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林正英恐怖喜剧电影之恐怖美学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4日 04:30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恐怖电影是人类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拥有大量的追随爱好者,恐怖美学也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流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林正英为代表的港派僵尸恐怖电影为切入点,从电影艺术形象、人物动作设计、民俗文化以及情感等方面探讨了林正英的僵尸恐怖电影的恐怖美学特征和恐怖元素,再次品味蕴含其中的那种恐怖与诙谐瞬间转换的恐怖电影艺术魅力,享受那种特有的恐怖喜剧所带来的审美喜悦。

[关键词]林正英; 恐怖喜剧; 恐怖美学; 恐怖元素

早在1937年,由新华影片公司推出,有 “中国的希区柯克”之称的马徐维邦导演的《夜半歌声》上映,可以算作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从而掀开了中国恐怖电影的序幕,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林正英僵尸系列为代表的香港恐怖电影则大放异彩,集中代表了当时中国恐怖电影的最高水平,颇受恐怖电影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其经典代表作从80年代的《僵尸先生》开始,经历了僵尸先生一二三部,《一眉道人》《鬼打鬼》《人吓鬼》,到后来的僵尸续集《僵尸家族》,再到90年代的《僵尸至尊》《驱魔道长》《非洲和尚》《鬼咬鬼》《驱魔警察》《僵尸特工队》,2000年的《妖兽尸王》《清鬼清妖》等,也开启了中国恐怖影片的新纪元。

恐怖电影是人类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拥有大量的追随爱好者,人们在欣赏恐怖电影的过程中,沉浸在电影精心炮制的人工幻觉中,在影像中玩味和欣赏死亡,品尝恐惧,游荡在惊悚和虚无之间。从20世纪80年代始,西方就出现了恐怖艺术研究热,从小说、美术到影视,并进一步形成了精神分析派、奇幻理论派、恐怖哲学派等学术流派。美国当代著名艺术恐怖研究学者诺埃尔·卡罗尔的《恐怖哲学——心灵的悖论》的发表更把艺术恐怖上升到了哲学的层次,恐怖美学也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国内对于恐怖美学的分析和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

恐怖作为人类情感审美的一种,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基于生活经验与想象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从宏观上来讲可以分作现实恐怖和艺术恐怖两大类。所谓现实恐怖就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令人害怕的事物或事情,从而激起人的内心恐惧和厌恶心理。现实恐怖不能给体验者带来愉悦和满足,在受到惊吓之余所留下的全是心有余悸,而无任何情感上的审美体验。现实恐怖是以各种复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既包含害怕、恐惧,又包含恶心、反感、震惊等,但现实恐怖中基本上无法对体验着提供任何愉悦的审美感受。但现对于旁观者的客体而言,却能从体验者的恐怖体验中获得一定的精神愉悦和满足。而艺术恐怖指的是我们在欣赏恐怖艺术作品时,触及畸形的不合规律的事物或事情,并因此而产生的恐惧,由艺术恐怖所产生的恐惧不等同于现实恐怖所带来的恐惧,这种恐惧的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也就是艺术恐怖之美。这种审美愉悦的产生和存在是基于艺术恐怖的虚拟性,艺术恐怖中的恐怖元素不存在对自身直接的生命和心理威胁。艺术恐怖所产生的恐怖并不是真正的恐怖,事实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恐怖事件不会给体验者带来任何精神愉悦,人们之所以能够以恐怖为乐,乐此不疲地欣赏各种恐怖电影,进入各种恐怖屋进行恐怖体验等,是因为人们可以在艺术虚构的恐怖中产生共鸣,获得恐怖情感心理上的满足和好奇心的满足,而且这种满足多是产生于恐怖体验之后。同时,可以通过艺术恐怖来证明自己,考验自己,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自我实现感。欣赏恐怖电影是一种自觉的主动行为,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而绝对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被动感受。恐怖电影的恐怖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观看电影的那一特定的瞬间,而是可以把人类压抑已久的复杂恐怖感觉和心理从潜意识中发掘出来,使人得以长时间持续的恐怖体验。恐怖电影真正的吸引力在于恐怖本身,在恐怖气氛中人们可以形象逼真的自我体验到一种深刻的存在感,恐怖和死亡的双重压迫使观影者在一种焦灼的复杂心情中重新激发了自我的生存本能。

