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一个纯洁女人的凄美爱情悲剧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6日 15:23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托马斯·哈代所著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刚一面世,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口诛笔伐便纷沓而至。这些抨击将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这部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在他们眼中苔丝这样一个行为举止与当时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视为纯洁的女人。然而,哈代却坚信,这个副标题是“作为一个心地坦白的人对于女主角的品格所下的评判”。本文结合对原著作者哈代的悲剧情结的解析,从性格、象征、宿命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英文电影《苔丝》中所体现出的悲剧节奏。

[关键词]《苔丝》;悲剧;象征;宿命

1891年,举世闻名的英国文学家托马斯·哈代所著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刚一面世,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口诛笔伐便纷沓而至。这些抨击将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这部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在他们眼中苔丝这样一个行为举止与当时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视为纯洁的女人。然而,哈代却坚信,这个副标题是“作为一个心地坦白的人对于女主角的品格所下的评判”①。

1979年,这部曾经饱受争议的小说由被称为 “罪恶大师”的罗曼·波兰斯基改编成电影上映。不可否认,贯穿整部影片的阴暗、冰冷、凄凉的基调,近乎完美地艺术地再现了女主人公苔丝的凄美的爱情悲剧。1998年,导演伊恩·夏普大胆挑战经典,再次把《苔丝》搬上大银幕,以现代人的视角,重现审视、评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道德观、爱情观和婚姻观等。苔丝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得到了新的诠释。

一、悲剧的美学价值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美学角度来说,悲剧艺术的作用在于使观众产生怜悯、恐惧和对这些情感的“净化”。诚然,后来的诸多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无论学者们的分歧有多大,但对于怜悯和恐惧是悲剧对理想的观众所产生的理想效果上,大家基本认同。②事实上,面对悲剧,读者或观众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怜悯与恐惧,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人类在某种神秘而强大的异己力量下,是如此的渺小和微弱,根本无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默默忍受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

谈及悲剧中的主人公,或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古典悲剧中那些源自神话、传说和历史上伟大人物形象,例如他们那波澜壮阔的情感、慷慨激昂的雄辩、赴汤蹈火的壮举。然而,以笔者之拙见,当我们谈论悲剧人物时,不能囿于上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人物”,还应该把关注投向那些生活中的普通人。众所周知,早在18世纪初,世界著名的美学家狄德罗和拉辛就凭借他们不容置疑的雄辩在悲剧文学的殿堂上为普通人争得了一席之地。此外,著名的当代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也在“普通人的悲剧”一文中着重阐述了普通人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必然性及其艺术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苔丝》恰恰是一个普通人的悲剧。也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悲剧,才更容易被更多的普通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产生或多或少的情感共鸣与心灵震撼。

二、《苔丝》中的悲剧节奏

作为哈代笔下最杰出的悲剧小说之一,《苔丝》中的悲剧色彩和情怀可谓无处不在。女主人公苔丝历经磨难、命运多舛。在她短暂而悲苦的一生中,心地善良的苔丝一直向往纯真而美好的爱情,她苦苦寻觅,却屡遭不幸。先是被所谓的亲戚亚雷诱奸,而后孩子夭折,接着又被爱人安吉尔遗弃,最终因奋力抗争、杀死亚雷而被处以绞刑。纯洁的苔丝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泣如诉地谱写了一曲爱情挽歌。

(一)性格导致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事实上,苔丝悲剧的人生与其自身性格弱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初,在“认亲”问题上,虽然表面上看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加之父母的爱慕虚荣。但实际上,如果苔丝心中没有些许想要攀附名门望族的虚荣之心,又怎么会在看似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还是“屈从”地踏上“认亲”之路?同样,关于苔丝是否真的是被亚雷“诱奸”的问题上,读者们、观众们也是争议颇多。一方面,苔丝身上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譬如柔弱、被动、优柔寡断;另一方面,苔丝的性格中又充满了诸多矛盾。因为柔弱、被动,她失身于恶少亚雷。因为优柔寡断,婚前她既不敢将不堪回首的往事当面告诉爱人安吉尔,又不愿欺瞒他,最终选择了把坦白信从地上的门缝塞进,结果却碰巧塞进了地毯下。同时,苔丝的性格也是复杂的、矛盾的。她在勇敢追求纯美爱情的同时,也屈服于当时社会所谓的“道德标准”,认为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不洁的女人。正是基于此,在遇到自己心爱之人——安吉尔时,苔丝犹犹豫豫,总是认为自己配不上“完美”的安吉尔,这也是她为何推迟到新婚前夜才把“坦白信”从门缝塞进去的原因。最终,一直温顺怯弱的苔丝在绝望时刻举起了复仇的利刃,杀死了恶魔亚雷,这同样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总而言之,自身性格中的弱点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苔丝的悲剧人生。苔丝美丽善良,温柔质朴;她生性清高,却不得不忍辱负重;她期望美好的爱情,却又妄自菲薄、犹豫不前;她抱怨不公平的命运,却又对接踵而来的不幸遭遇默默忍受。当然,也正是因为普通人——苔丝性格中这些矛盾特点,使其人生的悲剧更加具有震撼心灵的效果。

(二)象征预示的悲剧

电影《苔丝》中大量的象征场景的运用,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巧妙地渲染了整部影片的悲剧氛围,而且对主人公苔丝一个个坎坷的人生经历也起到了一定的预示作用,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安排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1.马车的悲剧象征意义

