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5日 03:21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 要] 宫崎骏动画电影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不仅在各部影片中出现最多的少女各具特色,而且亦正亦邪的矛盾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即使那些古灵精怪的小配角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鲜明多样的自然意象、超乎想象的奇幻元素、相互交融的本土与异域文化,不仅使宫崎骏动画电影赢得了票房,也获得了极好的口碑。宫崎骏动画电影不仅适合儿童,更适合成人观看,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作了示范。

[关键词] 宫崎骏;人物形象;意象;奇幻;文化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他以生活的真实感受,通过巧妙的角色设计、丰富的自然意象、夸张的想象与魔幻元素的融合、多元的文化意蕴,创作出带有浓烈的东方人文色彩的动画影片,形成了鲜明艺术特色。

一、丰富朴实的角色塑造

人物往往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可以推进电影情节,而且更为深化思想主题提供契机。宫崎骏电影中的主人公可谓是千篇一律,不是几岁的儿童,就是稍长一些的少女,而且外形上无大差别:稍齐的刘海,单纯清澈的眼眸,淡淡的腮红。但这些普通平实的形象,却在每部电影作品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性格特色。如幼稚可人的小梅(《龙猫》)、波妞(《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身上肩负着神圣使命的娜乌西卡(《风之谷》)、桑(《幽灵公主》)、希达(《天空之城》);平凡却勇敢的千寻(《千与千寻》)等,这些女性几乎成为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导者,而男性角色反成为一种陪衬。这种与传统观念上男尊女卑的性别定位大相径庭的反常规的独特视角与手法,使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如此,宫崎电影中亦正亦邪的矛盾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电影中有不少反面角色,但他们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凶残、厌恶。如在多部影片中出现的强盗、海盗,大多平和,小善小恶。起初,他们会为了某种利益相互追逐、争斗,但在主人公的感染下,逐渐弃恶从善。《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和《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皆爱财如命,唠唠叨叨,外表看起来邪恶,但最终却流露出善良的本性。对此,高田勋在《爱的火花》中曾这样评价:“正因为是他,才能针对故事的需要为所设定的人物依序添加特别的构思,赋予她们独特的魅力,即使是坏人角色,在不知不觉间也会渐渐去除邪恶的部分。”[1]

此外,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我们总会发现各种新奇古怪的小配角,这些小配角成为电影人物中的一大亮点。如《龙猫》里的龙猫和灰尘小精灵、猫状的公交车,《千与千寻》中的煤炭小精灵、《幽灵公主》中的小树精,他们总是在故事中穿插进来,成群成堆的,很多没有人型的肢体,只有圆滚滚的小身躯;没有一句台词,只有一眨一眨的眼睛表露它们的喜怒哀乐,显得活泼又可爱。这些可爱的造型独具特色,简单而又吸引人,为电影增色不少。

二、鲜明多样的自然意象

意象是人对客观物象的感觉、反观、评价等主观活动的产物。宫崎骏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渗透在自然意象之中。这些意象,总是避免了城市的喧嚣,并与城市的浓烟,高架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给我们安逸的自然享受,凸显出人类对于自然的一种归属感和情感偏向。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森林的画面几乎覆盖了他的每个作品。像《龙猫》《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等都有主人公在森林中奔跑的画面。同时,龙猫、麒麟神、树妖、萝卜神等森林中的精灵在其间活动,充满神秘色彩,表达了人们对远古自然生活美好期待。而《风之谷》《百变狸猫》讲述人类与森林动物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故事,更像是对现代社会缺失的自然和谐生活的呼唤。森林意象拉近了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很好地传达了宫崎骏美学思想。

天空的场景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宫崎骏的每部电影都会以天空开头,淡淡的蓝色透露着安静、祥和。而这天空不是简单的蓝天白云,而是人们生活的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人类居住,有森林,有绿水,有建筑,它抛去城市的纷杂,脱离城市的束缚,俨然一个空中之城,承载的是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魔女宅急便》中,琪琪为了完成魔女成长的使命,坐在扫帚上穿梭在城镇的上空,为顾客送达货物;《千与千寻》中,小白化身为龙,总会在危急关头,帮助小千,带着她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而最新公映的《起风了》更是以主人公堀越二郎屡败屡战,终于成就了零式战斗机的传奇,表达了宫崎骏对天空的渴望。

海洋是生命之源。在海洋的世界里,一切的生活都是美好的、自由自在的。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海洋意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突出的如《悬崖边上的金鱼公主》,影片一开始为我们呈现的就是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鱼儿在水中漫游,水母发出漂亮的光芒,一切都显得很祥和。而波妞的母亲出现的场景尤其令人难忘:月色照在广阔的海面上金色辉煌,这位海洋之母绕船一周,美丽的衣裳加上长长的头发在海面上漂浮着,就像是天堂上骤然来临的仙女。这是无比绚烂的一幕,海洋的魅力在这一刻展露无遗。回想镜头里呈现的陆地上的狼藉,海洋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生命归属。

面对现实生活的紧张压力,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寻找慰藉和精神上的挣脱,是人们内心渴望的归处。宫崎骏的电影正是通过这些意象来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并呼唤人类对自然的尊重。