从恐怖刺激的层面来看,恐怖的类型主要分作两种,一种是生理恐怖,指的是由于感官受到非正常的刺激而产生的某种生理反应,如刺耳的尖叫,违背自然规律之生物形态等,就是由恐怖形象的外在不规律特征而引起的官能性不适感;另一种是心理恐怖,指的是超越人的心理想象的承受界限而产生的恐怖。人类自身都具备一种认知方面的好奇心,恐怖艺术之所以能给人带来一定的愉悦感,在于恐怖艺术中所表现的事物形象具备一定的非常态特征,正是这些非常态特征给人以特殊的吸引力,并借此激发人的认知方面的好奇心,而且优秀的恐怖艺术作品可以伴随着艺术情节的递进而强化人的好奇心,当好奇心得以实现和满足时人的内心也会获得一定的愉悦和满足,也就产生了恐怖美感。

通观林正英僵尸系列恐怖电影,我们不难发现蕴涵其中的独特的林正英恐怖艺术美学。更准确地说是恐怖喜剧艺术美学,不同于西方或日本的纯粹恐怖电影。早在20世纪60年代,恐怖喜剧作为一种新的恐怖影视艺术形式开始大放异彩,这类恐怖喜剧瞬间可以把人吓得惊声尖叫,瞬间又可以令人开怀大笑,让观者的神经情感快速往返穿梭于恐惧与欢愉两个极端审美感受之间。其中的恐怖是人性被压抑的体现,而喜悦则是人性被释放的体现。事实上,恐怖与喜剧效果的产生存在着共通性,即无论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还是令人捧腹大笑的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形象或行为的不合常理性、偶然性,随着观者立场、观念和相关环境的变化而在恐怖与诙谐之间来回转换。而以林正英为代表的港派恐怖电影就是国产恐怖喜剧的经典。要想真正了解林正英恐怖艺术所包含的恐怖美学,首先必须了解其恐怖电影中的恐怖元素的构成与架构。恐怖元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凡是能引起恐怖感觉的各种事物、声响、符号、影像等都可以归结为恐怖元素。最好的恐怖元素是符号化的,这些符号的集合就是表现恐怖的语言——它们也许是物品、影像,也许只是一段无指向性的声响——就是符号化了的恐怖情感。它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大致来讲,林正英僵尸系列恐怖喜剧的美学组成主要由以下恐怖元素组成。

一、形象元素

一般来讲,恐怖形象的产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自身安全的威胁感,二是肮脏污秽带来的恶心感,害怕和恶心是恐怖艺术的两大核心因素。恐怖形象可以是外在形象的非常态化,即各种“怪物”,也可以是内在心里的非常态化,如正常外表下的心理、精神变态。而且内在形态的非常态化所产生的恐怖艺术效果要远远超出形态非常态化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作为艺术恐怖内核的害怕和恶心都是由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内部性格引起的,而且只有当这两种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激发出最强大的恐怖极端效果。而在林正英的僵尸系列恐怖艺术作品中,基本上摒弃了西方恐怖电影中的“恶心“因素,画面中不掺杂令人感觉特别恶心呕吐的形象,即使是在恐怖的僵尸形象化妆时,眼睛充血或嘴角流血形象也处理得相对柔和,没有特别血腥和令人作呕的镜头。人物场景等形象元素的戏剧化与格式化造就了林正英恐怖艺术的诙谐与幽默。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林正英所饰演的艺术形象的话,那就是“俗而不恶”,林正英所饰演的角色大多是个道士,穿着道士袍拿着桃木剑是他的经典形象。但这个道士往往离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差得很远,他往往是个世俗的人,或者说是个世俗的小市民,他贪财,他爱占小便宜,爱面子,有时候糊里糊涂,有时候还好点小色。对待外来宗教他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跑到人家教堂里搞恶作剧,完全没有得道高人的包容气质。其中在僵尸系列中,标准的一字眉,黄色的道袍,黑色白条纹及后来的黄色黑条纹的道士帽以及桃木剑、糯米、墨斗、墨线、鸡血、黄纸符等降魔道具,再加上冷酷而略带诙谐的表情,敏捷的身姿,画符念咒的标志性造型等造就了典型的林正英略带正气却又充满世俗气息的除魔形象。

