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功美学视域分析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7日 20:20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 要]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自播出以来就深受受众的喜爱与追捧,为近年以来我国持续低迷的动漫产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成功究竟是何种因素所致,其为何能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本文立足于美学视域视角,就《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成功要素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剖析。

[关键词]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漫;美学视域;平面耦合化;狂欢化

笔者认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学视域下的美学特征追求密不可分。这也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与传统国产动漫作品间最显著的差异所在。本文认为创作主旨的平面耦合化和叙事基调狂欢化的模式以及符号化色彩突出的人物塑造特征等方面的因素是促成《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

对于动漫作品而言,创作的最根本性目的在于:实现平面耦合化发展。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有关动漫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其出发点不单单表现为单独意义上的道德平面视角,更多的需要突出在多个平面视域共存的发展状态下,整个维系一体的运作模式的实现。依照此种方式,达到实现动漫作品全新型创作主旨的重要目的。在动漫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要想实现其价值的成功,最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动漫作品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美学概念和审美理念是否和现实世界具体现象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而言,由于其在动漫创作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了建立在平面耦合化基础之上的创作思路,最终使得《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动漫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不难发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成功也证实了其在美学主核方面的成功、意义与价值。

一、平面耦合化的创作主旨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剧和舞台剧表现形式相类似,传统性的动漫作品均是建立在单一性道德平面视域的基础之上,展开对动漫作品的创作。国内外,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展开动漫创作作品相对比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包括迪斯尼早期《三只小猪》《米老鼠与唐老鸭》以及我国早期的《小蝌蚪找妈妈》等作品。以上动漫作品由于建立在单一性道德平面视域的基础之上,从而在其呈现给受众的过程当中,体现出了作品本身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感悟以及艺术性审美感意识的渲染。同时,通过对动漫作品创作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动漫创作者都希望能够在纸面画板上创作出一幅能够陶冶心灵、促成人们美好愿望实现的“桃花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善惩恶的基本伦理信条在这一时期的动漫作品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早期受到宗教化品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前期的动漫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角色大多具有喜剧性以及虚化性的特征,这也使得初级阶段动漫作品创作的庄重性、肃穆性精神力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然而,这种建立在单一性道德平面视域基础之上的美学创作若一旦无法得到合理的把握,则可能会导致所创作的动漫作品呈现给受众的是一种善恶、好坏过于泾渭分明的单一性创作主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前期我们所批判的动漫道德论思想,显然是不可取的。结合实践经验来看,建立在此种道德视域基础之上,以单一性道德主体为出发点所创造的动漫作品往往会给受众带来一种片面说教、概念化特征泛滥的体验。诸如《蓝猫淘气三千问》以及《海尔兄弟》等一类动漫作品,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受众的追捧,但仍然难逃人性普遍缺失的不良影响。也正是受到了这一因素的影响,才会导致此类动漫作品无法达到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目的。

而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而言,其与以上作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没有将主流化的单一性道德平面作为创作的视域与基调。尽管《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以及角色刻画也相对比较简单,例如青青草原上,以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为代表的羊族,以红太狼、灰太狼为代表的狼族。尽管两者之间的斗争也被打上了善恶对抗的烙印,但其并没有严格按照本体伦理精神来设计并发展故事情节,也并没有完全依照善良终会战胜邪恶的精神思想来铺垫情节。反而,在有关该动漫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将当前消费社会下,文化大工业生产中的具体语境融入了创作主体当中,在创作视域方面实现了娱乐性、休闲性以及通俗性等多个层面视域的运维一体。借助于此种设计方式,使得受众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当中所看到的正面形象:羊族,虽然具有其善良的本性品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坏习气或坏习惯,例如自私、懒惰、莽撞等。而对于作品中代表恶势力的狼族而言,尽管其难改贪婪残暴的本性,但仍然不乏憨态可掬之处。这种对角色的两面型的刻画方式,能够使受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当中找到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并且认同度高,赋予了整个动漫作品深刻的美学价值。

