片充分地展示了要想成为伟大的心灵工程师应有怎样的胜任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本片还展示了音乐在治疗少年儿童创伤中的独特作用。所以,对每个家长,甚至是其他岗位上的观众如何做好本职工作,都是一种启发。

[项目]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6B213);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重点课题项目“《放牛班的春天》主角胜任力设定分析”(项目编号:13511061A)。

[参考文献]

[1]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杨善发.苏霍姆林斯基音乐教育思想述评[J].中国音乐,1991(01).

[3]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 [苏]尤·鲍列夫.美学[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吴春薇(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