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太奇是由法语Montage音译而来,原本是建筑学的术语,但用在电影中,是一种剪辑手法。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功能不可小觑,主要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叙事蒙太奇是由美国大师格里菲斯等首次提出,是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段。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更是将蒙太奇这一剪辑手法做到了极致,结构主义的提出使得影片整体更具有逻辑性、完整性。蒙太奇已不单单是一种电影技巧,它还包含着电影创作者对现实生活、对叙事内容的思考和解释。
[关键词]蒙太奇;叙事;结构主义
蒙太奇作为电影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有着独特的魅力。蒙太奇是由法语Montage音译而来,他原本是建筑学的术语,但用在电影中,是一种剪辑手法,是指可以有意识地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再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泛运用。
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功能不可小觑,主要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叙事蒙太奇是由美国大师格里菲斯等首次提出,是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段。他最主要目的是交代情节、展示故事,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流程以及因果前后关系等来切分、重新组合段落场景,从而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剧情或者让作者参与到故事创作中。这种叙事蒙太奇逻辑清晰,明白易懂,连贯无违和感。也就是所谓的电影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只有结构够清晰,才能使得逻辑清晰。
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指在不同时空或者地域发生的两条不同的情节线,分头叙述但是并列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可以用他处理繁复冗长的剧情,使得剧情得以概括集中,节省时间节省篇幅,只是以两条简单的线或者画面来呈现复杂的剧情,并且能够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加强影片的节奏感。其次这样的表现形式也易于观影者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比如在《人再囧途之泰囧》这部影片中,黄渤和徐峥同时奔向泰国抢占生意先机的画面,就造成了紧张的气氛,并且节奏扣人心弦,紧张而刺激。
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也成为交替蒙太奇,是指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在一起,其中会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与其他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比如在《人再囧途之泰囧》中,黄渤和徐峥快要相遇的时候,黄渤追逐、徐峥逃脱的两条线交叉出现,给人造成了强烈的悬念,造成了紧张的氛围,这两条线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任何一条线,其余的都无法独立承担叙事的功能。这种剪辑技巧能加强冲突的尖锐性,最能带动和影响观众情绪的有利手法。
3.颠倒蒙太奇
颠倒蒙太奇的手法是一种,先展现故事或者故事现在的状态,然后采用回忆的方式去介绍故事的始末,也就是所谓的倒叙,借助划变、画外音或者旁边来转入到事件的开始,这种手法的弊端就是如果先前没有很好地介绍到时空关系或者事件关系,那么很容易让观众感到唐突和莫名其妙。但是如果背景时代交代得很清楚,叙事又符合逻辑,那就会使得作者主动思考,引起作者的注意力,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方式结构。
4.连续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是只有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有条理地叙述故事情节。这种叙事方法的优势在于连贯、自然流畅,但是劣势也是很明显的,没有事件和场面的变换,平铺直叙就会使得情节显得拖沓冗长,枯燥无味,所以在影片中很少单独使用这一手法,大部分是与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使用,相辅相成。
电影其实就是在讲故事,虽然讲故事的方法千变万化,但是故事的结构模式也是有章可循的。所谓的结构模式不仅指故事内容的组织、安排、构造应该有结构,它是电影的骨骼,也是美的一种外在形式。蒙太奇叙事的效果是事先制定结构模式的结果,它的结构模式决定着影片的形式结构,并保证了影片的连续性。结构不单单是指静态的,还有动态的结构。结构主义领袖皮亚杰认为:“一个结构包括了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整体性就是指若干情节或者成分建构体系的组成规律;转换性结构就是动态的转换体系,自身调整型是指结构转换不会越出结构边界,是对转换结构的约束。亚里士多德早在文学叙事结构中提出过,叙事结构也就是情节安排应该是有头有尾并且有长度的。
电影的叙事结构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的结构。其实就是电影的文本结构,这是影片整体的架构方式,包括策划、设计以及对整体的感觉。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也就是相当于整部影片的骨骼和躯干,是其整体架构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其风格、风貌的重要方面;第二个结构层面是指电影整体的系统性、组织性。如类型片结构模式,它在总体结构之上;最后一个层面在总体的蒙太奇结构之下,也就是影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如情节、画面、剪辑等综合关系。总而言之,电影的蒙太奇叙事参与的元素够多,因此更复杂,这就需要精心细致的情节设计以及精妙的结构布局,才能讲出好的故事。有一种“无结构”其实是一种松散、无组织的结构。结构是抽象的,并非观众可以直观可见的,但是其对于一部电影的而言却是无处不在的,或者这也是人们分析结构模式的意义所在,通过结构模式的分析,了解叙事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创新途径,使创作者和观众在解读本文或观看本影片时能够有章可循,提纲挈领,这就是蒙太奇叙事结构主义研究的意义。结构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与同样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1.在把握蒙太奇的叙事结构主义之前,要先把握叙事的角度
