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傲慢与偏见》人物形象的讽刺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5日 04:28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电影《傲慢与偏见》通过人物、对白、主题和一波三折的情节等方面的讽刺的综合运用,塑造了一批令观众难以忘怀的、经典的人物形象,如聒噪、愚蠢的贝内特太太,势利、虚伪的柯林斯,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夫人,可耻的威克姆和邪恶的宾利小姐,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拟结合简·奥斯汀的原著来探讨电影《傲慢与偏见》人物塑造所使用的奥斯汀式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电影;《傲慢与偏见》;讽刺;奥斯汀

2005年,乔·怀特导演将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搬上银幕,由凯拉奈特莉、马修麦克费、唐纳德萨瑟兰等著名演员主演。在优秀电影人的集体努力之下,这部由文学巨匠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改编的同名电影在银幕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电影界热议的话题,实乃电影界的一大盛事。电影《傲慢与偏见》将广大观众带进原著作者简·奥斯汀时代,向观众徐徐打开了一幅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和乡绅的美轮美奂的田园生活画卷。在简·奥斯汀以淑女、绅士的婚恋为主题的作品比如《傲慢与偏见》《爱玛》等中,《傲慢与偏见》以其经典的婚恋观、闪烁着理性和智慧光芒的语言、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赢得了几个世纪读者的热烈追捧,一直是英语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的一朵奇葩。虽然奥斯汀的文学生涯并不长,也不顺利,她所宣扬的经典的婚恋观却穿越时空,几个世纪以来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帮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迈向了幸福、美满的婚姻殿堂。

在写作风格上,简·奥斯汀“以轻松诙谐的格调和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感伤、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并且,她的小说开启并且引领了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潮流。[1]她的小说中闪烁的理性的光芒照亮了英国文学走出渐失锋芒的感伤主义忧伤的泥沼,拂去与时代脱节、不能与时俱进的浪漫主义的阴霾,在她的影响下,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序幕徐徐拉开,紧随其后,先后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等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因此,简·奥斯汀在英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奥斯汀的文笔之间洋溢着浪漫和喜剧色彩、社会讽刺韵味和对人物心理深透的理解。”[2]她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智慧的语言为犀利的武器揭示社会弊端,抨击盛行的扭曲的婚姻观(婚姻实质上是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重组),将英国文学带进了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潮流。

在由原著《傲慢与偏见》改编的同名电影中,讽刺仍然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之一,让电影观众从贝内特一家了解乡村中产阶级生活的喜与忧,从淑女、绅士们气派的宴会和舞会中感受奥斯汀时代的上流社会生活的闲适与奢华,进而管窥当时的林林总总。在原著中,讽刺俯拾皆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3]1,这是作品的第一句话,讽刺的氛围在这句家喻户晓的引用率极高的名言中就已经被初步营造出来,这句话在几个世纪的读者、评论家的反复引用和追捧下已经成为婚恋方面的经典名言,它将讽刺的矛头直截了当地对准当时社会盛行的极度拜金的婚恋观。无论从语义还是语法上来看,这句话都仿佛是一心要钓金龟婿的贝内特太太所言,赤裸裸的物质化,语法结构简单,语义和语法风格的有机结合使得讽刺效果油然而生,很好地实现了作者的讽刺意图。《傲慢与偏见》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时,电影大师们充分运用图像、色彩、空间、音乐、声音等各种电影元素将奥斯汀塑造人物时所运用的各种讽刺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观众展示了一批经典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本文试探讨由简·奥斯汀的经典名作《傲慢与偏见》改编的同名电影里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运用的讽刺艺术。

