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批判意蕴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0日 01:56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孙景贤+胡佳楠

[摘 要]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改编自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小说,自上映后一直受到众多观众和读者的认可和喜爱。该片以其巧妙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以及精致的构思带给观众一系列的思考,同时也赢得了批评界的关注和研讨。电影之所以受到如此肯定和热捧,是有其深刻原因的。本文即从影片中蕴涵的批判视角入手,探析该片对人类现代工业文明、人类的人性弱点、现代人的教育方式所进行的深刻批判。

[关键词] 工业文明;人性弱点;教育方式;批判

影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于2005年上映,改编自世界著名奇幻小说家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儿童小说,深受儿童和成年人的喜爱,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该小说的销量已高达1 300万册,并被译成32种语言。蒂姆·伯顿重新拍摄的影片基本忠实了原著的主题和风格,完全从儿童的视角去讲述这个奇妙的巧克力工厂之旅。《旧金山纪事》评论道:“近几年来最棒的蒂姆·波顿作品。”而《好莱坞报道》认为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人观看的儿童片。”本影片围绕查理和爷爷以及其他四个幸运儿一起参观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厂时发生的一些离奇的故事展开,用生动的语言和精致的画面给观者带来一系列的思考。

一、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状态。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了极高的高度,尤其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弊端。比如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大量失业、对自然的掠夺和剥削、人类的追求物质、拜金主义、冷漠无情等。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对此方面进行了深刻批判。

在电影中,威利·旺卡建立了比其他工厂大五十倍的巧克力工厂,他辞退了所有的工人,并对工人宣布将永远关闭工厂。这里的工人就包括查理的爷爷。他们被迫失业在家,家境窘困。直到人们看到工厂的大烟囱在冒烟,工人们才知道工厂并没有关闭。工人们只是纳闷工厂是如何运营的。查理的爷爷说没有工人,巧克力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只要让他一探究竟,什么代价他都愿意付出。所以,当查理得到了五张金奖券中的一张时,爷爷坚持要作为陪伴者到工厂亲眼一看究竟。进入工厂,爷爷惊诧地发现,工厂里没有一个工人,全部都是高科技机械设备,甚至还有一些“小矮人”奥古伦伯人和一些动物在进行劳动生产。参观者看到巧克力工厂汇集了现代高科技的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大型的,小型的,应有尽有,能满足各种任务需求。高效率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所有过程都是机械化,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影片一开始便展示了这些现代机械,随着工厂大门的徐徐开启,雪地上,一辆辆红色卡车运载着整车的巧克力驶向世界各地,巴黎、东京、纽约……整个工厂里没有一个工人的踪迹。

查理家的情形与影片中渲染的巧克力工厂中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机械生产的壮观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查理家一贫如洗,四位耄耋老人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查理的父亲原本在一家牙膏厂工作,工作时间长,但薪水却少得可怜,即使这样,查理的父亲还是觉得满意。但这样的工作也没能长久,最终,他失业了,因为牙膏厂要现代化,工厂购买了先进的机器来进行更大规模地生产。工业文明生产出大量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满足了一些人的欲望。但是与此同时,却带来了大量的失业,一些家庭生活窘迫,而有钱人却挥金如土,贫富差距悬殊。

工业文明,不仅表现在机械化大生产,财富分配的此消彼长,贫富差距拉大,而且还表现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在影片中人们不难注意到奥古伦伯人也在里面劳动,而这些“小矮人”却不需老板支付薪水;加工坚果的房间里是很多只松鼠在整齐划一地劳动,机器把坚果输入进来,松鼠打开,而且松鼠通过其天性还能判断核桃的果仁是否坏掉,坏掉就扔掉,这比人类好多了,而且无需任何薪酬;巧克力工厂中一只只绵羊从剪羊毛的工作房间通过,全身的羊毛被齐刷刷地剪掉;更有甚者,为了制造“打泡奶油”把牛吊起来,用鞭子不停地抽打;不言而喻,这是人类对自然对动物世界的掠夺和剥削。

工业文明在人类无尽的物质贪欲的驱动下大行其道,人类的天性、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等统统让位于了物质需求。人们大谈工业化程度、工业立国,而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给遗忘了,把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才可能持续发展给遗忘了。由于工业文明模式的内在局限和缺陷,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弊端甚至困境。影片对现代工作文明的关注和批判正是暗示人们:人类已经陷入工业文明的窘境,是思考如何走出工业文明危机的时刻了。