如第三人称叙事,也就是所谓的全知全能叙事,叙述者是万能的,是无所不知的,所以可以从叙述者的角度更加全面的把握整部影片的结构,很多传统电影多用此类叙事角度;再如第一人称叙事,也就是限制叙事,也就是叙事者是人物,如《城南旧事》《蝴蝶梦》(叙述视角不变)、《公民凯恩》等,再如无人称叙事,也就是纯客观的叙事,展现客观的生活流,纪实性电影多属此类。
以上区分只有相对性,因为叙事角度可以转化或交叉,如《罗生门》《公民凯恩》。
2.传统叙事与当代叙事的区别
传统叙事指古典的、现实主义的原则,当代叙事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原则。主要区别有四点。
(1)模仿论—关系论。前者注重“讲什么”,后者注重“怎么讲”;前者看重语言、写照,后者看重言语、语境和游戏规则。
(2)作者论—本文论。前者强调作者对作品的权威性和生产性,后者强调作者被语言(规则)书写、本文自述性和读者接受性。
(3)单本论—互文论。前者强调作品的单一性和独创性,后者强调文本的改写和重建,看重滑稽模仿和多义性。
(4)封闭论—开放论。前者认为意义现存,结构完整自足,后者认为意义可读可写,提倡误读,结构残缺或开敞,可供选择。
3.五种常见电影结构模式类型
(1)线性叙事结构。这种结构模式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戏展开故事(少用闪回、插叙),叙事链单一(无并置、对照、复调,但故事可多线索发展),追求情节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结局,强调外部冲突和动作强度,如生死抉择、最后时刻的营救等高潮。多数传统电影属此类,其经典情节结构强化了“幻象真实”和“移情”,迷惑观众入戏,如《关山飞渡》《真实的谎言》。
(2)重复线型叙事结构。这种结构毫无逻辑,以多层叙事链为叙述动力,以时间方向上的回环往复为主导(非线性发展),每次叙述的故事都从一个重复的时间点开始,情节过程淡化,讲述方式凸显,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它调动观众参与意义建构,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戏,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如《罗生门》《法国中尉的女人》《罗拉快跑》。
(3)乱线型叙事结构。这种结构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毫无逻辑,没有明晰的时间线性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也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主线和戏剧冲突焦点,以打乱时空的叙事片断缀合而成,各个片断或团块之间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或意象并置组合的诗化结构。虽然结构无序,但在某个故事段落却是清晰的。它不以情节和哲理取胜,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寻味,如《城南旧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罗》。
(4)多线型叙事结构。这种结构模式以两条以上的叙事链(不只是两条故事线索)组合形成对照性张力运动,用多线性、多线索的方式来叙述一个关系复杂的故事。故事中的因果关系、戏剧线性叙述仍然存在,只不过更复杂化,它将移情幻象与哲理思考合而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5)梦幻式复调结构。以梦境和幻觉为主要叙述链接和内容,以两个以上叙述声调形成对话和冲突,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多重对话(人与人、人与自身、人物与叙述者、人物与观众)形成对话狂欢,如《野草莓》《八部半》《梦》。
以上这些并非是全部的结构模式,也不是纯粹的结构模式。模式交叉变异在电影叙事中非常常见,它们并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在最佳模式只有更适合于内容的模式。线性叙事结构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叙事传统,受戏剧和古典小说影响大,其他模式的多元化正是电影摆脱传统叙事影响而成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努力之一,故可统称“非戏剧式非线性结构”。
电影是镜头与画面的艺术,电影的故事内容通过镜头语言来表现出来。蒙太奇就是将一个一个的镜头根据一定的结构模式组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完整的表意整体。而通过何种方式和结构也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原则来组合。就像我们平时讲话和写作时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一样。在电影的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中不是完全的没有要求的,其总体要求还是要首先是逻辑性,也就是镜头、场面之间的衔接,不但要呵护生活的逻辑性,还要符合人物性格以及剧情发展的逻辑性,以及蒙太奇本身的逻辑性。蒙太奇叙事结构主义只有遵循逻辑性的要求,才能具有说服力。使观众从视觉上就觉得合理顺畅。其次是要有完整性,因为电影本身的特点,他要求情节之间要环环相扣,局部服从整体,因此蒙太奇在叙事结构上要求影片要集中、完整,有头有尾,层次明晰,才能使得观众跟随者电影剧情层层递进;第三是要形象性,蒙太奇的叙事结构除了逻辑完整之外,还要注重塑造个性鲜明、具有感染力的形象,这样才能使得观众产生共鸣,达到影片与生活相融合的境界。最后,是对影片的节奏型的把握,一部影片的节奏应该根据剧情情节以及观众的注意力来决定,故事不能一直是平铺直叙,适当的时候要有冲击力,要跌宕起伏,也就是要节奏分明,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吸引观众。
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不仅仅存在与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去把握这个架构,不同的结构能制造出不同的影片效果,或更吸引观众,结构主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参考文献]
[1] [俄]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 杨大春.解构的踪迹:法国后结构主义概论[J].教学与研究,1999(05).
[4] 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李由(1980—),男,湖北黄石人,硕士,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广告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