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批评空间的拓展与媒体化生存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3日 05:13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21世纪以来,在影评领域的发展上,学院派占据着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媒体环境在今天,越发多元化,这就为学院派的批评理论开辟了广阔疆土。本文选择以沪上影评栏目《光影随行》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电影评论领域的生存状态、角色转型,然后根据掌握的信息,预设展业影评在未来走进公共文化空间,对公共文化的认同度扩大化,基于电影观众的反应给出更深入的文本分析。

[关键词]电影;学院批评;新媒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XWD-S0504)(美术类)。

进入21世纪,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市场化发展,以往屈居学院内部,一直没有崭露头角的影评开始浮出水面,并焕发出鲜活而生动的生命力。学院派的批评在传统纸质媒体方面可谓占据着绝对优势;此外,它还希望能借助电视或者网络,比如播客、博客、微博、专业的影评网站等先进媒体,深入观众的消费接受层面来进行运作。但是,当下情况是,真正专业的独立影评人凤毛麟角,就更不必列举那些以此为生的人。所以,独立影评在业界大部分是由高校里或者科研机构中的那些从事电影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承担下来。这样一来,那些电影研究者就必然会从封闭的科研单位或者课堂上走进公众视线,于媒体语境下来抒发自己的意见,将影评的话语空间不断拓宽。笔者将采取SMG的《光影随行》这个栏目作为该研究课题的切入点,在多元化新媒体生态现状下,探讨学院派的影评现状、角色转型、价值预期。

一、电影批评空间的衰落与发展

(一)电影批评的创造和发展历程

从历史追溯,上海在电影创作、生产方面不仅可作为我国该领域的重镇,其深厚的影评、影视研究传统,也不容忽视。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创办《电影艺术》,虽仅仅生存了短短四期,却提出“剪除恶草,灌溉佳花”这一口号,让它融入左翼电影的文字血脉,指导和帮助了电影学者们继续进行创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沪西工人”影评组掀起上海群众一时的影评热潮,并获得了上层文化主管部门的鼓励与表扬。1985年,《文汇电影时报》创刊,它借助一批文汇报社里面的海外记者拥有庞大的信息来源这一优势,可以及时对中外的电影创作境况进行报道,影评自然就具有国际化视野。它曾是我国最具权威的电影报刊。1979年复刊,发行量曾逼近千万的杂志《大众电影》,与之在地域上南北呼应,构筑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电影的创作、批评上的黄金时期。但这种繁荣仅限于80年代,到了90年代,就匆匆衰落。

(二)“和而不同”的影评尝试

21世纪以后,与上海巨量电影资源与庞大票房市场比较而言,专业、严谨的影评阵地日渐式微,在《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等主流纸媒副刊上影评慢慢流于角落。《电影故事》等专业电影期刊在一次次的市场转型探索中一次次搁浅,《电影新作》渐渐成为边缘化的研究阵地。

上海的主流媒体在影评领域整体呈现惨淡境况,而该时期上海的民间影评和网络影评却暗流涌动。上海的影评生态低迷现象,在2009年开始有些改观。SMG的艺术人文频道在开播周年推出推出:文化评论《大声说》《光影随行》《文中有话》三档栏目,可以说是一改荧屏只说好话的评论模式,治理了评论的泛娱乐化,电视生态得到净化,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也得到彰显。这项革新受到上级高度赞赏,给予评价称其实践了增强软实力意识与文化自觉,一定程度代表着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光影随行》作为影评栏目,采取周播制,以认同角度看,2009年《光影随行》的开播,填补了某些空白,体现了沪上影评在人文传统上的回归,在与学院派价值观的接壤上的努力。有趣的是,《文汇报》将《大声说》和《文中有话》放在醒目位置报道,唯缺《光影随行》。《新民晚报》则直接把《光影随行》误写为《光随谍影》,看似笔误,实则表明了影评于该频道所处的边缘位置。较之前两档栏目的偶像路线、咄咄逼人风格,《光影随行》低调而平和。按最初风格定位,是将其介于谈话类和文化专题类之间。其中,文化专题类里面,《第十放映室》相对成熟,节目展现电影的魅力,传播影视文化,深度访谈加专业解读,画面剪辑和资料镜头使用,融娱乐、专业为一体,不仅时间久,且知名度高。

二、电影批评与媒体化生存

(一)电影批评有固定的受众群体和主流观众群

以《光影随行》作为案例,该栏目所处频道有其宗旨:引领先进文化、不与收视考核相互捆绑。宗旨如此,并不是说这个栏目可以完全不顾忌收视率,其栏目主管方只是在作为考量标准的“收视率及格线”上进行浮动考评。《光影随行》栏目所预设的观众群为年龄在20~40岁之间,且是拥有高等教育背景白领、影迷群。事实上,该栏目所处频道——艺术人文频道,其主要收视群体是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也不是高等教育群体。这种情况,在其他同类节目中亦常见,比如央视科教频道的《第十放映室》,其受众群体和该频道的主流观众群就有很大差异性。若采取该频道的主体观众收视数据对该类小众、高端影评栏目进行考量,自然会让后者在该频道变得很“异类”,在资源配置上会让栏目游离于边缘。《光影随行》迄今已播一百零二期,按选题的内容可大致分对以下六大类节目内容加以评析:(1)在档商业片;(2)在档艺术片;(3)在档主流电影;(4)影人专题(致敬专题或对当代电影人进行讨论的节目);(5)电影现象(剖析电影产业新现象);(6)节庆话题(法定节假日、电影节、大型活动宣传)。这六种类型的划分是在制作方完全不了解收视市场的情况下进行的,制作方以期在保证栏目品位、质量的情况下,融入娱乐元素、热点话题,于无法看见的观众群众来培养固定收视群。《光影随行》播出百余期,但是上面提到的六种类型,其收视仍然无规律可总结。