二、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电影中对人性弱点的批判也显而易见。参观巧克力工厂的五个小朋友,除了查理,个个都有极强的弱点,他们或者贪婪自私,或者骄傲自负,或者冷漠无情。奥斯古斯·格鲁普的贪吃独一无二,他的嘴角两边沾满了巧克力,而站在他旁边的母亲也是一个胖子。奥斯古斯象征着人类的贪吃和贪婪。奥斯古斯和他的母亲在工厂参观时一见到巧克力就发疯一般,趴在地上吃,贪婪的样子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当他跑到巧克力池子边去吃的时候,掉入池中,并被吸入一个大管子。“小矮人”奥古伦伯人嘲讽地唱道:“奥斯古斯,贪吃的大傻瓜,又肥又皮,贪婪可恶又幼稚,我们决定是时候把他吸入管子里了。”第二个被惩罚的孩子是嚼口香糖冠军紫罗兰·博雷加德,她骄傲嚣张,目中无人,做任何事的目标都是争得冠军,而她的母亲也是致力于此。在参观工厂时,威利介绍了一种口香糖,并说这个配方还没有试验好,威利提醒不要尝试,但孩子不听,声称她是冠军,她什么都不怕。结果整个人变成了紫罗兰颜色,膨胀成了一个球形,像一颗巨大的蓝莓。奥古伦伯人唱道:“紫罗兰这个孩子,看不见错误,从早到晚嚼口香糖,下巴肌肉变得特别发达以至于都卷了起来……”以此来批判她的骄傲无知。第三个孩子维露卡·索尔特,一个被父母宠坏了的骄傲的“公主”,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的骄傲任性。她为了得到一只松鼠,不听劝阻自己下手去抓,被松鼠认为是一只“坏了的坚果”,并把她扔进垃圾滑槽。第三场奥古伦伯人唱道:“维露卡,这个小野蛮,刚落到了垃圾滑槽,她将遇到各种垃圾,臭味扑鼻,等她下去,她就会见到她这些新朋友。”把一个外表漂亮的女孩比作垃圾,作者的批判精神可见一斑。第四个孩子麦克·蒂维,一个电玩高手。他谁也瞧不起,自负地认为自己懂得所有的科学技术,并满口术语。在巧克力电视开演的时候,麦克终于抵挡不住科学的诱惑和自己的自大狂妄,认为只传输巧克力是“白痴的行为”,而他才是个天才,他要传输人类。他最终被错误地传输,被变成了一个老鼠大小的小人。

虽然这些弱点都形象地集中在几个孩子身上,但成人何尝不是这些弱点的典型呢?孩子的父母,不也是这样贪婪自私骄傲自负的人吗?这些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弱点吗?他们无一例外地在巧克力工厂中受到了惩罚。但令人深思的是,当他们从巧克力工厂出来,会有任何的改变吗?影片中的母女从工厂中走出来时仍然是一副骄傲自负的样子。也许,作者通过这些人物试图告诉人们,人类的罪恶、人类的弱点,是与生俱来的,是永远伴随着人性的。只要人类存在,这些弱点就一直与人类共存。而电影中演唱的奥古伦伯人,他们身材虽然矮小,但他们却清楚地看到人类的这些弱点,影片用他们来嘲笑高大的人类,可见其极大的讽刺性和批判性。

三、对教育方式的批判

电影对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也进行了深刻批判。大胖子奥斯古斯,为了得到奖券,不停地吃巧克力,他的母亲却支持他,并没有因为孩子胖而有意识地去帮孩子控制。他的母亲也是个胖子,她从未注意孩子的肥胖问题,而是放纵孩子的食欲和贪婪;维露卡的父亲经商,他无条件地满足她的各种要求。为了给孩子拿到奖券,他让自己的工厂停工,令工人去拆巧克力包装。孩子的要求无穷无尽,任性无理,而父亲却任由其发展;紫罗兰是一个跆拳道高手,她母亲指着一堆奖杯骄傲地对记者说,“这只是我孩子紫罗兰赢得的263座奖杯的一部分。”紫罗兰做任何事都想争第一,甚至吃口香糖等都想打破世界纪录,而她的母亲在旁边不断地鼓励她支持她,告诉孩子要“专心得大奖”。孩子因此一直以冠军自居,骄傲自负,目中无人;男孩麦克,电玩高手,他天天沉迷于游戏,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喊“去死!去死!”孩子冷漠无情,暴力倾向严重。他的父亲只是摇着头说:“我经常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却从来不懂得去引导孩子,了解孩子。

除了他们,工厂主威利也是失败教育的受害者。威利的父亲是个牙医,他从不让孩子吃糖,万圣节和小伙伴们要来的糖果被父亲一把扔进壁炉烧掉。他拿着糖果逐个分析对牙齿的坏处,却不知道这对孩子弱小心灵的伤害。威利长大后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他虽拥有巨大财富,却从来没有真正地快乐过。一提到“父母”“父亲”这样的词汇他就变得几乎崩溃,提到童年更让他不堪回首。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查理。他懂事,知道与别人分享,关心体贴别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这几个家庭中,无疑查理父母的教育是最成功的。他们虽然不能提供豪华的物质条件,但他们体现在细微之处,他们每年都记得孩子的生日;查理的父亲惦记孩子的手工,从牙膏厂捡回一些小玩意帮孩子做手工,他用这些方式关爱孩子,带给孩子珍贵的快乐;同时,他们善待父母,言传身教地让孩子得到熏陶,使孩子懂得尊敬老人,爱护他人。

对教育子女而言,金钱和物质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懂感情,有爱心,用浓厚的亲情去温暖孩子引导孩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亲情是道德的起点,人的道德品质主要根源于母子关系。母亲天生的本能使他愿意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得到母亲照顾,感觉愉快,爱的种子就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了。孩子感到惊奇或恐惧,母亲的安慰和爱抚使他心存感激,服从、爱、感激和信任就交织在一起,孩子逐渐长大,逐渐成长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就会把从母亲胸怀里发展起来的服从、爱、感激的信任的情感,拓展到他人。”怎样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与家庭的金钱状况无关,与父母的身份地位无关。查理家的教育就说明了一切。而一些家长片面满足孩子的物欲,只能导致孩子变得贪婪无知,任性自负,纵容不是爱。同时,家长还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学会感恩,善良乐观。

四、结 语

电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之所以受到观众的热捧,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尤其在美国众多大片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在美国文化中,只有引人深思的故事才能得到认可。《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用生动而深刻的方式对人类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各种弱点、对一些错误教育方式进行的批判,无疑集中体现了这些元素,而这也证实国产作品的欠缺之处。

[参考文献]

[1]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3] 刘象愚,编.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罗伯特·E·斯皮勒.美国文学的周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孙景贤(1982— ),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英语教学。胡佳楠(1985— ),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国际商务。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