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中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7日 18:34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徐静蕾导演根据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同名电影。电影以叙事角度将小说中的男性视点转变成女性视点,从女性的视角对“陌生女人”投入了更多的关怀和审视,并从女性情感的还原以及男性形象的审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小说到电影,女性已经脱离了对男性权威的仰视和想象,并利用对男性形象的审视以及自我的确认慢慢成长了起来,对其他类型小说的电影改编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电影;女性视角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2年。同年,他还创作了描写女性形象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斯蒂芬·茨威格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因此其作品多以反映现实为主,尤其擅长反映资产阶级女性的不幸遭遇,手法细腻,“陌生女人”就是其笔下优秀女性代表之一,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主人公。并且这部作品由我国著名女导演徐静蕾于2004年搬上银屏。徐静蕾的电影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站在了女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故事情节。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关怀和关注,巧妙地转变了小说中男权意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完整讲述了女主人公关于爱情的心路历程。陌生女人在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通过书信的形式阐述了她对作家R一生的感情,其中包括暗恋、默默奉献,也饱含了绝望和无助。陌生女人对作家的感情从童年便开始萌发并一直延续,成年之后陌生女人终于得到了作家的爱,并将身体和全部感情献给了作家。其以为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却发现作家原来只是一个风流成性的男人,陌生女人对于他只是一次艳遇而不是终身伴侣。然而当时的陌生女人依然相信他与作家之间的感情是高尚的、纯洁的。她想尽各种办法来维护这份感情,从起初怀着作家的孩子离去,再到后来成为妓女,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和父亲一样的贵族生活。甚至不惜被作家第二次抛弃,只为能与其心爱的人一起。最终,不堪重负的女人身心疲惫并死于流行性感冒。而让她钟情一辈子的作家却只有在看到书信后才知道这一切。在小说中,作者倾注了对女主人公的不值甚至是怜悯。徐静蕾的电影更是站在了女性的角度给这个角色以完美的诠释。电影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到了将女性情感进行过滤和还原。改变了以往甚至包括作者对男权主义以及对女人的看法,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

仔细阅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也同样受到“父权”的影响,认为女性道德标准也是为男性利益而服务的。当然,通过文章对作家R以及陌生女人的描写,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对这种为男人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义无反顾的爱恋是赞同的。陌生女人是一个女性美德的化身,似乎女人一生的价值就在于她对作家的忠贞甚至是盲目的崇拜。也就是说,小说依然是站在男性的角度上对女性心理进行剖析,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男性对女性的绝对统治地位。小说中,陌生女人在认识她崇拜的男人之前生活是糟糕的,而在他们结合之后则开始变得充满意义,这一点也是男权主义的体现。陌生女人为了她喜欢的男性,甚至在很小时候就按照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求获得男性的认可,女性的自主权被淡化。甚至陌生女人对作家的感情态度是清楚的,她也愿意接受这样风流而优秀的男人,这其中也有作者对男性为主的爱情观的支持。尽管陌生女人的年龄不断在增长,但她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爱是非常愚昧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被抛弃、遗忘之后还依然对他投怀送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徐静蕾在电影中则站在女性的角度,维护了女性的主权,并对那种不公平的爱情观和男权主义进行了间接和无声的批判。因此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了更多人包括男性的支持,源于其对自由,对于男女平等的追求,也使其获得成功成为必然。

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对陌生女人那种“哀而不怨”的美德始终是持支持和赞扬的态度。文中的陌生女人经历了被风流作家的抛弃,独自生下并抚养孩子,为了作家沦为妓女甚至不惜再一次被抛弃。在这种羞辱、忍耐、再次羞辱、始终忍耐的状态下,过完了她的一生。到头来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对作家的那份所谓的爱情。当作家接到这封陌生女人来信的时候,他已经苍老,即将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他仍然没有对女人表示同情或者是愧疚,而只是认为自己失去了不朽的爱情。他的观念中所谓的不朽就是女人的无私奉献,而不是现代社会的平等和互爱。这也许就是时代的限制,即使是对女性更加关注和理解的斯蒂芬·茨威格也认为这种不公平的爱恋需要被歌颂,而不是反对。这种感情完全是站在男权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女性的感情世界。

而徐静蕾的电影则不同,毫无疑问,作为一位现代女性,徐静蕾对女人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其遭遇的同情更加强烈。因此导演徐静蕾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增加了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思索,并使得女性内心深处的那种真情实感得以还原。电影中不再体现女人对男人不公平的无私奉献,而是更加注重女性对爱以及对性的一种渴望和一种心态,从女孩的心灵成长的角度诠释了这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她身处于对作家的爱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但是却认识到自己的感情经历是一个悲剧,从而表现出极度的无奈。

