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从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出现以来,电影大师们拍出无数部电影,不断进步,不断寻找能够表达导演自己和人类感情的最有效办法。蒙太奇是众多电影大师都习惯使用的镜头和叙述手法,在2009年中国内地的第一部谍战大戏《风声》中,蒙太奇的使用手法非常之多,并且效果显著。本文从电影《风声》的艺术效果和蒙太奇手法在该片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来论述,重点论述不同种类的蒙太奇在《风声》中的不同应用效果,从而研究这部电影对于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关键词] 蒙太奇;《风声》;应用
电影《风声》是由陈国富和高群书两位导演联合执导的作品,是中国内地谍战电影的经典之作,在这部电影中,对于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十分讲究,并且由于情节紧凑,故事的连贯性强,蒙太奇的使用非常密集,这也增强了研究这部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价值,并且,由于《风声》是内地第一部谍战电影,因此研究这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对于我国内地谍战电影的发展十分有价值。
一、电影《风声》的艺术效果
电影《风声》是由陈国富和高群书联合执导的作品,在2009年上映,是我国内地第一部谍战电影,开创了我国内地谍战电影的发展前景。
《风声》电影围绕着“谁是老鬼”而展开,故事的开始就是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日本军官武田(黄晓明饰)怀疑这是由中共领导人“老枪”策划的,同时,日军和汪伪政权的要员屡遭暗杀,失手被捕的女中共被针灸征服,供出司令部有地下党员,代号“老鬼”,武田将计就计,故意发出错误情报,老鬼中计,武田锁定了最有可能是老鬼的五个嫌疑人,将他们带到封闭的裘庄,一番试探甚至让他们互相生疑,加上酷刑的残忍折磨,最终出乎所有人意料,老鬼是娇纵妩媚的顾晓梦(周迅饰),她选择用死亡来帮助另外一个中共地下党员“老枪”逃出去传递正确情报,而“老枪”就是在被囚禁的五天中和她一直作对的吴志国(张涵予饰),吴志国奄奄一息被送往医院,在病床上靠一曲《空城计》传递出情报,武田的计划落空。多年后,抗日战争胜利,武田作为战犯被遣送回日本,却被吴志国暗杀。吴志国找到与顾晓梦关系最好的李宁玉(李冰冰饰),发现,顾晓梦给她缝补的旗袍上有她的遗言,故事的最后落在顾晓梦的遗言念白上:“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全片在李宁玉的回忆镜头中结束。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紧凑,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密闭的环境——裘庄中的,人物关系扑朔迷离,气氛紧张,节奏快速,像是越来越绷紧的弦,这种处理方式模仿了1957年的西德尼·吕美特的电影《十二怒汉》,在这部电影中,十二个主角进入一个房间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在这个房间中发生的,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拍摄角度越来越低,房间显得越来越逼仄,从而营造出紧张、逼近的氛围。
《风声》的拍摄和剪辑方式很有特点,对于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环境的逼仄感,导演选择用肩扛摄像机的方式来拍摄,来表现主角内心的紧张和气氛的逼仄。《风声》的剪辑方式除了运用了多种蒙太奇效果外,还大规模地使用跳接的处理方法。
跳接是一种剪辑手段,跳接也称为无技巧剪辑,是把不同时空的镜头直接剪辑,营造出一种看似凌乱实则有序的效果。在《风声》中,跳接的痕迹非常多,比如在电影中,几人初到裘庄,有一组镜头顺序是:顾晓梦在厕所吐,李宁玉看着四周,裘庄内部的俯拍镜头,顾晓梦和李宁玉穿过大堂,几人坐在会议室的长桌边,这一组镜头跳过了很多内容,比如顾晓梦和李玉宁听到消息,两人从房间走出,其他各人陆续进入会议室,这些镜头在电影中都没有体现,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将故事情节紧凑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中,而且能够表现出环境的凶险,情节的诡谲。
《风声》的艺术手法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就是它的蒙太奇手法,在这部电影中,使用到的蒙太奇手法非常多,包括平行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频繁的蒙太奇手法为故事的叙述增色不少。
二、蒙太奇手法的种类和效果
蒙太奇,是音译单词,来源于法语单词Montage,原是建筑学术语,意思是重组、装配,后来引申到电影领域中,指的是有意识的时空镜头组接方法,原来指的是影像和影像之间的拼贴,后来电影有了声音和色彩后,也指影像、声音、色彩、光影之间的关系,蒙太奇手法有了更加广阔的使用天地。
蒙太奇的种类非常多,并且多年来没有一个系统的定论,几乎每一种蒙太奇手法都不会是单独使用的,多种蒙太奇手法的交叉使用,使得电影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从电影《风声》的使用频率上来说,电影的蒙太奇包括以下几类。
(一)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其实是一种蒙太奇的不同方面表述,电影界有“时间平行,空间交叉”的说法,也就是说,平行蒙太奇指的是不同地域,同一时间的镜头组接到一起,形成一种多条线共同叙述的方式,这几条线可以平行进行,也可以互相交叉,从而能够让电影的情节更加丰富,并且由于平行蒙太奇过滤掉了其他所有繁琐的情节,让情节更加紧凑,也节省了电影的篇幅,扩大了影片的信息量,并且加强了影片的节奏,让整部影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重复手法,能够揭示电影主旨或者能够刻画关键人物的重点镜头重复出现,从而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在电影中,重复出现的镜头或者动作经常被称为例证性动作,比如《盗梦空间》中一直旋转的陀螺,《战舰波将金号》中那面象征革命的红旗。需要注意的是,重复性并不是指的是同一个镜头,而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镜头中不同方式的出现,而这些重复性也不仅仅指的是物品,也有可能是色彩、对白、声音等,比如在《红色》这部影片中,铺天盖地的红色是重复蒙太奇的重要表现手段。注重连续性剪辑的现代电影,一般情况下,单个镜头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所以需要对关键人物和关键事物不断重复,从而让观众能够注意到这些,从而来强化整部电影的主题,让导演的思想和电影主旨更容易被观众所理解。
