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8日 03:39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 要] 作为西方社会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指在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内对传统表达方式的解构和颠覆。该思潮崇尚标新立异的个人表达,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既定的理念。本文从体裁的杂糅、编剧中的戏仿、叙事的结构和不同暴力差别的影像处理方式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昆汀·塔伦蒂诺编剧并导演的《被解救的姜戈》一片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并剖析了影片的寓意。

[关键词] 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被解救的姜戈》; 寓意

《被解救的姜戈》讲述了南北战争爆发前在美国南部发生的一部黑人奴隶救赎和复仇的故事。该片获得了2013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影片以1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上映半年全球票房收入近5亿,是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一词于1979年最先出现在心理学家利奥塔的书中。由于倡导该主义的学者反对用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规范世界上的事物,故该词尚无精确的定义。在艺术创作上,后现代主义电影崇尚标新立异的个人表达,同现代主义电影或传统的叙事电影相比具备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各种体裁和风格的杂糅,后现代电影创作常常把迥然各异的电影类型和制作方法融合到一起。其次在叙事上,人物形象的塑造常是对已有形象的翻版,创作者或直接借用其他影片角色或通过互文性来引用其他文本。为实现超现实,会采用解构主义和分裂的线性时间来凸显叙事在银幕上的本体地位。此外,后现代主义电影打破了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间的区别,电影制作的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娱乐和享受,而非要宣扬道德伦理以达到教育感化观众。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一、各种体裁的杂糅

昆汀的作品一直是电影界各种体裁和风格杂糅的典范,这和他高中辍学后在录像租赁店做营业员的经历密不可分,该段经历使他有机会观赏并研究各种流派的电影从而奇迹般地混搭入自己的创作中。

《被解救的姜戈》中最显著的元素来自意大利西部片,尤其是导演考布西、莱昂内制作的“左翼”电影。该类影片拆解了传统好莱坞西部片中固有的道德价值观,把西部描绘成资本主义猖獗、腐败、压迫和暴力肆虐的地方。其次,黑奴姜戈向奴役他的白人复仇、自我救赎的主题故事是黑人受剥削电影中常见的题材。

另外,《被解救的姜戈》中的爱情来源于德国民间传说。影片通过赏金猎人舒尔茨之口讲述了这个美丽的故事:布隆希达公主本是万神之神沃坦的女儿,由于她违抗了父亲的意志被关在山顶,该山由一只喷火恶龙守卫,沃坦还用地狱之火围绕着公主防止她逃跑。一个叫齐格弗里德的英雄无所畏惧、爬上大山、杀死恶龙、穿越地狱之火并最终解救了公主。姜戈潜入危机四伏的种植园解救妻子就是这个德国传说的现代翻版。

最后,影片中姜戈和舒尔茨之间跨越阶层的友情是香港功夫片中常见的主线。不同于1966年考布西《姜戈》中独行的流浪汉,昆汀的姜戈有了一个良师益友。从主仆到师生到搭档,姜戈和舒尔茨间的友情不断升级。到后来舒尔茨不惧危险,主动陪姜戈深入虎穴解救爱人,最终搭上自己性命,直到临死他没有一丝后悔,只有不能陪姜戈一起重写德国神话的歉意,那一刻真令无数观众扼腕叹息,这种男性角色间的情义神似了吴宇森的影片。

二、戏 仿

戏仿,又称互文性,是指在创作中对其他现有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对白加以借用,实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等意图。戏仿是后现代主义的中心,它颠覆传统、解构原型,给观众超现实的感受。在《被解救的姜戈》中,随处可见的戏仿给严肃的黑奴复仇主题增添了幽默的色彩。

