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中精神文化主题的解读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8日 07:47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 要] 电影总是蕴涵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通过对电影文本的解读分析,我们可以去感知和了解一种文化精神。电影《国王的演讲》通过对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口吃到能够胜任演讲使命的故事进行叙述,像一幅画卷缓慢展开了其地道的英国风味和英伦文化。本文将通过电影《国王的演讲》为基本载体,对其中的影视情节进行解读,结合英国文化的相关内涵,揭示了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所蕴涵精神文化主题。

[关键词] 《国王的演讲》;精神文化;王室

课题项目:本篇系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跨文化功能派视角下影视翻译效果实证研究”研究成果(批准号:yy1333)。

电影《国王的演讲》是由汤姆·霍伯执导的佳作,整部电影采用了叙述的形式,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在整部电影的表现和叙述过程中,故事本身并没有很大的悬念,讲述的是乔治六世从小患有口吃的毛病,几乎与王位失之交臂。由于处理社会事务的公共责任,乔治六世开始承担王室的工作并求医治疗口吃。在此过程中,乔治六世遇到了从澳洲而来的莱昂内尔·罗格,在治疗的过程中二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恰巧乔治六世的哥哥因个人婚姻问题未能继承王位,乔治六世临危受命。两年后,德国和英国在二战中成为对立国,不可避免面临了开战的严肃问题,而乔治六世作为王室的代表和发言人,无可厚非承担了王室通过演讲振奋国民信心的重要使命。最终罗格帮助乔治六世战胜了他从小的梦魔——口吃,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成了英国反法西斯和抵抗战争的代表。

《国王的演讲》之所以能在平淡的剧情中取得重大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其并没有落入好莱坞大片的俗套,而是延续了传统的英国电影的风格,在电影中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主题和内涵,体现了深厚的英伦文化。通过对影片中精神文化主题的仔细解读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赏析这部佳作。

一、电影《国王的演讲》的欧洲王室风范主题

《国王的演讲》中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若对英国王室的表现,同时这个主题也成为该部影片中重要的精神文化主题之一——王室风范。其展现了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王室,而英国王室恰恰又是大英帝国从建立直至发展延续过程中媒体聚焦的焦点,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象征,虽然在权力上受限于内阁,但其代表的整个民族的灵魂却始终让其国民对王室满怀着深切的崇敬。电影《国王的演讲》实际上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载体,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叙述将人们眼中神秘的王室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同时也体现出了英国王室深厚的历史。在影片中,当罗格为了刺激乔治六世而随意趔趄在他的王位椅上的时候,乔治被激怒了,公然告诉罗格那是世代国王才能够拥有的待遇,同时在椅上也明确标示有国王的标志,这样的穿插使得英国的王室风范从书本中跃然到了观众的眼前,对英国王室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继承也产生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与此同时,在影片《国王的演讲》中并不是泛泛而谈对英国王室进行了介绍和体现,而是细致到其特定的政治文化内涵中。诸如在乔治六世的哥哥因为个人婚姻问题而受人非议的时候,首相严正提出如果不能遵守一个王室的风范则必须退位,否则内阁将集体辞职。这样的政治文化恰恰是英国立宪制的完美呈现,作为联邦的元首,首要认为是维系民族的团结和民心,而在触犯基本信仰和要求的时候,内阁则具有弹劾的权力。这样的政治文化主题统统丰富展现在了《国王的演讲》中,而在内阁的严正抗议下,乔治六世的哥哥不得已放弃王位,交由弟弟继承,这不仅呈现出了英国王室的政治精神文化,同时也对英国王室的至高的道德操守进行了合理的呈现。

二、电影《国王的演讲》的欧洲传统文化主题

影片《国王的演讲》中精神文化主题的蕴涵不仅仅在于其展现了王室风范这一特定的领域,同时也在更大的范围上呈现了文化和高贵精神。影片所选用的演员几乎都是地道的英国演员,在具体的表现过程中,演员们所具有的英国人特有的气质和礼节也成为影片所要负载的精神文化内涵之一,无论是从对话的优雅的英式口音还是从整体的行为表现中,无不流露着英国本身体现出的高雅和贵族气质。

影片中有两个情节实际上也安排了英国文化中植入,其一是乔治六世的哥哥在为自己中意的女人找寻一瓶红酒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二三年的陈酿,这个小情节看似无意,实则很好体现出了英国上流社会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追求至高的精神世界和内涵,对生活品质和思想高度都有纯度较高的要求。其二是在乔治六世开始治疗的前期,罗格为了让乔治六世能够顺利发音,给他戴上了一副正在播放音乐的耳机,音乐播放的是莫扎特的伴奏曲,在这样的伴奏下,乔治六世的手稿中呈现的是莎士比亚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选段,而对这样的小细节影片都把握得十分到位,从细微处注重植入和渗透英国文化本身。