二、动作元素

在林正英的僵尸系列电影中,所有人物动作都带有极其强烈的艺术夸张性。其中包括打斗动作的夸张,行为举止的夸张,面部表情的夸张。林正英电影艺术中动作的夸张也是其显著特色之一,正是这种源于真实的夸张,既增加了影视作品的恐怖性,同时也具备诙谐幽默的喜剧成分。最具代表的就是画符念咒除魔时嘴里念念有词“空穴来风鬼影憧憧,神灵指引南北西东” 的标志性动作,进一步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和喜剧性。另外,林正英恐怖电影中僵尸的行动也是极富特色的标志性动作,双手前伸,蹦蹦跳跳前行的方式成为中国恐怖电影中僵尸约定俗成的行动方式。

三、民俗故事情节元素

林正英所拍摄的僵尸恐怖电影,其恐怖氛围的塑造,更多的是以地方传说的鬼怪故事为依托,正是这种源自于百姓坊间邻里的鬼怪故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从而增加了其恐怖色彩。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以中国南方民俗节令为依托,从对佛、道的虔诚到对鬼神祖先的敬仰崇拜以及各种祭拜、驱魔仪式中汲取营养,这种接近生活的本真缩短了林正英的电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似乎就生存在我们周围,他在片中掐诀念咒的做派虽然有点夸张但基本上还原了现实中神婆神汉们走门串户常用的那一套方式,这种真实让人信服,听风敲窗棂如闻鬼声,如临其境,如见其鬼,加强了恐怖效果。

四、情感元素

林正英的恐怖鬼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是“情”,有的是爱情,有的是亲情,“情”始终贯穿于林正英的每部恐怖电影,这也是林氏电影和其他纯粹以吓人为主的恐怖电影的区别特征之一。在其影视作品中,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以情为主线,由情感来带动,情动则意动,意动则念动,故而引出恶念为鬼神所用成为恶鬼。因此,林氏电影中鬼的出现是符合中国人对鬼神警人的传统观念,也就显得更加真实。真实的恐怖是最让人害怕的,这种恐惧直达人们的心底,这是林正英最为成功之处,他善于利用民族血液中潜藏的惧怕来制造惧怕,这种手段很是高明,恐怕也是所有成功的恐怖电影的最成功之处。

五、声音元素

声音元素是任何一部恐怖影片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恐怖元素之一,也是塑造恐怖氛围的最有力手段,在林正英的恐怖电影中,大量持续性音乐的运用在塑造紧张压抑的恐怖气氛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林正英恐怖喜剧中恐怖效果的主要营造方式。

林正英僵尸系列恐怖电影的恐怖美学是一种恐怖喜剧美学,是一种融合了恐怖和喜剧于一体的综合美学。其中恐怖色彩的塑造靠的是恐怖的故事内容,接近百姓生活的切身感,恐怖的音乐和相对恐怖的形象;而喜剧色彩的塑造凭借的是充满世俗的形象和夸张的动作;而情感因素则是贯穿融合二者的最佳黏合剂。

[参考文献]

[1] 兵甲.鬼怪与恐惧恐怖片的多旋律[J].大众电影,1998(02).

[2] 孙蕾.谈近年来的恐怖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1).

[3] 程樯.摄影造型对恐怖气氛的营造[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1).

[4] 保罗·纽曼.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滕明堂(1974— ),男,山东高密人,硕士,天津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与设计理论研究。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