一、贝内特太太

在影片中,贝内特太太雍容、聒噪的形象无处不在,言行举止中集粗俗、浅薄与愚蠢于一身,博得观众的哄堂大笑。影片通过她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实现对她辛辣的讽刺。在电影开头部分,当她听说阔少宾利将到附近来做客时,她手舞足蹈地报告着事情的进展,梦想着女儿们有机会攀龙附凤了。很明显,她丈夫嫌弃她的聒噪与愚蠢,挖苦她说她比女儿美丽,“你们一起去了,宾利先生说不定最看中你哩。”[3]2观众一听就明白其中的讽刺,然而,愚蠢的贝内特太太竟然听不出来,居然还得意地强调自己以前的确有“花容月貌”,可是,岁月不饶人,现在女儿大了,自己也已经人老珠黄了。

在影片中,贝内特太太一心要让女儿攀高枝,于是,她煞费苦心地带她们到上流社会社交场所,创造机会,热切期待钓到金龟婿。电影开始,她致力于撮合伊丽莎白和柯林斯,以保住全家人的物质生活来源,因为按照当时的法律,女孩没有继承权,贝内特夫妇死后所有财产将由柯林斯继承。当二女儿坚决拒绝了她心目中的金龟婿后,她整天牢骚满腹。后来,当她听到柯林斯要和别人结婚的噩耗时,她恶毒地说,“这桩婚姻可能会破裂”,在原著中是这样描写的,“她满腹牢骚,一腔怒火便立即飞快发泄出来”[3]71,观众接下来会看到遭遇挫折的她一病不起,当亲戚和她谈论服饰时,她突然精神高涨,从之前病恹恹到红光满面,通过演员精彩的表演,讽刺从她的举手投足中淋漓尽致地被表现出来,贝内特太太的肤浅、缺乏理智令观众捧腹大笑。此外,影片也对她得知女儿和别人私奔时的反应进行了讽刺。年纪尚小的女儿与人私奔让家族颜面扫地,观众也会觉得这是耻辱,而贝内特太太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观众看到她又一次像小孩般心花怒放,在镜头前春风得意、欣喜不已地计划着为女儿操办婚事,此前的担忧瞬间烟消云散,影片的这一幕把她的浅薄、愚昧和恬不知耻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讽刺效果极佳。

二、柯林斯先生

在影片中,柯林斯较为猥琐的外表和其丑陋的本质(市井小人的自私、愚昧、偏执、势利)相得益彰。影片利用直截了当的讽刺手法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自私、偏执、势利的挖空心思往上流社会爬的柯林斯。观众不难看出,钻营和恭维绝对是他最大的“天赋”,他的恭维话、语气和神态通过演员夸张的表演让观众倒尽胃口。在电影中,为了颂扬他的“恩主”,有一句极为经典的对白,他说皇宫少了位光彩照人的女士,因为“恩主”的女儿体弱多病不能去皇宫;当贝内特先生和他讨论他的无人能及的奉承技巧时,他恬不知耻地大肆炫耀自己的“本领”,教导大家恭维别人主要是靠即兴发挥,即使有充足的准备,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还是要看情形尽量装成是自己本色的自然流露,而不能让别人看出来是在曲意逢迎,影片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电影中,他和伊丽莎白的对白也是个笑点,他说他知道有教养的女孩为了风度和体面会故作姿态地拒绝心仪之人的求婚,甚至还会反复拒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观众知道伊丽莎白的拒绝绝对不是因为保全风度和体面,影片讽刺了他的自以为是和愚蠢。影片成功地保留了原著的讽刺特色,将柯林斯这样一个无耻之徒搬上银幕,让观众在对他的厌恶和嘲笑中重新审视当时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下层人民要想逾越深不见底的等级沟壑往上爬是何等艰难,观众在笑骂之余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下层人民的辛酸。