纵观整部电影,最具预示性的象征莫过于马车了。苔丝的命运似乎总是与马车密切相关。苔丝悲剧人生的开始就是她家拉车的马被撞死了,导致家里失去了惟一的生计来源,这是造成苔丝踏上“认亲”之路的最重要的现实因素。接着,苔丝在和其他女工发生误会时,亚雷骑着马解救了她,随即玷污了她。后来,当苔丝邂逅安吉尔并答应了他的求婚时,看到了农场夫妇给他们留下的那辆马车。不知为何,苔丝总是觉得那辆马车似曾相识。安吉尔告诉了苔丝关于德伯家族马车的传说:德伯家族的一个祖先曾经在自己家的马车里奸污了一个清白的姑娘,此后每当德伯家的后代们遭遇不幸,就会听到马车的声音。

因为坦白了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苔丝不幸被安吉尔抛弃。而后,苔丝家又连遭不幸。父亲去世、房子被没收、无家可归,就在此时亚雷再次出现在苔丝面前,千方百计讨好她的家人。当亚雷骑马出现在苔丝家的窗外时,苔丝把马蹄声当做了那具有诅咒意义的马车声。可以看出,马车这一象征物,已经预示了苔丝的一个个悲惨遭遇。

2.鸟的悲剧象征意义

据统计,在原著《苔丝》中,鸟的意象被使用了四十次。哈代之所以对“鸟”的意象情有独钟,与他自身悲观主义的自然观和命运观密切相关。③在电影《苔丝》中,当苔丝心情愉悦时,会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当苔丝忧伤痛苦时,听到的只是芦雀粗哑的嗓音,悲哀而凝滞。鸟的意象不时地象征了苔丝的心路历程。苔丝的心情与鸟的意象息息相关,鸟的悲痛宛如苔丝的悲痛,都是因人世间和自然界的残酷与冷漠造成的。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鸟是弱小的,正如与命运苦苦抗争的柔弱的苔丝。小鸟飞翔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它是自由的象征。我们的女主人公苔丝在内心深处同样向往自由美好的爱情。但是由于自身的弱小,鸟却经常面临被困笼中的悲惨结局。这也正预示着柔弱的苔丝的抗争往往是徒劳无功的。纵然苔丝最终杀死亚雷,与爱人安吉尔度过了几天美好的生活,但这一切却是昙花一现,并以苔丝被绞死而凄惨收场。

3.颜色的悲剧象征意义

在电影《苔丝》中,一幕幕场景中主体颜色的不断变化也在预示着主人公的一次次悲惨遭遇。影片伊始,苔丝的家光线昏黄、暗淡,暗示着其家道中落的荒凉感。当“认亲”的苔丝初次推开亚雷的家门时,尽管周围是一片青绿景色,但在这片绿色中却隐藏着毒蛇、制造悲剧的恶魔。在苔丝被亚雷侮辱的那个晚上,雾霭弥漫,一片黑暗。这茫茫的漆黑夜色象征着世道的黑暗以及命运的残酷。而后,当苔丝在新婚之夜向安吉尔坦白自己身世时,壁炉里的煤火冒着阴森恐怖的红焰,墙上、天花板上映出巨大的“黑影”,仿佛要把这一切吞噬。红焰与黑影强烈地烘托了当时的凄惨氛围和苔丝内心的痛楚,也同时预示了苔丝被安吉尔抛弃的结局。随后,当苔丝第三次离家去谋生时,影片伊始的那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灰白色”;苔丝放眼望去,只是一片荒凉的“黄褐色”。最后,苔丝杀死了亚雷,地板上亚雷留下的“红色”的血触目惊心,象征着苔丝对命运的抗争。影片结尾,在那面默默飘扬的“黑旗”下,苔丝被处以绞刑,她那悲剧的一生在一片“黑暗”中落下了帷幕。

(三)宿命决定的悲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哈代是一个阴郁而沉闷的作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哈代笔下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人生画面总是令人无法乐观,主人公们似乎总是难以摆脱无情的命运力量的束缚。在他的小说中,人似乎总是命运的受害者。

需要指出的是,哈代小说中的命运并非古希腊悲剧中某种抽象、超人之力量,而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必然偶然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设想,如果当初苔丝家的马没有被撞死,那么她也不会走上“认亲”之路;如果她没有和其他女工发生误会,她也不会接受亚雷的“援手”;如果她写给安吉尔的坦白信没被塞进地毯下,也许安吉尔就会在婚前看到信;如果她没有在新婚夜向安吉尔坦白身世,也许安吉尔就不会抛弃他;如果她父亲没有死、家里房子没被没收,她就不会再次委身于亚雷;如果安吉尔没有幡然悔悟、再续前缘,她就不会杀死亚雷;如果她与安吉尔成功地远走高飞,也就不会被处以绞刑。回过头来看,苔丝的悲剧人生似乎冥冥中早已注定。

三、结语

电影《苔丝》成功地将哈代笔下这一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搬上了大银幕,当我们为命运多舛、凄惨悲苦的苔丝而潸然泪下、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也为文学巨匠哈代所创作的悲剧之美深深折服。纯洁的苔丝用自己跌宕起伏、不幸连连的短暂人生谱写了一曲凄美绝伦的爱情挽歌,久久回荡在无数人的灵魂深处。

注释:

①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页。

② 祁寿华,William W. 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2001年版,第27页。

③ 吴笛:《论哈代的创作中鸟的意象》,《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50页。

[作者简介] 王平(1977—),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英语语言文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