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1日 23:49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香港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一部分,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而王家卫作为香港电影界独特的存在,凭其多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香港电影人的代表之一。独特的后现代审美眼光将王家卫电影从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束缚中解救出来,重新解读古典美、悲伤美和含蓄美的电影内涵,创作出风格独特的电影背景、另类的情感表达和多元化的电影镜头语言,构成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关键词]王家卫;后现代美学;元素

王家卫对于香港电影界来说是独特的,区别于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刘伟强的黑帮电影和徐克的武侠电影等,他以独树一帜的电影触觉和细腻的感情刻画闻名遐迩。多部质量上乘、诚意十足的电影使其获奖无数,把香港电影的影响扩散至中国内地和世界电影圈,他也被称为后现代电影大师。从他的电影处女作《旺角卡门》到《阿飞正传》《花样年华》,再到《一代宗师》,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电影表现手法,形成王家卫式的电影风格。特别是当前香港电影日渐式微,更加需要从经典电影和优秀导演中继承和创新其电影美学艺术,为华语电影的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华语电影的繁荣发展。

一、环境营造的古典美

当前很多电影人追求和看重的不仅仅是电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关注更多的是电影的商业化和工业化,即电影的经济价值和票房回报,导致良莠不齐的电影层出不穷,具有文化深度的电影越来越少。而王家卫一直在浮躁的、充满商业气息的电影圈中保持自己的审美要求和美学规格,通过对电影当中大到所处的时代环境,小到剧中人物身上的一件服装等的表现,营造出一种文化意境,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古典美,而这种意境不同于现代主义所要求的具有深度感和历史感的文化背景,而是更加重视情感和视觉在文化中的比重,让文化变得情感化和个性化,王家卫在电影中营造的意境就像将观众带入一种用简单几笔素描构造的中国水墨画中,让观众将个人情感体验融入对电影观赏当中,从主观上对电影进行二次解读。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大众对王家卫电影的评价历来是毁誉参半,欣赏之人称其为艺术,不懂之人称其矫揉造作、晦涩难懂。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主要是运用人物的塑造和台词的表达来表现古典美。以电影《花样年华》为例,影片虽然将时间背景和地点设置于1962年的香港和1966年的柬埔寨,但是在整部影片中很少涉及在这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似乎这个时间背景不是20世纪60年代,是70年代或者80年代都可以,更加注重对昏暗的街灯、古朴的留声机、女人们身上的旗袍等暧昧、苦闷氛围的营造,将朦胧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影片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因为需要共同讨论武侠小说的写作选择去宾馆从而推动二者情感的发展,本来似乎充满欲望和不道德的宾馆幽会,在王家卫电影镜头的表达下都变得充满文学性。王家卫通过影片中苏丽珍穿的23套旗袍来表达苏丽珍内心情感的变化,彰显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女子虽然经过西方文化的影响变得有所开放和自由,但是仍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道德的约束,一件件变化的旗袍承载的是女子的矜持、含蓄和挣扎,在苏丽珍曼妙身姿的演绎下尽显古典美。

王家卫的电影之所以被称为文艺片,主要是因为他电影中的台词蕴含着村上春树语言的优美和中国道家语言的哲理韵味。特别是《东邪西毒》这部电影,里面的台词基本上每句都称得上是经典,例如“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拒绝别人”“很多年之后,我有个外号叫西毒,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他尝过什么叫嫉妒,我不会介意他人怎样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佛典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等等,王家卫将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哲理,化作简单直白的台词,借剧中人物之口讲述出来,让人在初听之时感觉惊奇,但是细细品味之后会恍然大悟地感叹这些台词正是心中所想,王家卫用一句句经典的台词投射在观众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

除此之外,王家卫的电影台词中涉及很多具体的数字,甚至精确到分,例如“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等等。数字的精准在增强了台词内容准确度的同时也增添了语言的可信度,而这跟中国人在说数字时习惯用大约、大概等词语来模糊数字的多少相比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这种背道而驰恰恰符合中国人内心的变化,这就像中国人既提倡谦虚谨慎又主张毛遂自荐是一样的道理,将中国人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表现。

二、情感表达的悲伤美

王家卫电影中一方面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情感表达上直击都市人情感的空洞和寂寞,指出它们的实质其实就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无根性在作祟,从而衍生出不安、担忧和恐惧,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伤美。《阿飞正传》中“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这句话就是对王家卫电影中人物情感无根性的最好注释。这里的“根”既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也可以指内心的精神家园,因为王家卫的影片大多将故事的背景放在香港这个地方,所以这种无根性也是香港文化的缩影,无根性是香港人的情感常态。首先因为香港在很长时期内都是英国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随后又被日本占领,直到1997年7月1日中国才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因此形成香港人寻根焦虑和先祖生疏的矛盾,即使是华人群居的地方也无法让他们产生归宿感,造成地域无根性;其次,香港经济发达,金钱意识根深蒂固,人们的情感变得微不足道,甚至连人的价值都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这就是王家卫的电影中充斥着各种数字的原因。不管是王家卫影片中的欧阳锋还是旭仔、华仔,其实他们的一生都在对家园进行追寻,只不过这种追寻都是无望的,因而这些人物天生自带着一些悲伤感,王家卫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用电影艺术将这种无根性的悲伤变得美丽化和艺术化,形成香港独特的无根系文化和情感悲伤体系。