(三)对比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是表现蒙太奇手法的一种,这一种蒙太奇并不是仅仅指镜头的技巧,而是指整个段落的表现手法,比如在内容上,通过对比性强烈的事物或者品格来表现主体,例如高尚与卑劣、痛苦与欢乐、生存与死亡等来对比,也可以是通过形式上的元素来进行对比,比如景深的广度、光影的明暗、色彩的冷暖、角度的俯仰等。
相比较其他蒙太奇手法来说,对比蒙太奇的使用需慎重,因为它的表现实在是过于强烈,如果使用过度的话,就容易造成整部影片的基调不统一,这样也就不利于影片的整体性。比如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的色彩就是对比性相当强烈,电影的开头是哥特式的阴暗色调,然后陡然转入色彩明亮的生活小区,这一瞬间给人的震撼非常强烈,甚至感觉有一点过了,这一点就不符合蒂姆·波顿的电影。
三、蒙太奇手法在《风声》中的应用
在电影《风声》中,这三种蒙太奇手法运用都非常频繁,这对于这部电影的银幕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太奇手法在《风声》中的使用,是相互交叉出现的,因此要把这些手法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一)平行蒙太奇在电影《风声》中的应用
平行蒙太奇在电影《风声》中的运用非常多。比如从影片的33分40秒开始,日本军官武田长和汪伪政府要员王田香对被关入裘庄的五名人员进行审讯,在审讯的过程中,顾晓梦诱惑看管她的士兵,让她把给家里的信送出去,这是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域的事情,然后两条线交叉起来,就是王田香来找顾晓梦,开始审讯她,这是两条线进行交叉之后的结果,这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使用手法,在这部电影中,平行蒙太奇的使用还很多。
再比如,整部电影的大的框架是中共党员和汪伪政权、日本皇军的对抗,这是一个大的脉络,而这个脉络是通过平行蒙太奇表现出来的,五位主角在裘庄无论是自相残杀还是和皇军的斗智斗勇,这是一条明线,另外一条暗线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活动,而这两条线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各自发展着,相互平行,但是也有交叉,交叉点包括清洁工人到达裘庄,与顾晓梦等人在餐桌上会面,顾晓梦因为顾忌被监视到与清洁工人的对话,而对清洁工人视而不见,这样的异常举动反而让武田长怀疑到她的身上,这是两条线互相交叉的地方,中共地下党员因为感到老鬼消失,而开始采取行动,与顾晓梦进行会面。
(二)重复蒙太奇在电影《风声》中的应用
重复蒙太奇在《风声》中的应用非常明显,一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吴志国演唱唐山皮影戏《空城计》,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观众只会以为这是一曲简单的戏文,但是多次出现就强调了这首曲子的重要性,这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互相传递消息的暗语,第一次出现,顾晓梦和吴志国知道对方的身份;第二次出现,吴志国被残酷拷打仍旧在靠唱这首歌《空城计》让自己清醒;第三次出现,是顾晓梦牺牲,吴志国在手术台上变换曲调唱这首曲子,传递给地下党员计划取消的消息,这样的三次重复让观众印象深刻,也刻画了吴志国坚毅机敏的性格。
同样重复的还包括裘庄阴沉晦暗的氛围,每一次刻画环境就让观众心中的担心重一分,同时也表现了气氛越来越紧张,故事在无可奈何地走向结局。另外,这部电影通过特效,多次将摩斯电码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来,刻画了老鬼内心的紧张活动,加重了这部影片的紧张感。
(三)对比蒙太奇在电影《风声》中的应用
整部影片的人物刻画是通过对比蒙太奇来表现出来的,地下党员一方的主角是顾晓梦和吴志国,他们两人一人妩媚娇纵,一人坚毅果敢,一柔一刚,这样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很难确定到底谁是老鬼,其他三人的性格也十分鲜明,李宁玉的坚强,白小年的脆弱,金生火的圆滑,都是通过五人的动作互相对比出来的,在审讯环节中,每一个人都是对比中的一方,观众会不自觉通过这一段审讯来感受他们不同的性格。
另外,这部电影的主旨是表现中共党员的坚韧不拔精神,顾晓梦牺牲自己保全吴志国,让他将消息带出去;吴志国身受酷刑,仍旧不忘通过唱《空城计》的方式传递情报,作为对比一方的,金生火圆滑世故又胆小如鼠,武田长作为反派,性格残忍,手段毒辣,表面却是一派儒雅,通过人物的性格对比,也表达出来整部电影中,中共党员的坚强信仰和敌人残酷手段的对比,而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可以说,这部电影是通过对比蒙太奇表现出电影主旨的。
四、结 语
《风声》电影的故事情节是国共内战时期的题材,这个题材已经被无数导演演绎,但是多是电视连续剧,谍战的电影这是第一部。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让人称道的地方,比如将大部分的故事情节、所有的人物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这种处理方式像是《十二怒汉》,而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十分纯熟,研究这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对于理解蒙太奇的效果和表现手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邓烛非.蒙太奇原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
[2] 冀志枫.蒙太奇技巧浅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 章洛萌.浅谈蒙太奇剪辑思想[J].理论界,2005(06).
[4] 夏志厚.徐海鹰.也谈电影蒙太奇[J].电影艺术,1982(10).
[5] 苏小明.谈电影的蒙太奇与长镜头[J].艺术学苑,2008(08).
[作者简介] 李崑(1976— ),男,山东安丘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影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