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
爹矮矮一个
娘矮矮一窝
专家辟谣:俗话说“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啦!虽说子女身高与父母遗传有关,但并非母亲的影响比父亲的更重要。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夫高妻矮的父母生下多个宝宝后,孩子们的个头儿会高矮不同,高矮比例为3:1,绝非母亲个子矮所生的宝宝就都是矮个子。
宝宝低于标准身高
就是矮个子
真相:没科学依据
专家辟谣:人家宝宝怎么这么高,我家宝宝是不是矮小症啊!判断宝宝是不是个儿矮,需要具备多重因素,宝宝是否先天发育不足,出生时体重低于2.5kg;妈妈是否有每个月同一时间测量身高的准确数据;是否观察3个月至半年以上; 如果宝宝低于同年龄性别标准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下,或3岁以下增长速度小于7cm/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cm/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cm/年,都意味着可能存在身高问题,妈妈应尽快到医院为宝宝做全面检查,否则便可视为臆想。
家里老人嘴边常挂着“二十三蹿一蹿”,这对于身高偏矮的宝妈们来说着实是种心理安慰,殊不知男性18岁、女性长到16岁以后,骨骺线便已基本闭合,基本不会再长高了。只有少部分宝宝因为家族性的发育延迟,导致过了18岁后仍有长高的可能。这类宝宝小时候生理年龄便比实际年龄要小几年,也就是说当这部分宝宝20岁时骨龄可能才是16岁,因此还会有上升空间,而且在骨骺线不闭合之前都有再长个儿的可能。除此之外,妈妈们切不要对“二十三蹿一蹿”心存幻想。
此外,对于那些比同龄孩子高许多的宝宝,妈妈们应提防可能是因性早熟导致的。性早熟的宝宝发育较早,一定年龄阶段比同龄宝宝要高,但是,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会导致宝宝骨骺线在生长发育期之前提早闭合,反倒缩短了宝宝的生长时间,成年后要比其应达到的身高矮3?5cm,所以,当妈妈发现宝宝突然长得很快时反倒应该去看医生,避免宝宝因性早熟发育异常。生活中,妈妈要注意不要随便给宝宝补充营养品和保健品,以免造成性早熟。
父母高
宝宝一定高
真相:不一定
专家辟谣:父母个子高,想当然宝宝矮不了?其实这可不一定。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存在一定偏差。宝宝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只是决定了宝宝的生长空间,但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受到非常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许多宝宝因偏食、挑食造成营养不均衡,导致体弱多病,若宝宝在生长的黄金期健康问题较多,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哪怕父母高,宝宝也不会高。对于那些等宝宝体质变好后蹿个儿的父母们幡然醒悟时,宝宝的青春期可能都结束了,再没机会长高了。所以,当宝宝表现出偏食、挑食、睡眠不好,经常生病时,妈妈们一定要尽快帮宝宝改善、调整体质,否则真的会影响宝宝长大后玉树临风呢!同样的,父母矮宝宝就一定矮的说法,也没有科学道理。
宝宝矮没关系
打生长激素就行
真相:并非都适用
专家辟谣:和给宝宝补钙一样,很多父母对打生长激素帮宝宝长个儿也很感兴趣。殊不知生长激素并不是所有个儿矮的宝宝都适合,只有对那些真正缺乏生长激素的宝宝才有用呢!当宝宝身高发育不理想时,妈妈应带宝宝到儿科内分泌专科量身高体重,进行骨龄检查,经由医生判断,真的适用生长激素治疗时方可进行。
三岁定身高
真相:没道理
专家辟谣:对于宝宝的个头儿,网络流传三岁定身高的说法。妈妈们都清楚0~3岁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是不是身高也只是由宝宝头三年的发育情况决定的呢?答案显然是:No!宝宝成长发育中会遇到三个“长个儿”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前两年。宝宝刚出生时身高大多在50cm左右,一岁时可长到75cm左右,第二年增加约10cm,以后每年长5cm左右,由此算来,宝宝成年后的身高1/2都是在出生前两年长的呢!所以,最近也有传言表示,宝宝2岁时的身高乘2等于成年身高,大致意思就是说,如果宝宝2岁时身高90cm,乘上2便是180cm。对于这种说法医生明确表示,如果妈妈要用宝宝2岁时的身高去估算成年后身高的话,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的位置不能改变,也就是说,宝宝从小到大都要维持在同一条生长曲线上,可惜的是,每个宝宝在每个阶段的发育速度都不一样,因此这样的结论没有可信度。
除了宝宝头两年会猛长个儿外,在青春期发育的前几年也是“长个儿”高峰期,这个阶段宝宝一年可长8~10cm。接下来便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可能会再“蹿一蹿”了,但这一“蹿”因人而异,通常男孩子能长30cm左右,女孩子在25cm左右。由此可见,宝宝的身高并非某个时间段所决定的,而是由三个“长个儿”高峰期共同决定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