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策略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3日 07:58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 要] 文化产品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已成为当代传播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典型代表,它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则更加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国际上取得骄人战绩的影片,在国内却不被接受,而在国内有着较高票房的影片却得不到电影评论家和各颁奖礼评委的青睐。本文旨在前人的基础上,借助电影内容及其市场运作,探讨不容回避的受巨大的商业利润驱动的电影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本土化

在发展中国家,电影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全球化成功的同时往往是本土化的失败。从20世纪90年代那些被普遍认为是拍摄中国人最丑陋的一面以满足西方人猎奇心理的获奖影片,到本世纪的获奖影片,几乎每部在国外成功的影片都摆脱不了在本土失败的厄运。似乎很少有影片能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求得一个皆大欢喜的平衡点。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好莱坞化。但在好莱坞眼中,无所谓本土化与全球化,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它的根本目的。而对中国来说,电影从计划经济下的意识形态向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产品转化,本土化与全球化却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全球文化是被西方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会被西方文化同化”,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渗透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语境下普遍有一种焦虑、急躁“民族情结”:走向世界。而所谓的“世界”,标准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世界”就是指主导世界经济文化秩序的西方发达国家。“走向”就是得到以西方为本位的世界主流经济文化秩序的接受和肯定,进入国际市场。

一、中国电影的姿态与国际市场

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更为广泛快捷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全球化”既是一种需求,也是—种动力,交互作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中国电影正处于这种“全球化”的互动语境中。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通过分账发行方式进口外国大片,美国电影便直接和迅速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年历史,数量也由最初的十部上升到今年的三十部。尽管中国国产电影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如2013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到638部。但每年10部到30部左右的美国电影,在中国各大城市却几乎占据了电影票房的60%以上。因此我们有理由担心,好莱坞电影所制造的艺术规则和美国式神话会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和奇特想象会消解国人对本土生存状态的关心和体验。我们更担心,在美国国家力量和“现代化”文化的强势背景下,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好莱坞电影是否会彻底打垮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客观说,自1994年我们引进美国大片以来,所有这些威胁都是一种现实存在。1997年《泰坦尼克号》来势凶猛地抢滩中国市场,再加上其他几部好莱坞电影,没有哪一部国产电影能与之相抗衡,那一年的中国电影几乎颗粒无收(直到后来,冯小刚的贺岁片出现才让国产电影有了喘息之机)。平心而论,美国电影工业机制的百年经验,以及其对电影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年培育和对于人才、技术、资金的广泛引进吸纳、提升融合,这些都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优势。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中国电影人采取了种种努力来拯救国产电影;政府也通过行政措施来支持国产影片的生产和流通,如控制进口电影的数量及放映档期,实行产业化改革与外来电影抗衡;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人也用各种方式来寻求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借助与海外的合作制片来开发更具回收潜力的海外市场;依靠各种国际性电影节和跨国电影交流来获得世界认可,按照所谓的“世界性”标准特别是西方的文化取向来进行包装和改造。

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一方面专制、愚昧、落后,面目猥琐;另一方面温馨、宁静、祥和,含情脉脉。前者是西方人借一个妖魔化的东方来炫耀自己的文化优越性,后者是西方人用一个正面的形象来平衡自己的文化矛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悖论式的“东方主义”也可能成为中国人的自我想象,尤其是在我们没有做好功课就急切地“走向世界”,忙着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更是如此。张艺谋是中国当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最成功的经营者;其成功之处在于向西方呈现或者说出售富于东方韵味的文化意象,然后借后殖民语境之势占领国内市场。但其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并不是真正的东方文化,而是顺应西方人的想象虚构出的文化意象。剧中人的面孔、行动、服饰和相应的仪式、场景、文化意蕴在当代中国都是没落乃至不复存在的东西。但随着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逐渐深化,张艺谋不再具备任何优势。随着他们电影的模式化和类型化,以及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不断自我复制,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电影曾经具有的艺术观念的前卫性与探索性消失殆尽。国产电影试图通过各种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道路正在呈现出一种脱离本土观众的趋势。

