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的后现代主义取向探析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7日 01:17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电影《夏洛特烦恼》是一部向20世纪90年代致敬的诚意之作。影片在叙事策略、人物设定和情绪渲染等方面都恰如其分地切合了风靡于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向。影片运用穿越这种叙事方式,把后现代主义的两大征候——虚构历史与戏拟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虚构的世界里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嬉笑怒骂的方式嘲讽、鞭挞现实生活。人物设定追求的是理性消解后人物的模糊化和表演性,每个角色都剥离了典型性,而体现出多面性。反讽与怀旧的情绪渲染手段为影片营造出喜剧氛围。

[关键词]《夏洛特烦恼》;后现代主义;虚构历史;戏拟生活;消解

电影《夏洛特烦恼》是一部向20世纪90年代致敬、献给80后的诚意之作。影片讲述了一个落魄潦倒的80后,一梦穿越,重返青春,再造人生的故事,影片的真诚不仅在于竭力为困心衡虑的中年危机求解,更在于它恰如其分地切合了风靡于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向。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我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由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对接、碰撞和融合而形成的流行文化的潮流。后现代主义主张以极端的批判意识和解构精神,消解传统和经典,铲平理性的严肃和深度,割裂历史的连贯和厚重,用玩世不恭的幽默、游戏狂欢的姿态与平面开放的思维方式来引导流行文化的取向。[1]电影《夏洛特烦恼》在叙事策略、人物设定和情绪渲染等方面都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浓烈的后现代主义的风格。

一、叙事策略:虚构历史与戏拟生活

电影《夏洛特烦恼》运用的是庸俗老套的叙事方式——穿越。主人公夏洛是一个无所事事却又心浮气盛的中年男人,他穿着租来的高档西装,坐着借来的豪车,本打算在参加曾经暗恋的校花秋雅的婚礼时,抢眼耍帅、风光一回,却不料被媳妇马冬梅当场揭穿。酩酊烂醉的夏洛为了躲避气急败坏的媳妇的追打,恍惚间穿越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他的人生从此破茧重生,不可限量的前程、悬悬而望的爱情,当然还有不期而遇的烦恼都随之而来。穿越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叙事方式。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迥然不同,后现代主义既不热切追求历史与生活的真实,也无心挖掘人性的复杂和深刻,而是扯断历史的链条,抛却对深度的追寻,擦去过去与未来的因果联系,将历史的片段随意地复制粘贴,把时间颠倒和凝滞在当下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只是在一个平面的维度上展现事物的活力与自由,在开放的空间里纵容人的思绪,并以一种戏谑的心态来消解历史的宏大和生活的沉重。[2]因而,90年代以来,虚构历史与戏拟生活渐渐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向的两大征候,同时引领了影视文化的流行风向。虚构历史是在真实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叙述者按照自身的情感意愿、人生体验,把历史的细节、经典的文本和传统的故事任意拼接,从而构建出一个虚幻但不虚妄的仿真世界。[3]戏拟生活是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嬉笑怒骂的方式嘲讽、鞭挞现实生活,通过主题立意的颠覆、叙事方法的突破以及流行元素的混入,把历史和生活变成供人娱乐的消费品。穿越极其讨巧地把虚构历史与戏拟生活这两大征候融合在一起,虽是一种早已俗套陈旧的叙事方式,却也极大地迎合了当今大众的非理性意识、窥探心理和怀旧情怀。