首先,昆汀沿用了1966年意大利西部片《姜戈》中男主角的名字。1966年的影片由弗兰科·尼罗饰演姜戈,影片上映后影响巨大,以致“姜戈”一词成为意大利西部片的标志。《被解救的姜戈》一开始使用了1966年影片中的主题曲——路易斯·巴卡洛夫谱写的“姜戈”,雄壮的老歌伴随着一行上身赤裸、带着枷锁的奴隶蹒跚行进在德克萨斯的荒郊野岭上。这个开场神似1966年老片中姜戈拖着沉重的棺材跋涉在泥泞荒野中的开场。为制造更多的幽默元素,昆汀特邀尼罗友情出演,在影片中滑稽地出现了两个姜戈:昆汀让尼罗扮演的Amerigo Vessepi上下打量杰米·福克斯扮演的姜戈,询问姓名。福克斯回答“姜戈”,并强调“名字中的D不发音”,这是影片中的一处经典对白,同时给观众带来了时空混乱的超现实感觉。

其次,昆汀自述《被解救的姜戈》同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小巨角》有一定的共生关系。1970年的《小巨角》通过主人公Jack Crabb的传奇故事反映了美国西部开拓时期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而《被解救的姜戈》则通过黑奴姜戈的故事揭露了奴隶制的残忍与罪恶。这两部影片其实都是对美国历史教科书的修正。

影片中关于奴隶制下的细节描写,如曼丁哥搏斗、冷血的白人庄园主、忠心但邪恶的黑人家奴、来往于种植园的马车和带着枷锁的奴隶行列、奴隶制下侮辱性的黑人称谓等均来自于1975年弗莱彻执导的《曼丁哥家族》。在弗莱彻倍受争议的影片中,迷茫的黑奴斗士最终被抓捕并处死;然而在昆汀的片中,姜戈却奇迹般逃脱以喜剧收尾。

此外,在人物方面,赏金猎人这一影像来源于弗莱德·威廉森1972年的《黑查理传奇》三部曲,只不过原先的黑人赏金猎人变身为厌恶奴隶制的德国赏金猎人;姜戈妻子的全名是“Broomhilda von Shaft”,融汇了德国传说中公主的名和1972年的黑人剥削电影《黑豹》中精明神勇的黑人私家侦探John Shaft的姓氏。

在情节上,3K党来自于梅尔·布鲁克斯1974年执导的《神枪小子》,在昆汀片中,3K党不再是令黑人惧怕的恐怖分子,而成了一群乌合之众的白人小丑,昆汀玩笑般地化解了本是危机四伏的局面,这种离谱的剧情中产生出无限的黑色幽默。此外,影片结尾坎迪宅邸的大爆炸和昆汀2009年《无耻混蛋》高潮处巴黎电影院的爆炸雷同,前者是黑奴烧掉了奴隶制,而后者是犹太兵烧掉了希特勒及其党羽。

三、叙事结构

昆汀的作品常以非线性叙事见长,没有封闭的情节,只有片段的无序拼贴和时间的跳跃,如《低俗小说》中的圆形巴洛克式叙事和《无耻混蛋》中的并行故事情节。然而,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影片大体通过时间和地点的推移按照事件的相继发生来讲述故事。昆汀这次的一反常态是因为影片本身是一个简单的解救和复仇的故事,不需要对相同事件的多重视角和游戏般的华丽叙事。这也说明昆汀在影片制作上并不是一味追求特立独行,相反形式的选择始终还是要服务于内容。然而,我们在影片整体线性叙事中还是可以发现几处后现代主义手法。

首先,《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因果模式是“被压迫—复仇—复仇成功”, 在影片情节安排上,昆汀并没有对最初的“被压迫”,即姜戈和妻子被奴役并被迫离散的故事进行专门单独的描述,相反是通过姜戈自我回忆的视角,以倒叙闪回的方式展现给观众。有趣的是,昆汀把本应是一个完整倒叙闪回的片段拆成四个碎片,然后特意打乱碎片的先后顺序散落在影片的不同地方,挑战影片的完整连续性,制造戏剧化的元素。

其次,舒尔茨的死亡有很强的偶然性和不合理性。坎迪以布隆希达性命为条件,胁迫舒尔茨出12 000美元购买布隆希达。舒尔茨屈服、付款、签署合同。故事到这里本可安排姜戈、舒尔茨带布隆希达全身而退、从长计议、再伺机报复。但昆汀出人意料地让经验老道的舒尔茨在自己最不利的形势下打死坎迪,结果搭上自己的性命,并陷姜戈和布隆希达于万劫不复。这种情节的逆转有不可理喻的荒诞感,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崇尚的对传统逻辑缜密、完美故事的颠覆。