二、狂欢化的叙事基调

以及符号化色彩突出的人物塑造特征 动漫作品叙事模式的狂欢化基调,其产生与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性、枯燥性的叙事方式,力图通过一种不拘一格的自由且随性的叙事方式来对整个动漫作品的创作主旨加以表达。《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在叙事模式方面,始终遵循狂欢化的基本基调,为其获取了巨大的美学支撑与保障,具体而言,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当中,狂欢性的叙事模式及其基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它的叙事格调有着一种独特的戏仿化的创作方式。它十分重视艺术模仿,使用游戏、戏谑或者是调侃等多种方式对具有经典影响力的文本信息加以结构化处理,从而使所创作的新作品在幽默性、滑稽性等方面更加超过或者说优胜于原作在艺术性上的要求,达到提高其自身的影响力范围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狂欢化的基本叙事格调下,要求彻底打破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遵循,冲破传统教条思维模式的限制性影响,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达到艺术创作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戏仿化无疑是最关键性的手段之一。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动漫作品的创作具有极为突出的虚拟性特征,通过作品创作者的绘画或是计算机3D制作技术的应用,就能够达到对经典文本进行解构的目的。因此,在本文所研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当中,出现戏仿化、狂欢化格调的情节不胜枚举。例如,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一开始的影视插曲《饿狼传说》就采取了时下十分流行的曲子,它将其与喜羊羊、灰太狼的经典形象充分地融合在一起。《饿狼传说》作为经典性的元素,早已在受众的心目当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而当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动漫作品角色主体,对这种不同形式的内容加以巧妙应用的过程当中,受到两个对象在语言、语境方面巨大差异的因素影响,反而能够完美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拼贴。并且由此可使得受众在突破自身思维定式的基础之上,获取巨大的愉悦感,体会到动漫作品本身的表述主旨,从而以此种方式达到狂欢化叙事的审美效果。

其二,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创作之中,对于形象塑造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具有突出的符号化色彩特征。符号学力量是文艺作品创作过程当中的第三种力量。对于动漫作品当中所创造的各个人物角色而言,用符号化对其进行特征处理的过程当中,要求突破传统思想的限制性影响,对传统意象以及基本规律、原则加以颠覆,遵照创作主旨,无所顾忌地开展对角色的创造与刻画,从而达到契合狂欢化动漫美学的审美原理的目的。动漫影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能够将狂欢化动漫美学的审美理念融合于一个艺术整体,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塑造教学符号化处理。譬如,依照传统的理念和日常习惯,狼野性难驯,羊温顺可亲,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艺术的统一体;尽管,这样的创作意图确实是“很难为人”,然而,动漫影视连续剧《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很好地表现了系列动漫作品在平面耦合化创作效果。它完美地将娱乐休闲、道德修养、通俗科学融合于审美艺术的和谐统一之中。又如,羊族中老羊“老村长”的老谋深算,智退狼族;蕉太狼虽然表面强大、穷凶极恶,然而,它原来是一个信仰素食主义的善良而胆小的狼,等等。《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将传统的艺术形象放置在特殊的艺术环境之中,并且将典型形象作出了颠覆性的灵活机动的处理,使得该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功将历史的观念和时间的深度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使传统思维模式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中实现变革和创新,在荒诞滑稽的故事情节中反映出“弱可胜强、自由平等”深刻的哲学道理以及人们对和平世界的美好追求。

三、结 语

在我国近年来民族动漫艺术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取成功,绝非偶然。从美学视域的角度上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创作主旨的平面耦合化色彩;第二是狂欢化的叙事基调以及符号化色彩突出的人物塑造特征。结合以上分析不难认识到:在文艺实践的开展过程当中,美学理论无疑发挥着主导型的意义与价值。唯有相关工作人员对美学理论加以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够结合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适宜于我国动漫艺术良性发展的道路与措施。总而言之,本文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的成功为例,就其美学视域下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详细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够促进动漫作品乃至整个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佳瑶.台湾动漫美学文化对内地动漫发展的影响[J].包装世界,2013(40).

[2] 黄柏青.审美范式的超越:新媒体动漫艺术解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9(05).

[3] 李琦.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之我谈[J].电影文学,2012(06).

[4] 郭海涛,郝萌.动漫美学文化的影响力[J].电影文学,2010(23).

[5] 张金鹏.论动漫新美学概念的到来[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10).

[作者简介] 陈瑜(1984— ),女,云南玉溪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漆画。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