三、凯瑟琳夫人

和原著一样,影片成功地向观众展示了腐朽的凯瑟琳夫人:气势恢宏的庄园、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和华丽的衣着掩饰不住她的尖酸刻薄、恶毒虚伪和嚣张跋扈。影片主要通过对白和电影情节的前后对照来实现对她讽刺。当她得知英俊富有的男主角爱上美丽、机智的女主角时,挖空心思设置障碍,她荒谬地宣布男主角已经和别人订婚,粗暴地干涉他们的恋情。然而,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事与愿违,她不但未能分开他们,影片结束时反而弄巧成拙地促成了这桩美满姻缘:通过她恶毒的语言,女主角知道了男主角因为对她的爱所以拒绝和其富有的表妹(也就是凯瑟琳女士的女儿)结婚,在当时世俗的眼光看来,他和表妹的婚姻是强强联合,能实现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重组;当她向男主角诋毁女主角时,男主角却从她的话中知道了自己完全有可能赢得女主角的芳心,于是自信心大增,重燃爱火,再次鼓起勇气求婚,在一波三折的电影情节中,凯瑟琳夫人其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就不难理解影片接近尾声时女主角所说的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话语,她感叹凯瑟琳夫人其实帮了他们,这位嚣张跋扈的阔太太应该为她的功劳感到欣喜不已。在影片中,凯瑟琳夫人和女主角的对白极其尖酸刻薄,再加上她不可一世的神态,淋漓尽致地讽刺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和无耻。在《傲慢与偏见》原著中,她也是个十分令人讨厌的泼妇,改编成电影后,借助各种电影元素,影片对她犀利的讽刺深刻地弥漫在她出现的每一个场景中。

四、威克姆和宾利小姐

在影片中,他们的邪恶本质是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而逐步暴露出来。在观众看来,他们和传统的简·奥斯汀人物一样具有极好的外表,然而,随着电影情节的逐步推进,观众渐渐地会发现实际上外表优雅的威克姆本质上是一个流氓、无赖,他虚伪狡诈,品行恶劣,真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口沫横飞、恬不知耻地歪曲事实,诋毁男主角贵族形象,并且,前后两次与年龄尚不满16岁的纯洁的、不谙世事少女乔治亚娜以及莉迪亚私奔。伪装成风度翩翩的绅士的威克姆在和莉迪亚私奔被逮到后,终于原形毕露,丑陋的本质在观众面前暴露无遗。威克姆高贵的外表和丑恶的本质形成鲜明对比,讽刺效果让观众拍手称赞。对宾利小姐的讽刺也是通过电影情节的逐步推进而展开的。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观众会发现外表优雅、一副淑女模样的宾利小姐实际上却很邪恶:装模作样,嫉妒心强,爱慕虚荣,心怀鬼胎。在影片中,她自作聪明地认为哥哥要是和乔治亚娜结婚,她就有很多机会接近梦中的白马王子达西,赢得达西的好感,把他从伊丽莎白身边拉过来。她心怀鬼胎,恶毒地盘算、协助达西阻挠宾利和简的婚姻,此外,她嫉妒男主角达西对女主角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故意经常在男主角面前提起女主角那些粗俗的亲戚,损毁女主角的家族形象,以拆散男女主角之间的美好姻缘,但最终机关算尽太精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简·奥斯汀式的讽刺手法被运用到影片中,无疑增添了影片的戏剧魅力。

五、结语

总之,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著中的讽刺艺术,通过人物形象的讽刺、对白的讽刺、电影情节的讽刺、婚恋主题的讽刺等各种讽刺法的综合运用,向观众展示了一组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电影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著作者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很好地吸收了欧洲文学中根深蒂固的讽刺传统,其作品中奥斯汀式的讽刺艺术堪称一朵文学奇葩,她经典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原汁原味地搬上银幕后,观众可以通过观看电影来进一步感受大师的经典之作,在各种讽刺手法中重新审视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整部影片中,观众不时地能感受到讽刺艺术璀璨的光芒,讽刺艺术的娴熟运用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和风格,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 徐峙,曾双余,马跃.世界文学史(上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118.

[2] 李维屏,主编.英国小说人物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41.

[3]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友华(1976—),女,安徽舒城人,硕士,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