四、不同暴力影像的处理

暴力美学电影是后现代主义自然发展出的艺术形式,既适应现代文化消费需要,又充满对高雅艺术的反叛精神。昆汀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对不同暴力采用了差别的处理手法,显示他在执导艺术上日臻成熟。

影片中有两种暴力,一是美国245年间奴隶制下,奴隶所遭受的不公的残酷暴力;另外是姜戈在复仇中产生的正义的暴力。

对前者,昆汀一般不会过多拍摄暴力的过程和实际的影像,而是通过受虐者的表情、撕心裂肺痛苦的惨叫等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使人感到不寒而栗。例如,布隆希达受鞭打时,并没有背部被打皮开肉绽的写实,只有镜头停留在她面部的特写,通过惊恐的眼神、鞭鸣声和伴随的惨叫声冲击观众;曼丁哥打斗中真正令人恐怖的是黑奴斗士喘息和叫声、拳头击打声、骨头的断裂声、眼珠被挖出时的破碎声、扔在地上的榔头、白人奴隶主兴奋的吆喝喝彩声以及黑人家奴们不安的表情。这些暴力实际影像以外其他元素的渲染有效地加深了观众对奴隶制残忍本性的理解,而对于姜戈在报仇中产生的另一种暴力,包括舒尔茨对逃犯的捕杀则是直击暴力现场和过程,通过大量慢镜头,子弹打中后血浆飞溅的特写、暴力折磨时漫长的过程、节奏强劲的打击乐伴奏、冷暖色度的对比(如白色棉花上的鲜血,皑皑白雪上猩红的血迹、姜戈蓝色制服溅上的血迹等)带给观众以视听上的兴奋和快感,让观众为姜戈的正义杀戮和最后的胜利而欢呼雀跃。

五、影片的寓意

绝大多数美国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均避免涉及奴隶制这一敏感的主题。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1977年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创作的历史传记小说《根》及其稍后基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代表着美国主流媒体对奴隶制的描绘。在电视剧《根》的最后一幕中,黑人乔治本可以用自己被惩罚折磨的方式来鞭打报复他的奴隶主,但乔治选择放弃这个机会,因为他想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人。这一幕在昆汀看来是极为荒谬的,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是绝不可能发生的,那不过是当权者或历史的撰写者为避免把复仇的理念传递给黑人民众,刻意淡化种族仇恨和矛盾的表现。因此,在《被解救的姜戈》里,昆汀安排姜戈成为自由人后鞭打并杀戮蹂躏过他的白人,让观众去感受痛快淋漓的复仇带来的快感。姜戈的传奇故事不但修正了历史,揭露了奴隶制残忍的本质,而且表达了编导对奴隶制的痛恨、对受剥削压迫弱势群体的同情。

此外,影片中还有两处含义深刻的隐喻。赏金猎人舒尔茨的死亡代表了历史上有正义感、为废除奴隶制而牺牲的白人;失去了舒尔茨的姜戈,在被押解去矿场的路上成功自救,这隐喻着黑奴在无数人的牺牲下,最终懂得了如何实现独立与自由。此外,令人作呕的家奴斯蒂芬其实是奴隶制下的自然产物,是奴性把他变成了阿谀奉承、邪恶残忍的魔鬼。影片结尾处斯蒂芬和坎迪府邸一起被炸得灰飞烟灭,暗示着黑人如果想真正取得自由,必须摧毁几百年奴隶制下自身产生的奴性对人性的束缚。

[参考文献]

[1] 陆支羽.昆汀瞄上黑奴制[J].中国企业家,2013(08).

[2] 任雨.电影鬼才昆汀·塔伦蒂诺[J].世界知识画报,2013(05).

[3] 杨慧颖.《低俗小说》与昆汀·塔伦蒂诺的后现代文化注解[J].理论观察,2010(05).

[4] Lisa Coulthard.Torture Tunes:Tarantino,Popular Music,and New Hollywood Ultraviolence[J].Music and the Moving Image 2:1-6,2009.

[作者简介] 王宏俐(1972— ),女,山西平遥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