电影改变了小说中男性为主导地位的观念,更加关注女性的成长和男性的风流对女性的伤害。徐静蕾的电影中,女主角在认识作家之前,生活在当时北平的大杂院内,是一个纯洁天真且充满幻想的小女孩。如果不曾遇到作家,她会过上一种平静却幸福的生活。电影中的女孩虽然经历了母亲改嫁,也每天思念着她爱的作家,但是却没有像小说中女人那样绝望甚至自虐。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开始更加努力的奋斗,最终她考取了北平女子师范学校,终于实现了与喜欢的作家相遇的机会。电影中的女孩并没有小说中女人那种悲哀甚至绝望的心理,更多的是那份自信,又或许是一份骄傲。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中,陌生女人与作家的第二次相遇仅仅过了三个激情的夜晚就结束了。而徐静蕾电影中的少女却与作家度过了真正像一对恋人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只有3天,但是却惬意、浪漫并且真实,剖去了那种单纯的性关系。但是作家始终是多情的,聪明的女孩发现了这一点,她无法接受并决定离他而去。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对的。小说中,陌生女人离开作家R后有许多的悲哀、不舍甚至是绝望。而在徐静蕾电影中,女孩最终没有带一丝的不舍,坐着船毅然地离开了作家。这说明,相比小说中女人的思想进步了,不再是小说中那种始终盲目和愚昧。在小说中,作者偏向于男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将“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这样的状态和观念贯穿始终。而在徐静蕾的电影中,女性明显获得了爱的主动权,不再仅仅为了男人而活。同时,在电影中,导演对风流的不顾女性感受的男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也对女性的依赖和奴性进行了反省。最终,影片的女主人公死于绝望,但是她认识到自己不幸的一生,也认识到对爱情中乃至生活中的不幸应该抗争而不是顺从,她对男人的看法也不再是仰视而是审视,体现了进步的一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版,不但在女性情感的呈现上与小说不同,在对作家的态度上,两个女主人公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小说中,陌生女人在作家眼里只是一种形象,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相貌也很模糊。直到最后作家拿到她的来信,也只不过是“陌生的女人”而已。风流的作家甚至连女人是谁都未必记得。而对作家的形象描写却很多,如写他英俊潇洒,年轻漂亮,才高八斗等。而陌生女人则始终以崇拜者的身份出现,身份极度的不平等。这种思想甚至在女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仅仅由于作家看似渊博的知识,女孩就愿意与其相伴,甚至为奴。男性的价值观完全主宰了女性的无意识,女性的价值仅仅去满足男性的权威,在这样的世界中,女性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只是男人的奴隶甚至只是玩偶。女人的爱情观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完全献给作家,献给男人。这样根本就是无自我的不公平,应该被严厉批判,但是作者茨威格不但没有批判,反而对其奉献精神大加赞赏,充分体现了作者无意识中完全认可并接受了这种牺牲女性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点在作者其他作品中也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如《家庭教师》以及出自同一年代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全部都是一旦爱上哪个男人,便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作者站在了男性的立场上,而小说中的受害者始终是女性,获益者却始终是男人。也许这就是几千年的父权制度带来的影响,在父权社会,男人们通过种种手段来使得这种奴性意识得到强化,男人的主导地位成为理所当然。

而在徐静蕾的电影中则不同,当然这与导演的艺术修养以及道德素质和创造能力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徐静蕾的导演下,女主角被赋予了更多的主动权,女性被赋予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平等的权利等。导演改变了叙述视点,使“陌生女人”的形象得到了强化。不再是那个连外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陌生女人,而是一个真实的充满活力的女性代表。并且电影中通过对女孩眼神的描写来展示其内心的变化,也记录了女孩从天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这正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陌生女人”对作家的感情发生了理智的变化,童年的绝对崇拜,到少女时代的疯狂执著,再到成年之后审视和反省,赋予了女性更多的选择权和对人性、对生活的思考。姜文所扮演的作家也没有小说中迷人的光环,不再是绝对的英俊潇洒,不可替代,而只是一个热爱文学,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文人。女孩喜欢他、崇拜他是源自他的自信与执著,而并非外表的帅气。当然,电影中的作家并非是完美的,他也花天酒地,甚至具有很明显的弱点。导演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相遇镜头揭示了少女迷恋作家的原因,刻画得十分到位。遇到作家之后,女孩也没有完全丢失自己,而是将作家作为其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她发奋学习考取大学,最终考取了作家所在的学校。电影中的女孩更加冷静地看待他对女性朝三暮四同时不能理解他糜烂的生活方式,时刻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与骄傲。当然,电影在细节的设计上也十分成功,如戏院的那一幕,女人看见作家与其他女人在一起时那种悠闲的、得意的甚至有些不可一世的表情,她似乎明白了一切。她开始冷冷地看着他那一副得意忘形的表情,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痛苦,也开始重新看待男人,看待她们之间的感情。这完全不同于小说中那个绝望的、无助的陌生女人。徐静蕾赋予了女主人公更多的尊严和骄傲,时刻透露出男女平等,也强调着女人是应该被尊重的,不得不说,这种改编是十分成功的。

徐静蕾导演将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电影。她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审视女人,这种甚至更具有深度,也使女性的情感得到回归。电影肯定了女人的地位,结局女人也认识到了自己悲哀甚至不值得的一生,但是这一生中她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理想对梦想的追求,这是徐静蕾希望向现代女性阐述的观点,也是电影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更多的女人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

[参考文献]

[1][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李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

[2]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3]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754.

[4]金元浦.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2.

[作者简介] 孙杰 (1978—),女,河北廊坊人,艺术学硕士,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