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中的原型隐喻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8日 06:11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美国导演乔纳森·戴米执导的电影《沉默的羔羊》,是一部集恐怖、悬疑、心理等元素为一体的电影,曾一举斩获奥斯卡、金球、柏林等多项国际大奖。电影讲述了见习警察史达林追击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故事。本文运用文学原型批评的方法对电影中的意象、人物进行分析,并从宗教和神话两种维度中找到了切入点——耶稣的救赎即为沉默羔羊的原型,斯芬克斯因子一体两面即是汉尼拔的原型,而在史达林探寻恶之源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西绪弗斯除恶的精神神话正是这位执著天使的原型。

[关键词]羔羊;救赎;隐喻;原型

由美国导演乔纳森·戴米执导的电影《沉默的羔羊》凭借其独特的构思和多元化的文化内涵成就了电影史上的一段传奇,它于1992获得了第64届奥斯卡奖中的五项大奖,第49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并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中排名第65位,上映时隔22年,其魅力丝毫不减,反而历久弥新。影片根据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见习警察史达林追查一宗连环命案凶手的故事,而侦破案件的突破口却是另外一位服刑的杀人狂魔——汉尼拔医生。电影巧妙地将残忍的惊恐和宽厚的仁慈融为一体。在寻找、探索与拯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关于堕落与救赎、人性与兽性、原罪与偶然、殉道与坚守。

一、“羔羊”隐喻的宗教原型

“羔羊”意象首次独立于其他动物出现是在《圣经·创世记》中的第22章“神吩咐亚伯拉罕献以撒”①中,上帝以献祭独子以撒来试探亚伯拉罕的忠诚,亚伯拉罕在即将焚烧以撒之际,上帝使者从空中呼叫,使亚伯拉罕得以用“羔羊”代替祭祀。在《圣经·约伯记》中,约伯清早起来,按着他们众人的数目献燔祭,他说:“恐怕我儿子犯了罪,心中弃掉神。”②我们可以观察到远古的希伯来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有一种以献燔祭的形式自洁的意识,以此来涤罪。《圣经·利未记》中用大量的篇幅谈论牲畜祭祀各种条例以及暗示祭祀的牲畜赎罪的功用。一以贯之的意识延续到《圣经·约翰福音》中的第1章“神的羔羊”,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者‘背负)世人的罪孽。”③这便预示了后来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结局,他将背负救赎世间芸芸众生原罪的使命。《旧约》中选民的祭祀牲畜救赎变为《新约》中普世的人子救赎。所以羔羊即是耶稣的救赎力量。《新约·启示录》中以29次出现的“羔羊”意象佐证了羔羊与耶稣的等同关系。远古时代的希伯来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惯于用牛羊祭祀,这种远古以来长期的心理经验(即祭祀可以涤罪)长期沉淀在人们的下意识深处,久而久之,“积淀”不知不觉地凝聚为文学艺术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羔羊。

羔羊是上帝之城中的动物,因为它最具有服从谦卑意识,在宰杀祭祀的牲畜时,只有羔羊是沉默的,正如耶稣基督服从上帝赐给他的使命,以无声的行动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影片的女主角史达林说:“它们(羔羊)太沉了”, 背负着十字架的耶稣怎能不沉重,“我打开了门,它们却不动,只是困惑地站在那,它们不想跑”,耶稣明知道自己会被出卖被杀死,但是他不会逃离,面对救赎的使命,他以沉默面对死亡。史达林那晚真的有听到羔羊的嘶叫吗?无法考证,但羔羊的嘶叫可能是她一种潜意识的象征,这个无比痛苦的潜意识令她耿耿于怀,直至长大了也无法忘怀,汉尼拔问:“多年之后,你还经常在睡梦中被羔羊的哀嚎声所惊醒?”“是的”,我们都会发现史达林童年最大的创伤便是父亲的去世,影片曾经多次以“蒙太奇手法”呈现了父亲对她的重要意义,沉默的羔羊隐喻的原型即是耶稣基督沉重无言的救赎精神,而父亲为执行正义而牺牲就是这种救赎精神的一种具体化,作为一名坚守正义的警察,他以无声的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终究“殉道”,史达林想拯救在可以得救时仍保持沉默的羔羊,但是十字架太沉重了、父亲沉默的高尚太沉重了,史达林倾其一切终归徒劳。

二、汉尼拔人格隐喻的神话原型

然而耶稣真的能救赎整个世界吗?羔羊的沉默真的能让处于痛楚中的众生停止悲鸣吗?汉尼拔是整部影片中最有魅力的人,他的原型即为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共存的斯芬克斯。一方面他是理性克制的最高典范,影片中呈现了史达林获得汉尼拔信任的首要基础的是她是一个表现得比较克己自律的女性,而且彬彬有礼。影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汉尼拔在监狱里的形态完全不是一个变态食人囚犯,相反,他更像是一个有涵养的绅士,他闲适地欣赏着巴赫的哥德堡变奏,用画笔诠释着自己想象中的佛罗伦萨建筑。他热爱自然,洞察万物,在最幽暗的监狱里也渴望着见到水源与绿树,在他深邃的眼睛里,仿佛囊括了整个宇宙的奥秘。他善于观察推理,几乎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他的眼睛,他似乎拥有“上帝之眸”。他用敏锐的视角探索人性的缺陷,他引导着史达林,进入人类的潜意识世界,他让史达林看到,生活中最简易的事物,却引发人性中的贪图,无止境的贪图让罪恶之手伸向了每天见到的事物。