电影《夏洛特烦恼》是男性穿越题材的喜剧电影。男性穿越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古今大战秦俑情》《大话西游》《寻秦记》等经典影视作品都是走的快意恩仇的武侠路线,而《夏洛特烦恼》则是再现温情、怀旧、搞笑的喜剧风格,男性穿越的感性释放、集体怀旧的心灵慰藉和把玩生活的黑色幽默使得这部影片攒足了泪点与笑点。影片的历史背景设置在1997年,可是影片没有雄心勃勃地去表现那一年社会历史的风云际会,而是激情满满地叙说一个小人的欲望史。梦回1997年的夏洛,不是隔岸观火、超然物外的旁观者,他带着封存的记忆、预知未来的能力和叫板生活的执拗开始编造自己的历史、导演自己的人生。夏洛先入为主地剽窃了朴树和许巍的歌曲,机缘巧合地被那英力邀在春晚的舞台上合唱,从此一夜爆红,成为天皇巨星,名利如潮水般涌来。他开着法拉利,住着花园别墅,怀抱梦中的女神,成为家门的荣光,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可是欲望世界中的虚情假意、精密算计、贪得无厌让夏洛越来越感到难以自持、不寒而栗,他开始怀念真实妻子马冬梅的淳朴和现实生活的温暖。影片似乎在告诉人们,男人的烦恼是快感展示后的失落和心灵飘荡时的空虚,而且这样的烦恼终究无解,所以梦中的夏洛只能在马冬梅的守候下凄凉地病死。由此可见,影片对心灵的关注浅尝辄止,更缺乏对人性的终极追问,体现出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无深度诉求。

二、人物设定:理性的消解与欲望的表演

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逐利意识蔓延至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价值观念的多元和理性范导的困顿为人的理性的消解提供了较为宽泛和自由的社会氛围,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精神在欲望魔力的助推下,鲸吞蚕食般地消解着人的理性,欲望化的感性个体渐渐取代了正统的理性个体。[4]欲望的惊涛冲溃了理性的堤坝之后,人的欲望的恣意放纵就成为人性解放的旗帜和文化发展的时尚。原本躲在暗处的怪异的、另类的,甚至猥琐的边缘化个体,开始在影视文化的平台上粉墨登场。当然,这些边缘化个体的出场不涉及意识形态和理性原则,也无关精神和灵魂,他们只是在欲望的狂欢中纯粹地进行表演。

《夏洛特烦恼》中的人物设定追求的是理性消解后人物的模糊化和表演性,影片中没有典型的励志模范、时代精英和道德捍卫者,每个人物都带着膨胀的欲望和内心的虚无在表演。男主人公夏洛在现实中虚荣、自私、怯懦又庸碌无能,他空怀音乐的梦想却终日无所作为,依靠媳妇养家却偷拿媳妇的血汗钱在同学面前逞强称能,在被媳妇马冬梅揭穿后恼羞成怒、借酒撒疯。在梦里,夏洛靠剽窃成名,志得意满,功成名就,可是他又怀念起对自己从一而终的马冬梅,为了自己的私欲,他无耻地央求大春把马冬梅还给他。夏洛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也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他就是一个虚荣和真实并存,无能和进取结合的虚无化存在;女主人公马冬梅只为夏洛而存在,夏洛无论怎样厌烦她、嘲讽她,她都对其一往情深。夏洛被那姐的保镖掳走后、被小流氓胁迫时,她都挺身而出、无惧牺牲。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夏洛的一事无成,她也从无怨言。这样至情尽意的马冬梅怎能不让观众感动,可是感动后不禁要问“马冬梅是谁?”平淡、直接,没有原则、信念,缺乏浪漫、情趣,这样的人物设定缺少个性、模糊难辨;秋雅是影片中最招嫉恨的人物,她外表美丽清纯,内在却胸有城府、虚荣拜金。她与袁华搞暧昧,为名利嫁夏洛,因空虚而偷欢。但她又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人物,高中时被夏洛骚扰,心中的王子却没能保护她。婚后面对夏洛的花天酒地,她选择隐忍。作为夏洛的经纪人,她随时要为夏洛的任意妄为善后,可她做得再多也抵不过马冬梅的一碗茴香打卤面。她拥有什么?如果没有心灵的皈依,那么选择物质的现实,就是一种必然;袁华绝对算不上一个正面人物,但却是最真实的。身为“官二代”的他深谙官场之道,善于投机钻营、见风使舵。他给王老师送礼,利用区长爸爸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夏洛打老师时他偷偷跑去报告校长,被夏洛欺压时他忍气吞声,落魄时他也能俯身屈就接受夏洛的恩惠,秋雅被夏洛冷落时他乘虚而入俘获佳人。他明里从不仗势欺人,暗里却会耍奸使绊,他勾结地痞流氓意图报复夏洛,不想被马冬梅撞见,但他不想伤及无辜,尽力为马冬梅开脱。所以,袁华是一个有原则的利益至上者,这类世俗化的人物恰恰最贴近真实的生活。此外,见钱眼开的王老师、傻透心的大春、勾搭夏洛妈的张扬、娘娘腔孟特,这些人物的设定没有任何的文化逻辑和理性原则,只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消费筹码,只是为博取“眼球”而进行的“奇观”式表演。

