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24日 05:48    编辑:fashion    来源:母子健康 奢尚网 » 品牌

香宝宝与审美

先讲一个故事吧。

冬天的一天,那时香宝宝一岁多,天气很冷,正好那天她妈妈有事,我来给香宝宝穿衣服。我大概翻了翻,找出一件很厚的毛衣,看起来很暖和的,就给她穿上了。但是,这件衣服真的很土(在我看来),我生怕她不喜欢要脱下来(一是怕她冷着,二是嫌再找再穿麻烦),就赶紧对她说:这件衣服好漂亮哦。说完后,我立刻发觉不对,立刻自我反省。香宝宝穿着那件毛衣,虽然很厚,但真的很土,香宝宝那天也是有点呆呆的,不怎么说话不怎么动(冬天好像人人都生锈了)。我越看她的样子,越看这衣服,越不能接受,实在是太土太土了。我吸深一口气,对香宝宝说:“这件衣服真的不好看,来,爸爸再给你换一件。”

教养孩子,是很严谨的工作,必须时刻反省啊,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种下不良的影响的。

衣服的选择,是审美很重要的一个层面。除了我们自己尽量注意,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把选衣服、鞋子、帽子(包括玩具等)的自主权利,交给香宝宝本人。

香香从1岁多起,就会自己选择做决定了。生命一开始就是有力量的,而我们所做的,只是顺应这个力量的自然勃发而已。基本上,她选择买的东西,首先当然是她自己喜欢,其次,真的还蛮好看的,香宝宝是很有眼光的。当然,有时候,她买的东西用处不大(是在我们看来啦),或者,确实也不好看(是在我们看来啦),这样的时候(很少的啦),我们也可以跟她商量商量,当然,最后都是尊重她的意见,听取我们的和坚持自己的,大概三七开吧,主流还是她坚持自己的。

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冬天姥姥姥爷给她买了好几件羽绒服,都是粉色的,我和她妈妈都不喜欢,觉得很土,但是,人香宝宝超喜欢(女孩子那个时候好像都喜欢粉色,不仅衣服,玩具也是,画画也是,水杯也是……),我们就尊重她的意见,什么都不说。有一段时间,她就每天穿粉粉的羽绒服。除了羽绒服,老人家买的好多衣服,都是农村的那种大红大绿的,说实话,我和她妈妈都不怎么感冒,觉得很土,但是,香宝宝自己喜欢,就OK,就没有问题,我们全然尊重。

最开始那段,讲我们自己对审美的选择和引领;这一段,讲尊重孩子对审美的选择。这两者,是严谨审慎地培养审美能力的两个层面,并无矛盾。

此外,培养孩子的审美,还有一招,也是极其关键,就是高度尊重孩子对完美的需求。其表现举例如下:

●叫错她名号的,比如她现在自称是小兔子,你却叫她小宝贝;

●鞋子脏了,未经她同意就洗了;

●她的米饭(零食亦然),虽然她没吃,但是你未经她同意就吃了;

●她的玩具,你看着嫌乱,未经她同意收拾了;

●衣服有一个扣子没有扣好;

●被她弄得乱七八糟的客厅,未经她同意,你给收拾了;

●你无意中碰了一个沙发靠垫,殊不知,是她精心摆放的;

●她要装一个尾巴,你不按照她的心意,自以为是安装的时候;

●她想要穿一件那样的衣服,你总是没猜到给的都不是人想要的;

●她喜欢的这件衣服的袖口是卷上去的,你却不懂,总是不卷袖口;

……

这些事情唯一的共同后果,就是必然会引发他的大哭大闹,往往是立即发作,暴风骤雨一般,经常搞得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心理学上,称上面的现象为孩子的完美敏感期,简称“完美期”。其实,要说“完美期”也不一定准确,也可以完全说成是“混乱期”,当然,这是从我们成人的角度啦。明明,她的东西,就是乱七八糟乱放一气嘛;明明,就是不讲道理不可理喻嘛;明明……但是,不管怎样,千真万确的是:这明明是孩子的需要啊。须知,在我们看起来无比混乱的背后,是小生命对内在秩序、理性和完美地按照自身的天赋、方式和节奏而自然展开的探索、钻研和领悟,您若破坏它,您破坏的,将是这个小生命,终其一生,无法在内在,建立浑然一体的秩序、理性和完美,无法在外在,建立自然而健康的卓越的审美。

我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这个“完美”敏感期,在幼年时,表现最为明显和集中。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和要求,展现为“完美”;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是展现为“混乱”(比如,客厅混乱的局面)。但这个世界,阴阳交融,有阴,必有阳;没有混乱,就没有完美。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的常态。我们不要生命的常态,我们只想要生命的非正常态(孤阳或孤阴状态)。

说来说去,教育根本的智慧,教育根本的方法,依然还是:全然尊重,全然接纳,全无分别。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这也是人生根本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幼儿园:花径美德幼儿园。我每次招聘老师,其实不很看重她们的学历和经验,我看重的,除了热爱,往往是这个人本身的谈吐、气质和审美。我只是需要,一个有审美的生命,来教导、来服务富有审美的小生命。你没有工作经验,我会很快教会你;你没有谈吐、气质和审美,这个就很麻烦。我见过很多出色的伙伴,年轻、聪明、奋斗、努力、成功、青春、美丽、激扬……却就是不懂穿衣搭配,不懂审美为何物。青春的光华,生命的美丽,只是展现了最多30%而已。有时候,我戏称她们为:一群20、30、40岁的老太太。我自然不是在嘲笑她们,我没有这个资格,因为我也是如同她们一样的被破坏的不懂审美的生命啊。

我如此戏称她们,是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这样称呼她们:一群40岁的小天真;一群50岁的小孩子;一群60岁的小女孩;一群70岁的小伙子……

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复活青春的热情、生命的纯净以及灵魂的清新,重新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热爱、气质和审美,这就是:

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学会无分别地爱自己、爱孩子、爱家人、爱世间万物。

林巨

两个孩子的爸爸,北大心理系毕业,花径美德工程创办人,中国生命教育、心灵教育的探索者、开拓者和弘扬者。他所提出的“无分别的爱”“和心在一起”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新时代生命教育、心灵教育的一面旗帜。代表作品有《妈妈,请这样爱我》《遇见好老师》《养心书》等。

林巨老师开设了专门回答大家问题的新浪微博:@花径美德 ,每天回答大家感兴趣的家教问题。endprin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