这种悲伤并不是大伤大悲,不同于生死存亡的悲壮,而是就像有根刺长在手上,虽然对健康和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隐隐的刺痛感一直提醒着我们那根刺的存在,让人内心不安。王家卫在表现这种悲伤的时候主要借用电影镜头下的客观记录,将平常人的平常情感搬到大银幕,再加以环境的渲染和背景的衬托,让这种悲伤变得美丽,变得真实,让人感同身受。特别是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都市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情感的表达和需求,更加重视个人利益,因此王家卫的这种悲伤美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王家卫在《重庆森林》中用编号663、编号223、女逃犯和阿菲来称呼剧中人物,剧中人物连一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阿飞正传》用旭仔、予歪仔、超仔(其实在香港文化中都是阿飞的意思)来称呼他们;而《花样年华》中周慕云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根本没有露面,影片中有的只是声音。王家卫之所以在人物设置上采用这种手法,其实表达的就是每一个编号、每一个昵称和每一个声音其实就是大千世界中每个人生活的缩影,其中的某些情感和某个经历我们都有可能经历,我们可能也像223一样因为匆匆几面就爱上一个陌生人,也可能像阿菲一样为了喜欢的人变成他曾经喜欢的女孩空姐的模样,这种将人物具体化和特征化手法,让观众在观看他们情感纠葛的时候,似乎在银幕上欣赏的不过就是自己的经历,让影片中的悲伤美变得触手可摸,而不是遥不可及。《花样年华》讲述的不过是周慕云和苏丽珍因为世俗的压力最终没有在一起的婚外情,但是在影片中并没有大哭大闹的场景,王家卫用隐喻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技巧,通过变换的旗袍和最后周慕云在柬埔寨对着树洞去诉说,让这种想而不得、要而不成的纠结和悲伤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渲染,原来樱花只开一季,真爱真的只有一次。

王家卫在用镜头语言表达情感悲伤的时候,音乐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王家卫电影配乐中大多数选用的是南美风格的音乐和中国古典音乐,将电影音乐的唯美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例如《春光乍泄》中欢快的Happytogether和IHaveBeenInYou等歌曲不仅符合阿根廷的故事背景,能够快速地将观众带入相应的背景中,更在渲染何宝荣与黎耀辉的同性之情时起着促进作用。《花样年华》整部电影的音乐都带着一种怀旧的氛围,呈现着一种老上海的味道,中国戏曲、爵士乐、巴洛克弦乐等音乐风格都华丽地展现在影片当中,这种展示,不是毫无目的地胡乱摆设,其核心部分就是以巴洛克音乐为代表的繁复美学,例如电影《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YumejisTheme,影片结尾处的乐曲AngkorWatTheme等。

三、电影镜头的含蓄美

王家卫因为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当过五年的电影编剧,这段经历让他在拍电影的时候更加注重其中的文化性,通过流动的背景和非线性的叙述风格使得在表达电影主题时呈现着一种含蓄美。王家卫的电影故事大都没有具体的叙述线索,在影片中通常是两条并行或者更多的线索穿插其中,大大丰富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多重线索的交织使得王家卫在表达电影主题方面改变以往电影导演平铺直叙的方式和单一电影主题的传递,使电影主题的表达尽显含蓄美。

这种表现方式虽然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将观众拉入电影当中,在看似混乱的电影内容中找到电影的主题,让电影尽显观众的态度和情感,但是与此同时也会让一些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产生晦涩难懂的感觉。例如电影《重庆森林》中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失恋的警察223与神秘女杀手之间的一段充满着悲剧意味的都市邂逅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巡警663与快餐店女孩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纯爱故事。两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但是王家卫通过对两种感情形态的对比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但是因为王家卫在讲述223与女杀手时所用笔墨很少,让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或者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或者关注的只是警察663与快餐店女孩的爱情故事。其实爱情的本质就像电影中讲述的那样,两人不经意地对视,不小心地相撞,就可能是爱上一个人的理由;而一瓶凤梨罐头或者一份厨师沙拉都会成为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爱情本来就没有什么道理而言,这也是王家卫在拍摄爱情电影时所遵循的电影主题。而世上的人似乎总想通过一些具体的理由,如外表帅气、性格温柔等,将抽象的爱情具体化,只是这种按照条件找爱人的爱情应该也是不纯粹和不唯一的,似乎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成为爱人。可是当我们遇见真正喜欢的人才会明白,之前的所有条条框框都会在喜欢面前变得形同虚设,一击而碎。

除了电影主题的表达尽显含蓄美外,在王家卫的电影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就是情感表达的含蓄。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我们很少看见热烈而直接的感情表达,大多数是内敛含蓄和隐秘的,这也是对现代生活中快餐式爱情的嘲讽。即使在《重庆森林》中性格活泼开朗的阿菲在遇见喜欢的人时也是偷偷地当田螺姑娘,偷偷地去663家里帮他收拾,这种对待爱情的小心翼翼和不求回报的付出,通过和当代社会爱情的对比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在《东邪西毒》中,欧阳锋之所以让喜欢的人变成自己的嫂子,也是因为情感表达的含蓄,最终只能和相爱的人错过。

四、结语

王家卫是电影界的奇才,他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大胆运用后现代美学元素,让电影作品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开创出王家卫式的电影风格,对电影美学的发展提出独创的见解,并为中国当代电影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欧阳璐.东方电影美学视角下王家卫与岩井俊二影像风格比较[D].长沙:湖南大学,2011.

[3]许泽平.王家卫电影中的物象及其符码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4]刘霓.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意味[J].电影评介,2012(24).

[作者简介]李一敏(1982—),女,江西高安人,硕士,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编剧理论。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