三、超乎想象的奇幻元素

在动画电影中人们可以拥有超乎现实的想象空间,不必去拘泥某一个人物是否符合现实,造型或是情节越夸张越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也是很多动画电影受到热捧的一个原因。宫崎骏“发挥出超乎常人的想象力,打破常规,让一切不合理成为合理,令观众在现实世界中形成的种种固定观念逐一瓦解,把观众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奇幻世界,同时也让观众享受以意外的方式打破原有观念所带来的刺激和惊喜”[2]89。宫崎骏以丰富的想象力构造出了一个超乎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悬浮的城市、古怪的植物、昆虫,还有鸟马、水上飞机、飞艇等,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正是由于这种无限延伸的个人思维,使得宫崎骏的大多动画作品极具魔幻色彩,他通常将故事背景设置于异域国度或是远古时代,同时赋予动画主角以神秘力量和孤独的特质,而其特殊的身份又使主人公肩负更加神圣的使命。如《幽灵公主》中的珊为了保护森林,化身为狼,与人类为敌,最终使整个森林获得了重生。

而其中魔法总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飞行石具有能够让人摆脱万有引力的束缚特性,它可以让城市飘浮在空中,但当它被释放时,巨大的能量足以摧毁一座城市(天空之城);龙猫的魔力能够让橡树的种子飞快地成长(《龙猫》);琪琪的魔法能够让她借着扫把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魔女宅急送》);汤婆婆的魔法让千寻的父母变成了猪(《千与千寻》)……

魔法是虚幻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一种不切实际的假想,但这种想象却能成为人类精神上的寄托。汤婆婆的宝宝被禁锢在望不到风景的摇篮里,他已经成年的身体上有一个不可能长大的脑袋。一次意外的事件,被魔法加身的宝宝变成了一只小老鼠,他因而得以跟随千寻做一次短暂的旅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快乐。这种极具人性化的神态和动作,使人们体味到了其中的乐趣。宫崎骏的影片没有变成单纯的魔幻片或儿童片,正是因为其中有着真实且细腻的情感刻画,他找到了现实与想象的交汇点,将幻想情境合理地融入真实语境中。

四、相互交融的本土与异域文化

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给众多电影人的创作带来了很多契机,然而如何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构造出为大众所倾心的作品,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也成为创作者深思的问题。日本被认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他们能够将自己学习的东西进行不断地消化吸收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具有自我特色的事物。宫崎骏在动画电影中将这种文化多元化处理得恰到好处,他一方面以日本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动画创作中大量地保留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实现传统文化的解构;另一方面,在动画中融入不同的异域文化元素。这种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又符合现代思想文化潮流的艺术特色,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从故事的取材来看,宫崎骏很多作品皆极力凸显着日本的传统文化。《风之谷》取材于古籍《堤中纳的物语》中的传说故事,女主角娜乌西卡,原型是一名公主,她具有读懂昆虫语言的独特功能。而在电影中,这一传统故事被解构,娜乌西卡成了一名御风英雄,她勇敢、坚强,可以为了群体的未来而自我牺牲。电影《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油屋,则是对日本传说故事的还原。油屋是日本传说故事中神灵洗澡的地方,油屋中各路神仙陆续登场,齐聚一堂。日本民众对沐浴有着无限的敬意与崇拜,而洗浴也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日本是一个崇尚神道的国家,神道文化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深深地根植于日本民族的传统生活中。在宫崎骏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树神、猪神、狼神、山兽神、龙猫等,他们都是以神灵的身份庇佑着人类生存;而从人与王虫、麒麟神的关系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对神灵的敬畏。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透露着日本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介入了异域文化的色彩。电影的取材地点大多是欧洲,据说,宫崎骏制作《阿尔卑斯山的海啸》时,专门奔赴瑞士、意大利和阿根廷等地方取景,所以影片中充满了欧洲的情调。《天空之城》科幻色彩浓郁,但其中不乏欧洲工业革命的场景。影片中小镇上有林立的烟囱,有高架轨上旧式的火车,小镇的道路上建有欧式的楼房,道路旁有面包店。《魔女急宅便》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欧洲风味的科里克小镇上,镇上有生意兴隆的面包房,爱打架的城市小市民。《哈尔的移动城堡》则把背景放置在了西班牙,影片中可以看到简朴的小镇、富丽堂皇的皇家建筑、绅士的礼服、贵妇的阳伞。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宫崎骏动画作品中流露出对欧洲风情的憧憬,因而有别于日本当代其他动画家作品。

宫崎骏以本民族的文化为载体,塑造了民族文化中典型人物,展现了日本民族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又打破本民族文化在固有模式下的束缚,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迎合了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倾向,这是宫崎骏在电影上的大胆尝试。而对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而言,传统文化的深邃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培植了肥沃土壤,而如何利用这样的文化先天优势,创作出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特性集于一身的世界作品,宫崎骏为我们做了很好示范。中国动画电影要走向国际化的舞台,必然要走一条本民族和外国文化相交融的道路,从而“在全球的评判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不断将本土的文化资源转变为全人类共享的资源”[3]。

[参考文献]

[1] 黄颖凡.宫崎骏[M].台北:台湾东贩股份有限公司,2006:115.

[2] 沈黎晖,尹丽川.宫崎骏的感官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89.

[3]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1999(04).

[作者简介] 朱立芳(1963— ),女,江苏淮阴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文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