二、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优势

对于有着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历经无数磨难的中华民族来说,好莱坞电影的超级想象和美国情结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中国人自己对本土生活、本土文化的深切体验和殷殷关怀。20世纪30年代的《渔光曲》,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都证明,即使中国对好莱坞完全敞开大门,那些深入心灵、探索人性、正视苦难的影片,那些表现本民族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体验的影片,仍然可以获得本土观众强烈的喜爱。这种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是任何东西都无法磨灭或取代的。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片进入中国以后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国产片在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012上半年,6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2012年下半年《人再囧途之泰囧》独占票房近13亿,是华语电影有史以来单片的票房之最,而徐峥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制作成本仅为三千万。2013年的中国电影更是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以往的特质,很多的所谓大片都纷纷折戟,最走红的是那些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尤以《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为代表。因此,尽管好莱坞给中国民族电影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挑战,但是中国电影不会走向穷途末路,要摆脱威胁,首要任务在于我们需要广泛深入地发掘、培养、扩大、融合、提升自己的优势,壮大自己的生命力和生长力。我们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在于中国有着悠久、深厚、完整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优势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以及承受压力的缓冲空间。19世纪晚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剧,西方文化渗透、影响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中国人在文化心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习惯等方面,仍然与西方文化有根本性的差异,而且中国文化极强的同化能力和改造能力反而使侵入这片古老土地的西方文化变得中国化了。这说明好莱坞电影无法改变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血脉,以及中国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华人文化区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认同性。尽管好莱坞电影大量使用中国元素,但这不过是它进军中国的市场化策略而已。因此,中国电影如果能够植根于自身的文化血脉和生活热土中,不迎合、不模仿、不投机、不媚俗,就会在自己的电影市场,以及亚洲和世界的华人文化圈中获得广阔的空间。中国有13亿以上的人口,如果平均每人每年看1场电影,即便按照20元钱的票价计算,全年票房收入也能达到260亿。假如一部国产片全国有1%的人观看,按照20元钱的票价计算,全国票房收入就能达到2亿6 000万人民币,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让美国商人垂涎三尺的电影消费市场,其市场回报完全可以支撑中国制作本土“大片”。所有这一切,就是中国电影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的立足之根。

三、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平衡

反省民族电影,我们所缺乏的不仅是技术、能力和金钱,最缺乏的还是对于民族生活的真诚和热爱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关切和洞察。事实上,面对好莱坞电影全球性的攻城略地,在“狼”来了的时候,中国电影真正的生存优势,还是充分着眼于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把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心理、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联结在一起。在这一点上,冯小刚、宁浩、徐峥、赵薇等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历着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社会变革、文化创新,社会关系、生活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情世故等都处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动中,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翻云覆雨的社会动荡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对于观众来说,电影带来的不仅是精神愉悦或感官刺激,更是要通过电影这面“镜子”来“反映”心灵、情感的驿动不安和外观世界的波诡云谲,通过电影来面对和解释我们所遭遇的困惑尴尬。然而这一切恰恰被许多民族电影遗忘了,电影脱离了人文关怀,也就脱离了人们对于电影的期待。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平衡,对于电影这一极具国际性品格的艺术式样来说,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其对外交流的渠道,注意多方借鉴,为我所用,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吮乳汁,注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探求,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平衡”不是搞“调和”。所谓“平衡”,不仅要表达转型期中国风云变幻的社会图景和普通民众的欢喜烦恼,而且也要表达人们的生存渴望、意志、智慧和希冀。中国电影只有在赢得本土成功的基础上才有能力去赢得全球化的成功!全球化与本土化既有对立性,又有相通性。全球化既是对民族文化及其电影话语的撞击与侵袭,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及其电影话语的世界化、现代化乃至当代化提供了张扬与发展的新时空、新机遇。中国电影不可能脱离当代全球化总体语境、总体趋势和世界电影市场而孤立内向地发展。电影文化传播从来都是互动的过程。我们应当承认“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在坚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品位的前提下,中国电影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但这种“民族”绝不是故步自封、孤芳自赏。好莱坞电影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基本上能做到“三轮回收”,中国电影目前票房是惟一的回收途径,但只要我们从容自信、稳住精神、积极进取,不妄自菲薄或急功近利,赢得的就不仅仅是票房上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道新.影视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黄会林,周星.影视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金元浦,等.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金鹏善(1964— ),男,内蒙古包头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批评及文化研究。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