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华山为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30日 18:34    编辑:fashion    来源:母子健康 奢尚网 » 品牌

 

潇湘君子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爱玩捉迷藏,

尤其是喜欢扮演闭上眼睛数数,

然后风一样奔跑寻找同伴的那个角色。

我们如何随时随地和宝宝一同发现捉迷藏的乐趣?

在家捉迷藏

规定捉迷藏禁区:不能藏在洗衣机的滚筒里、刚能躲下一个人的密闭性太好的衣柜里、以及灶台底下;不能为了不让人找到,就冒着危险翻越阳台的栏杆或躲到窗台上、空调外机的架子上。

初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餐桌底下、洗脸台的下面、沙发的侧面、每一扇门的后面。

中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床底下、家具与墙形成的死角里、书桌底下、儿童床的上层、卫浴间的塑料浴盆后面。

高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窗帘后面(将窗帘将身体卷起来,下面用小沙发或椅子遮挡)、储物间的角落里、阳台的大型盆栽后面、洗菜台下面的橱柜里。

在家捉迷藏之趣:在家捉迷藏可以放音乐,让音乐掩盖藏匿者的脚步声,增大寻找者的难度。如果是妈妈扮演寻找者,可以一面找一面大声自言自语:“我听到你紧张的喘息了,我知道你藏哪儿了。”——宝宝马上紧张得屏息以待。也可以这样探探宝宝的口风:“你还躲在上次躲藏的地方,就以为我不会回到原来的地方找了,对不对?”——有些傻小子会憋不住回应:“不对!”好么,被循声抓个正着。也可以这样提高宝宝的紧张度:“我看到窗帘在微微飘动嘛,要不要过去看看呢?还是先去检查所有的橱柜?”你会发现,宝宝也会很快学会这种声东击西法,当他扮演寻找者时,也会跟藏匿的小伙伴们保持对话,这种对话,就算没有得到回应,也大大提高了在小空间里捉迷藏的趣味性和惊险感。

在幼儿园捉迷藏

规定捉迷藏禁区:不能藏在幼儿园厨房空着的盛菜桶和盛汤桶里,不卫生,会挨批评;不能藏在厨房洗菜架的下面,以防撞头或洗菜架翻倒,造成误伤;不能藏在旋转木马底下,以防有不知情的孩子玩转马时挤伤捉迷藏的孩子;不能藏在门背后,以防大力推门的孩子把藏匿者头上撞个包。

初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教室的课桌底下,生物角的大型盆栽或鱼缸背后。

中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午睡室的小床底下,户外的人字形滑梯下面。

高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感统训练室的小球池里,音乐教室的钢琴背后,厨房装蔬菜的大箩筐里。

在幼儿园捉迷藏之趣:凡是上了大中班的孩子,都会认为幼儿园“老一套”,连户外活动都是玩过了几十遍的,“太没劲了”。在幼儿园玩捉迷藏的意义,就在于突破固有思维,不断发现幼儿园有趣的细节。

比如,有的孩子尝试藏在感统训练用的小球池里,用球把自己半埋起来;有的孩子把自己装在玩“袋鼠跳”的麻袋里,有的孩子躲在“爬行软管”的粗管子里,这都让孩子重新认识了感统训练这种综合运动的趣味性,不再对训练的苦累有逆反心理;而就算是唱歌最荒腔走板的孩子,在钢琴背后藏匿过之后,也对音乐课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都是其他捉迷藏的地点无法替代的好处。加上在幼儿园捉迷藏时,外面走动的人声既有老师又有最熟的小伙伴,更是增加了藏匿的激动人心之处,让躲藏不再那么平淡单一。

在小区捉迷藏

规定捉迷藏禁区:不能藏在私家车的背后,以免倒车时发生危险;不能藏在垃圾车的车斗里或拖轮式大垃圾箱内,不只不卫生,还要防止不知情的人往里丢烟头和垃圾;要远离有车行走的主干道。有的小区有景观湖和景观池塘,一定要告诫宝宝远离水边的树木和假山,以免发生失足落水的悲剧。

初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居民楼的一楼楼梯下,阳光照不到的楼梯阴影里,每一扇门的后面。

中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小区门卫室,大树后面,小区游乐场的滑梯下面,冬青树篱的后面。

高级藏匿者可以躲藏在:找到小区里那种修键成圆形的树,藏在圆形的树冠里面;呈“人字形”晾晒的被子中间,自行车棚里成排的自行车后面,三轮车的雨篷里面。

在小区捉迷藏之趣:空间特别大,因此寻找者与藏匿者的活动量也较大,宝宝们在捉迷藏的过程中,注意到小区的很多附属设施,如游乐场、会所、自行车棚、社区敬老中心和小图书室,有的高档小区甚至有自己的健身房、游泳池、邻里中心乃至花圃!有个宝宝甚至因为躲到了育苗的花圃里,小伙伴们谁也找不到,最后他只好自己走了出来,把藏匿地点公开了,可见在小区捉迷藏,可以大大增加宝宝对小区附属设施的了解,有利于他们对居住的小区产生自豪感。

在过大的小区里捉迷藏,寻找者有可能因为困难太大而屡战屡败,失去兴趣,这时,可规定一个大致的躲藏范围,如规定躲在离小区游乐场为中心50米的范围内有效,跑出这个范围无效,来加大藏匿者的难度,提升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藏得紧不让别人发现,以及经过一番分析寻找终于发现藏匿者,这两件事都能引发儿童的快感,都要求游戏的参与者眼尖耳明、奔跑迅速,并能根据藏匿者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找到藏匿者,这是宝宝较量心智的好游戏,也是对他们的空间方位感、揣度对方心理及社交技巧的综合考验,因而特别受到2~7岁宝宝的喜爱!endprin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