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湘君
早上不起,入夜不睡;还没入春就吵着要穿裙子吃冷饮,连吃个饭出门换个鞋都磨磨蹭蹭,你是否也为孩子的这些毛病抓狂?不辨冷暖和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因此,父母要通过游戏,逐渐让孩子辨别白天与黑夜、春夏秋冬的转换和每天时间的流逝,以养成珍视时间,感恩四季的习惯。
0~2岁:辨别白天黑夜
别看宝宝小,他也正在逐渐建立时间概念,而认识白天与黑夜,是体会到时间流逝的基础。通过以下的小游戏,借助周围环境中光线的变化,宝宝会认识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本意。而妈妈也可以带孩子露营,让他观察到一些夜行动物,如猫头鹰和蝙蝠,恰是白天睡觉,夜间活动的。
认识白天与黑夜
带宝宝出门时,可以让宝宝说说白天与晚上的幼儿园(或商厦)有什么区别。比如“宝宝看,天亮了,小朋友们都来幼儿园上学了,现在是白天。抬头看,白天的天空中有什么?”“太阳、白云、小鸟。”“白天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知识、做游戏。”
妈妈再指着黑夜的图片对宝宝说:“现在是晚上,幼儿园为什么关门了?超市为什么亮起了霓虹灯?”“晚上孩子都被爸妈接回家了,幼儿园就关门了;超市还没有关门,还有妈妈在给宝宝买明天的早饭。”“对,那么晚上天空中有什么?”“月亮出来啦,星星正在眨眼睛。”妈妈可教唱儿歌《小星星》。
白天与黑夜的对话
由宝宝扮演白天先生,妈妈扮演黑夜大侠。白天先生说:“黑夜大侠,你能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吗?”黑夜大侠说:“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星星、萤火虫,看到大楼上好大的屏幕在放电影;看到灯火勾出立交桥的轮廓,像一条美丽的河一样流淌,还能看到烟花像大菊花在天空中盛开。白天先生,也请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好吗?”然后妈妈和宝宝再进行角色互换。
白天黑夜大转盘
游戏过程:将一个大纸转盘0~6点的一半留白,6~12点的一半涂黑,每半个圆分成6格,将在白天、黑夜活动的图片粘贴在大硬纸盘的格子里,请宝宝转动纸盘,当纸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停在哪一张图上,就说说图中所画的是白天还是晚上发生的事情。这个大纸盘还可帮助孩子在两年后理解时间概念。
2~4岁,认识春夏秋冬
这时的宝宝已经有了冷热转换的概念,有的也留心到周围物候的转换;还有的留心到央视《天气预报》的片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从梅花开放到荷香飘飘,从红叶照人到白雪飘飘,这些代表性的景象是认识四季的基础;通过游戏认识四季,有利于孩子养成循着季节科学穿衣、科学饮食的习惯。
一花一树画四季
妈妈可先想法让宝宝对四季代表性的花和树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准备好图画纸、彩笔各若干,让宝宝画出春夏秋冬每一季节里的一棵树和一种花。春天,新生叶子的水杉淡绿色,纤细可人,还有爆竹般炸开的金色迎春花;夏天,密密的梧桐叶为我们遮阳,粉白粉红荷花的开放;秋天,枫树和槭树的叶子红了,公园里有各色菊花;冬天,长青的松柏戴上了雪帽子,水仙开花了。
快速抢占四角
妈妈在广场上画一个边长10米的正方形,四个角各标明为:桃花角、荷花角、桂花角、雪花角。宝宝站在正方形外,妈妈发口令(或出示写有春、夏、秋、冬的卡片),如说:“春天到了”,宝宝马上跑到“桃花角”;如说:“秋天到了”,马上跑到“桂花角”。代表四季的四个角,名称可以常换,如也可换成“燕子归来角、知了长鸣角、蛐蛐欢叫角、老熊冬眠角”,这个游戏可建立孩子对四季代表性事物的快速反应。
“舌尖上”的四季
春天,妈妈带着宝宝到原野上挑荠菜挑马兰头,回来包饺子吃;夏天,妈妈带着宝宝分吃西瓜,做杨梅酒,用樱桃点缀冰激凌;秋天,到橘园苹果园玩采摘游戏,品尝烤玉米烤山芋和烤橘子的不同味道,吃糖炒栗子;冬天,全家吃火锅,喝羊肉汤,把冻得又黑又硬的梨子拿到暖屋里,放到水里解冻,喝里面的蜜水……妈妈可以把这些四季典型吃食拍成照片,等季节过去之后,再拿出来问问宝宝:“这是什么季节?”相信舌尖上的记忆,能让宝宝记得很牢。