三、情绪渲染:反讽与怀旧

市场经济确立之初的20世纪90年代,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震动导致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国民精神世界的错位断层,这些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矛盾促使反讽情绪弥漫在整个社会。反讽是通过语言上的矛盾和情景的冲突,来传达显意与隐意不一致的讽刺意蕴。[5]作为情绪渲染的艺术手段,反讽是当今影视文化制造效果、强化风格的惯用技巧。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反讽不再是理性批判的需要和道德激情的冲动,也不带有虔诚庄重的态度,而是宣泄精神彷徨苦闷的无原则调侃。怀旧就是怀念过去,是人的一种情绪,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文化潮流。在人的理性被消解后,在伦理意识和价值观念失范时怀旧能够起到安抚心灵和舒缓压力的作用。电影《夏洛特烦恼》在情绪渲染上,反讽是基调,怀旧是点缀。

《夏洛特烦恼》中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的拿捏运用是影片的特色。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粗俗俚语,在嬉笑玩闹的场合故意拿腔作势,这种插科打诨、张冠李戴、似是而非、装傻充愣的语言错置营造出失调和嘲讽的喜剧氛围。例如,婚礼上袁华嘲笑夏洛:“只身赴宴鸡毛装,都是同学装鸡毛。”夏洛自嘲:“她是全校公认的校花,我是全校公认的笑话。”校长替夏洛开脱:“夏洛同学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他跳楼以示悔悟,并积极为受惊吓的同学做人工呼吸,所以校方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夏洛的自我检讨:“我感谢天,感谢地……”校长:“你应该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你们班级的楼层不高。”王老师表扬袁华:“他刚刚获得了区里作文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夏洛嘲笑大春:“就你这成绩还能受什么影响?还有下降的空间吗?”王老师怒吼大春:“滚!”大春双目圆睁喊道:“滚就滚!”大春感谢夏洛让其买房投资:“多亏了你,我妈当时买了好几套房,2600/平买的,瞬间涨到2900/平,我赶紧让她给卖了,赚了一大笔!”

同时,情景反讽在影片中的运用,增进影片反讽效果的冲突性和整体化。夏洛不堪王老师的羞辱,暴打老师、火烧教室、无奈跳楼,这样的事件不但没有成为反面教材,反倒在夏洛成名后被烧毁的教室成了粉丝的膜拜圣地,焦黑的墙壁上居然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不良少年夏洛也成为母校的骄傲,他的头像赫然地与爱因斯坦、牛顿的头像并排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夏洛因窃取了周杰伦的歌而开始走红,但他却在《中国好嗓门》中对其辱骂责打,“周杰伦”只能委屈地说:“我真的很喜欢他的作品,我也有自己写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里。”诸多反讽手段的运用的确能烘托气氛、彰显特点、制造笑料,可是无底线的调侃、无原则的自嗨、无深度的闹剧,使得影片难免粗鄙和浅薄。不过,好在影片及时运用文化怀旧的手段来弥补精神深度的缺位,《一剪梅》《那些花儿》《曾经的你》《相约九八》等一首首年少时的歌曲,刘德华、王菲、周杰伦一个个经典的偶像,这些怀旧的元素,如同可乐一般快速地、短暂地满足了中年人的精神饥渴。

喜剧之妙不在于让观众笑,而在于让观众笑并心酸着。电影《夏洛特烦恼》用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敲打着人们焦躁、困惑和无序的精神世界,当然这种敲打仅仅是隔靴搔痒,既没有高蹈宏大的价值指引,也缺少哲学思辨的理性自觉。不过,影片透露的道德责任和人文情怀,还是让观众在笑过之后,不由自主地酸楚悲凉。就此而论,《夏洛特烦恼》是一部真诚的电影。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当代大学生文化取向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5D206)系列化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江腊生.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齐鲁书社,2009.

[3]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朱立元.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5]王治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作者简介]艾红梅(1976—),女,吉林四平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吉林工商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