同时在英国风度的展现上,影片通过一定的安排呈现了出来。在乔治六世和妻子去当时还处于国王位置的哥哥家中做客时,从路途中有秩序修剪的园林和会客过程中客人的穿着打扮,都不免透露出闻名遐迩的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这个情节对英国绅士文化的呈现是较为持久的,包括侍从和客人之间的礼貌,女主人和客人之间的礼貌,男主人在接待方面的礼节等,都无一不细致得以呈现。而关于服装的着色,则略显朴素却充满格调。影片中呈现的精致的景物加重了英国文化呈现的气息。在静景的设置中,包括建筑的风格和作为平民阶层的罗格家中的布置,都采取了较为简洁而又不失贵族气息的布置。而在动景的处理上,包括乔治六世协同妻子一起出席哥哥家的酒会及战争爆发时刻罗格和妻子乘车去王宫路上的景物设置,都具有浓厚的英伦色彩。期间穿插了林荫小道的静谧和别有生趣,也穿插着颇具有英国味道的老爷车的出场。总而言之,无论在故事情节的设定还是在更为细致的景物小品的呈现上,《国王的演讲》中都体现着无处不在的英国文化符号。

三、电影《国王的演讲》的人文主题

影片《国王的演讲》中最具有精神内质的是影片对于其核心的支柱精神的展现——励志精神。相比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传统好莱坞的商业片中往往成就的是一种英雄的个人主义,而对于《国王的演讲》一片中,更多的是延续了传统英国电影的叙述方式,缓缓道来,并没有特别大的情绪起伏,但细腻的感情逐渐渗入了影片深处,达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影片中,很少有好莱坞的那种中苍白肤浅,而更多的是探究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受众心理,契合了人们对精神上的励志需求。

在影片中,影片开头的部分类似特写的为乔治准备了一段“戏”——公众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乔治丢进了颜面,在广大的听众环绕的氛围下,他紧张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父亲的训斥和哥哥的嘲笑,都使得乔治封闭的内心一次一次承受着打击和煎熬,甚至在议员面前都觉得无法开口。当乔治自己寻求医师进行治疗的时候,不得不说,瞒着所有人私下里找医生也从侧面衬托出了乔治的自卑心态,他不希望他人知道后而取笑自己。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很深的自卑情怀,往往在行为上较为得体,穿着中也时刻注重着王室风范的规定,尤其是在当乔治和罗格还没有成为朋友的治疗初期,乔治对罗格始终保持着英国绅士特有的距离态度,这也帮助乔治很好隐藏了自己的自卑心理。而渐渐地,随着乔治和罗格的友谊更近一步,其从小的生活状况逐渐为罗格所熟知,罗格进一步感受到了眼前的公爵实际上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的威风,而是始终带有童年的阴影,甚而阻碍了其自信的发展和建立。

罗格对乔治的帮助是十分励志的,他在治疗的过程中并不仅仅为了治疗乔治的语言障碍,还尽己所能帮助乔治重新建立自己的自信。当乔治六世成为一代君王而进行演讲的时候,罗格责无旁贷陪伴乔治进行现场的广播。在治疗方法上,罗格也尽量使乔治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通过肢体表现、歌唱甚至爆粗口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可以说,假如没有罗格,乔治的口吃可能会成为他一生的梦魇,而罗格的鼓励和温情,一步一步帮助乔治走出了自卑的状态,成功培养了乔治六世作为一代君王的伟岸的国王形象。

这其中的励志精神也成为影片所主要想要赋予的精神文化内涵,其深刻之处不仅在于这样的激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心和帮助,它满足了普通观众的期待,获得了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使得很多徘徊在自卑边缘的人重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影片《国王的演讲》将这样的激励精神放在了特定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中,就使得这部影片本身具有更为独特的精神主题。这样的励志超出了人与人的广泛意义上的帮助和激励,同时被赋予了君王与平民、上流与市井的深刻内蕴。它所呈现出的更是一种接近人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即人非全能,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国王也一样需要温情与激励,而这样的平民对国王的激励则首先表现出了个人之间的独特友谊,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罗格的形象代表的精神内质超越了个体,上升到了以罗格为代表的平民群体,由此在精神层面上更深一层升华了影片所想要阐发的激励精神主题。

四、结 语

影片《国王的演讲》中融合了较多的元素细腻丰富表现出了英国影片的风格和特色。在影片中,在整体的风格层面呈现出了很深刻的英国传统文化内涵,包括对演员的选用和场景、氛围的设定,同时也包括对英国政治文化的阐发和细腻的呈现,使得在影片中“英国风味”成为一种独特的呈现视角。同时,在影片《国王的演讲》中,也十分深刻呈现出了激励精神,这种激励精神通过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国王乔治六世和平民莱昂内尔·罗格作为载体,突出表现出了即使是一国的君王,也一样在人生的重要时刻面临着困难和需要克服的挫折。而罗格在帮助了国王的同时,实际上也呈现出了一种十分深刻的激励精神。这种激励精神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广泛意义上的互相帮助和激励,由于其代表人物的关系,成功上升为了一种子民对支撑国家灵魂的国王的精神激励和人性温情,使得在更深的程度和范围内,这样的激励都成功激发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和情感共鸣,不得不说,影片《国王的演讲》在彰显其unhann的精神文化主题和内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激发了观众共鸣,而影片所提供的诸多精神文化主题的元素帮助观众在挖掘自我的过程中也找到了合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吴宇.《国王的演讲》语言与文化研究[J].电影文学,2012(17).

[2] 陈晋华.从《国王的演讲》看人性与权力的对等[J].电影文学,2011(14).

[3] 孟玲.从平凡人到真英雄——解读《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英雄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4] 朱淑华.从《国王的演讲》看奥斯卡的“皇室情结”[J].电影文学,2011(13).

[作者简介] 周丽华(1977— ),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英语翻译理论及教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