5~6岁,认识时钟
这时的宝宝已经认识1~12所有的数字,这是一个认识整点时间和半点时间的大好时机,孩子通过游戏认识时钟显示后,妈妈可培养他守时的好习惯,如看电视或玩电脑时,约定长短针走到哪里时要停止;带孩子出去玩时,也可要求他在约定的时间内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换好出门装束,如果他拖拉,就取消活动来作为惩罚。
我是整点机器人
妈妈和宝宝面向同一个方向站立,妈妈先示范,宝宝跟着做,比如把自己想象成时钟,向头顶上方伸展双臂,想象停留在12点,一只手臂比另一只长。再比如模仿时针做圆周运动,报每个钟点数时,把右臂移到这个数字的位置。到6点后,交换手臂再做圆周运动。重复几次,熟练后,妈妈随意报出钟点数,宝宝单独做,在宝宝睁着眼睛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后,叫他闭上眼睛再做同样的动作。
我是半点机器人
在白墙上贴一张白纸,画一面钟,一半分成六格涂成绿色,另一半涂成黄色。妈妈先示范,将双臂放在12点的位置。现在长臂开始绕钟移动,这意味着时间在流逝。告诉孩子当长臂到达6字(绿色与黄色的又一分界线)时,短臂走了半格,说明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称之为12点半。宝宝跟着由12点到12点半移动数次。记住,永远由整点开始,然后走到半点。等他有了半点钟概念后,可以转入1点半、2点半、3点半的练习。等孩子玩全掌握后,可以玩“我是一刻钟机器人”、“我是三刻钟机器人”。
纸盘钟面滴答走
让宝宝用纸盘做钟面,用雪糕棍做指针,一根针长,一根针短。要是你的宝宝属于听觉学习儿童,报出不同时间,让他在模拟的滴答声中,把“时针”和“分针”放到正确位置。对于视觉学习儿童,则在纸卡上写出时间,让他把“指针”拨到相应位置。
和宝宝一起“读”时间
时钟的书
妈妈推荐理由:《时钟的书1》每一页都画着橡果宝宝在和表针玩耍,一边问“现在几点了?”读完这本绘本,我家宝宝就学会整点和半点钟的读法。《时钟的书2》换成小幽灵来和表针一起玩耍,小幽灵也在问“快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宝宝通过小卡片,学会更精确的时间表达,如钟表上现在是几点几分了。
我家宝宝特别喜欢《时钟的书2》提着小马灯的小幽灵,经常说,那个马灯哪里有卖呀,是不是有了那个马灯就能成为精灵了呀。当我告诉她,马灯是妈妈小时候才有的东西,她就说,有没有办法让我回到你小时候?
(全2册)28.00元/册
(日)松井纪子/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
妈妈推荐理由:这套新颖有趣的时间管理图书,适合3~7岁已经有了一定时间概念的孩子。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小故事融入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妈妈可以照样模仿,通过循序渐进的情景训练,引导孩子初步学会时间管理,从而让他改掉磨蹭病,养成做事积极快捷的好习惯。
看了这套书,只要家里大人一脸焦躁地说:“忙死了!累得喘不过气来了!”我女儿就会一本正经地教导大人说:“你怎么分不清轻重缓急呀!”
哇春芳/著
万卷出版公司
你好,时间!
妈妈推荐理由:这本书以绘画的形式将时间形象化,从一秒钟开始说起,循序渐进,直至1个世纪,非常适合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长短。一天是由多少小时组成的,一个月是由多少天组成的,一年是由多少月组成的……书中还附带各种贴纸、手工游戏,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轻松学会认时钟,学会规划自己的日程表。
书中说,等学会了看时间,你就能戴手表啦。儿子问我:“妈妈,你小时候的手表是什么样子的?”我就用圆珠笔在手腕上画了手表给他看,儿子笑道:“妈妈,你画的表不能走呀!”
定价 68.00元
(法)帕丝卡·爱斯特隆/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