(二)媒体影评给收视群体带来的影响

在早些时候专业影评曾经称霸纸媒时代,有一些导演对此表达了极大的不满,认为,即使是采取专业化的影评来对导演的作品加以赞誉时,也让导演感到不满意,甚至影评里的一些观念与评论会激怒导演。安德烈曾公布称,相对于专业影评对其作品的赞扬言辞,普通的观众对作品的直观情绪表达更让他能接受。他认为,那些看他电影的观众写给他的观后感,即便感受让他对自己的作品感到绝望,比如,有观众在看完其作品《镜子》后,直言不讳地抱怨其格调不健康,让人觉得头疼,甚至有观众斥责其作品是粗俗之物,是垃圾,令人作呕,根本就没有给观众带来触动,等等。其中,在所有的批评中,“未触及观众”这一条最让安德烈感到沮丧。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从专业影评人给予的赞誉中去辩解,他反而大量引用来自普通观众的心声,证明其电影曾让一批观众感动过。同样,张艺谋的转型片《三枪拍案惊奇》上映后,这部“拍案惊奇”尽管受到了专业影评人一边倒地指责、批评,张艺谋却表态称,希望这些影评人不要只是纸上谈兵,而不会深入普通观众的生活,不要只会拿一些华而不实的观点来搪塞影视批评,真正有价值的批评是需要来自于现实生活的。这两位导演的看法客观与否虽然尚待商榷,不过,从中也能提醒到学院影评,应当多关注作品本身,尽可能真实反映观众对作品观后的直接反馈与反应,唯有如此,学院影评方能与新媒体环境下战胜过于感性或者说印象派太浓的大众影评,让自身变孤芳自赏埋头研究,走向热情投入公共讨论之文化角色。事实上,《光影随行》的专业化定位,对文化的坚守等,都让其变得小众化,虽然在文化层次高的观众群里积聚了口碑、人气,却在当下追逐“眼球效应”的媒体环境下,让其学院派的定位变得格格不入。当该栏目收到收视压力影响而移步“大片效应”“明星效应”时,收视率、收视质两者间变得徘徊不定,风格大乱,栏目形象模糊起来,其收视群体稳定性遭受动摇。

三、电影批评空间的拓展的多元化方向

当下,探究学院影评危机所在也不是只是基于对新媒体产生的陌生感与隔阂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大众影评带来的巨大压力。20世纪80年代,专业影评、大众影评两种声音处于纯粹且差别不大的价值立场上,曾经一度被专业影评抢占主导权;时至今日,影评全面复兴却变得如同大众影评来主导的一场主导草根狂欢。传媒“意见共同体”里,应对商业推手和水军膨化产生的话语泡沫,再看当下,大众电影自我标榜的环境,娱乐泛化、批判意识低迷的影视批评现状,相对弱势的学院派首先需要生存下来,因此,就需要快速地调整发言、写作的姿态,不断充实文体风格、叙述方式,去掉自我的公共认同危机。于内循环向外循环转向之中,新吊诡浮现而生。当影评摆脱掉草根身份,20世纪后期被高校正规文化教育机制接纳后,却又遭遇媒体生态立马“草根化”的境遇,于是,再度和业余的影评人以及网络写手、八卦娱记处在同战壕。这就发生了有趣反转,学院派专业影评缺乏载体覆盖面,变得越来越失去公共的影响力;反之,大众影评不拒任何传播方式,皆吸纳下来,为我所用,这就为自身赢得了广阔的话语空间。

当下,大众影评因为享受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便利,能无限上传,其意见的表达也具有即时性、个人性与直接性,这就可以实现短时间的巨量意见累积。大众影评发表在网络载体上,越来越受制作方关注,因为,它可以真实反映民意,且可以形成海量舆论,通过这种群体的暗示来给公众文化消费做出诱导。

四、结语

这篇文章从对《光影随行》栏目进行实证分析来切入,探讨了于新媒体语境下,学院派影片之生存现状、价值预期、角色转型。综上所述,个体化形式的大众影评如同没有心机,充满真趣的真情流露,个人即时对电影作品做出体验感受的反应,然后通过自由表达和开放交流来达到抒发批评的目的。这么看来,大众影评有个基本的起点,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我感受、意见、体悟,这是起点,也是目的。以这种“说出即为结束”而进行的自我释放为目的,更容易使电影产业链对其进行关注,继而顺利完成了市场营销学关于“无目的的合目的”观点。获得关注对其自身而言意义重大,这对专业影评来讲几乎就是其价值指向;大众影评所获关注如此巨大,导致专业影评也试图在其影响下,开始转移视线,于跨媒体时代找寻自己的角色转型和交流的可能性。简而言之,优秀影评只是采用简单语言来最大化呈现作品的,让观众能从中获得更多感受。当观众能把一部影视作品想要传达给观者的信息和该作品质量可以混为一谈,专业影评就能有自己合法性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童刚.2010年国产电影的成绩与思考[J].当代电影,2011(02).

[2] 产业时代的电影批评[J].当代电影,2011(02).

[3] 章柏青.中国电影批评的困境与突围[J].当代电影,2011(02).

[4] 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J].当代电影,2011(02).

[作者简介] 贺飞(1984—),男,云南保山人,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及摄影。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