然而极端的理性必然使这个拥有“上帝之眸”的人近乎崩溃,极度的理性与克制导向反面游弋,长久被压抑的原始冲动如火山冲破岩层,以最为激越、最具破坏性的奔突而出。他拒绝沉默,这让他看起来像一个似乎想毁灭一切的撒旦,他邪恶至极,以食人的方式排解自己的绝望痛苦,而超乎常人的理性又让他拥有超越常人的冷静,汉尼拔在食人的过程中脉搏始终不超过正常值,在越狱杀害狱警后,竟像刚刚参加完神圣的祭祀般,酣畅淋漓地享受着整个过程与结果,他冷血地肆虐,狂躁地报复。人类完整的人格是通过斯芬克斯因子体现的,兽性因子代表人类原始本能的野性,人性因子代表着高度的理性,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是一体两面的存在,高度发达的人性因子一经无限发展势必会走向反面。或许是从事精神分析,经过了太多的离奇;或许是理性压抑了太久;或许是超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让汉尼拔过分深刻地看到了世界的不可拯救,看到了人性潜意识里的贪图、欲望与罪恶,他的兽性因子终于爆发,在越狱的最后,汉尼拔将惨死的狱警摆成受难的耶稣,那低垂的沉重的头,那负荷沉重的脊背,不正是汉尼拔最深沉的内心写照吗?

三、“何为恶之源”的宗教阐释

以高度的理性睿智洞穿世界让作为心理医生的汉尼拔走向绝望境地,他紧闭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变得复杂可怕。然而让汉尼拔以非理性即兽性抗拒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恶之源,史达林在探案的过程中寻找的也正是此物,只不过是表现为具体化的恶之源头——连环案杀人凶手比尔。汉尼拔探寻的是形而上意义上的恶之源,史达林探寻的是具体化的恶之源,两者在对恶的追寻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能隐约感受到影片中二人是心意相通的。那么,到底何为恶之源呢?

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奥古斯丁将恶之源的问题归结到人的自由意志上,也就是人的行为和意愿层面上的问题,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理性具有片面性,人的自由意志一旦不受到某种来自于外界的律令制约就会盲目膨胀到无以复加,从而发展为狂妄,进而陷入自己为自己建筑的牢笼之中,“贪图的双眼”几次出现在汉尼拔的话语中,这就是所谓的“原罪”,每个人都逃脱不掉的隐形胎记,已经带有“原罪”的我们又受到一个又一个偶然的摆布,“夏娃偶然偷吃了智慧树上的圣果,始祖在盲目的偶然中被逐出伊甸园。影片中杀人案凶手野牛比尔便呈现了具体的恶形成的根源,他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邪恶,令人发指,但是我们同样看到了一个被偶然摆布的可怜生灵,他一出生就无法选择自己的童年,偶然地父亲缺失,偶然地 “萨克拉门托选美”比赛,偶然地酗酒导致过早死亡,偶然地被寄养,最终流入社会铸成悲剧。我们带着各自的原罪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一个偶然,就有意识甚至无意识地把痛苦施加给一些人,一些人以同样的方式施加痛苦给另一些人,被原罪和偶然带上镣铐的人类注定要忍受痛苦。

四、史达林的神话式坚守

但是汉尼拔的深刻就在于他的矛盾,一个愿意为拯救羔羊哪怕是只有一只而倾其所有的女孩,无力感中浸润着最有力的执著,像一缕微弱的光射入了汉尼拔内心,因此汉尼拔在结尾的对话中说:“谢谢你,你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了。”正是这种悲悯情怀感人至深,她虽无法拯救那“沉默的羔羊”,但是她并没有绝望,她似乎觉得还能做点什么,哪怕只有一只,影片以大量的情节说明了史达林为了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付出了很多常人无法承受艰辛。

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大汗淋漓的女孩在奔跑,这在开端就为影片奠定了一个基调,奔跑中的史达林用自己的执著热诚追寻一个或明或暗的东西,她不断穿行,不断探索,那浓浓的迷雾没有阻止女孩前进的步伐。西绪弗斯正是她的原型隐喻,他们都拥有一种悲剧意识下的乐观精神。史达林以“哪怕只能救出一只”的执著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汉尼拔曾经问她:“你认为你救了州长的女儿之后,就再也不用在黑暗中醒来听到羔羊的叫喊声,再也不用去听了,是吗? ”史达林说:“是的,不,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困惑的她依稀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最强烈的呼声,以超于常人的勇敢拯救了凯瑟琳。上帝的救赎是“观念中救赎”的代表与化身,这种救赎在现实世界中只能是“灵魂”的而非“肉体”的,形而上的救赎具有依附性,它要依附于“具体的救赎行为”才能显现,因此他将人子“道成肉身”,可是耶稣的殉道救赎并没有中止世间悲剧的发生,但是像史达林及其父亲这样的“殉道者”带给我们希望,他们是上帝“观念救赎”的具体化,是耶稣“行为救赎”的后继者,他们的救赎力量虽然有不彻底性和不完整性,但是却是“观念救赎”实现的必经阶段。这是一种何等强盛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西绪弗斯式的神话精神,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即使力量微弱却仍向上帝的最高救赎飞升,汉尼拔在电话中问道:“勇敢的史达林,如果有一天你的羔羊停止了尖叫,你会来告诉我吗?”结尾的对话耐人寻味,汉尼拔的心从绝望中萌生出一丝希望,如果“观念救赎”被无限具体化为“行动救赎”后,或许有一天,就没有一只羔羊再需要沉默了。

注释:

① 《圣经·创世记》第22章,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年版,第18页。

② 《圣经·约伯记》第1章,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年版,第476页。

③ 《圣经·约翰福音》第1章,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年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 [加]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 聂珍钊.文学伦理与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06).

[3]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任小鹏,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作者简介] 刘悦(1990— ),女,河北沧州人,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