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战士》影像世界中的勇者哲学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5日 21:36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摘要]电影《和平战士》(Peaceful Warrior)改编自著名作家丹·米尔曼的名作《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励志电影类型的经典影片。对《和平战士》的影像叙事进行分析,力求展示影片的叙事结构和文化涵义。《和平战士》超越了一般励志电影类型的叙事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电影艺术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勇者哲学,电影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并培养人应对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勇者精神。

[关键词]《和平战士》;叙事分析;影像世界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3TY014)。

一、电影《和平战士》简述

《和平战士》(Peaceful Warrior)由斯科特·麦克洛维茨,尼克·诺尔蒂,艾米·斯马特等人主演,于2006年在欧美发行。故事讲述的是大学体操运动员丹·米尔曼遇到神秘的苏格拉底精神导师,在导师的指引下,米尔曼无论从做人处事和行为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改变,并且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影片根据文学作品《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改编而成,该小说以体操训练和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为叙事框架,融入了令人反省的大众哲学,最终的指向是塑造人内心的强大世界,而不是来自竞技场上表明浮华的竞争性价值。[1]

电影故事中的主角是奥运体操选手丹·米尔曼,他拥有富裕的家庭、优秀的成绩和完美的体格,是人人称羡的大学中的风云人物。正如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半夜会做噩梦,被噩梦中的情形惊醒。这也进一步映射出年轻人浮躁和不平静的内心世界。有一次,主人公在被噩梦惊醒以后,漫步走进了一家加油站,从此和他的心灵导师苏格拉底相遇,一个充满智慧的神秘老工人。老工人幽默风趣,句句真言。从此,丹·米尔曼开启了人生心灵修炼之旅。影片本身也赋予了广阔的社会表征意义或者说意义抒写空间,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开始,到不断的哲理谈论,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反思和改进,丹·米尔曼不断在进步,在理解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2]该影片适合青年人观赏,更符合中年人品位,它表现了一代人的奋斗精神和进取情结。让我们一起在“苏格拉底”的幽默教导下,寻求心灵上永恒的平静。

二、《和平战士》影像叙事分析

作为主人公的精神导师苏格拉底,不断用戏谑的语言刺激主人公,并将主人公萎靡不振的生活状况进行强烈的比较,这一表达方式贯穿于影片始终,直到影片的最后部分,才让主人公领悟到这种引导式教育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这种层层推进而又显气势磅礴的剧情叙事,又在电影开篇伏笔阶段进行了精心描画,使后续跟进叙事更为严谨真实。在某种延伸意义上的叙事体验,并以英雄的冒险故事出现,由此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史诗》,还是近年来大红大紫的《黑客帝国》和《异形》系列电影,无非都是英雄个人主义题材的现实冒险故事,进一步引申影片指向的含义,一个英雄成长历史。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上的运动员,他们从公牛身上跳过去,以此来训练他们的体操战士……在古希腊哲学层面上来融合禅宗哲学,身体的潜能应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去加强与挖掘,而非以一种机械的方式去训练。这类同于现代舞“圣母”伊莎朵拉对芭蕾舞的批评,认为舞蹈是来解放人体的,而非束缚自身心灵。影片对白讲到:“智慧和知识不是一回事……智慧就是亲自去实践。”并且苏格拉底立即让丹擦车窗玻璃,这正是禅宗哲学的最佳教育方式。得道的禅宗一般是不会告诉他门下弟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也不会回答是非性、思辨性问题的,而是冷眼旁观,一旦弟子的行为或是思考走向了歧途他就一记棒喝,说一句只有他能懂而弟子除非顿悟是不可能懂的话。在后面的电影情节中,苏格拉底让丹在一辆废车上自己领悟一条真理,而他除开行使否决权是不会帮丹做其他的指导的,除非丹顿悟,否则教育也就到此为止了。除非你真懂了,你还真的不可能在导师面前装懂。最终,苏格拉底还是帮丹的这一领悟做了很多事,比如带他进入幻境,比如直接把他扔进河里,比如给他一次扩大感官的体验,等等。只是苏格拉底的教育绝对是直接行动和直接体验,而非言语。

随着叙事的层层推进,作者逐渐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些人活着,却已死去。死去的心灵一直处于被唤醒的状况。自从认识了心灵导师苏格拉底,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生活世界和内心状况从此就不一样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不是灌输式的,这符合西方教育的主流模式,而是引导式的,或者说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典范,让人们顿悟其中的哲理和逻辑线索,从中体悟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类似对传统教育思维的反思和批评,“奥林匹克教育”为什么必须实行,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合法性,都是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3]丹最后如海报中一样倒立在吊环上,耳边响起苏格拉底的声音:Where are you,Dan?Here.What time is it?Now!这一刻如同最后潮水般成功前的静音。是的,他爱体操运动,不是为了被肯定,不是为了金牌,不是为了钱和女人,他做这件事只是因为他热爱。正如居伊·德波的观点,历史上存在的一切事实和表象,如今都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象。[4]丹尼是属于被上帝眷顾的人,家庭富有,外形俊朗,成绩优异,受女生追捧,又是一个天赋极佳的吊环好手。无论在哪个领域,他都拥有令人羡慕的资本,生活本应该风生水起,没有半点值得不安的理由。影片对白指出:“你为什么失眠?就是因为,可能是在深夜,万籁俱寂,你躺在床上,独自一人,可能你开始感到有点害怕?感到害怕是因为突然觉得,万物变得如此……虚无?”苏格拉底揭开了丹尼的病征,更是人类的慢性病。每日辛勤忙碌地奔波于这个花花世界,疲惫不堪到夜晚,竟还无法入眠。当一个人远离了白昼的喧嚣、拥拥嚷嚷的人群与外在世界的一切联系,置身于黑暗,才是真正地面对自己的时刻。可就是面对自己,变得焦躁不安。面对全世界,我们很容易能隐瞒过别人,而面对内心,恶魔仿佛现了身,它游荡在看不见又依稀可感的周围,压着人透不过气来,又如何能再继续骗得了自己。实际上,心灵家园一片荒芜、空寂,萦绕着魔鬼的挽歌。

精神困境是艺术永恒的母题,因为它贯穿历史。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危机降临时就盼到救世主,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苏格拉底能在身边给予自己扶持。在很大程度上而言,这是一部探讨人类励志精神回归的电影作品,也是一部电影风格非常另类化的体操运动题材电影。因为现实中的迷惘、寂寞、沮丧、无助,我们误把眼前的世界当成了专属自己的王国,时代弄潮儿一次又一次地被高高掀起的巨浪阻拦,原本希冀的海市蜃楼,灰飞烟灭。这才知道,回到自己的家园,才是自己的主人。困境由此产生。想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却把自己死死卡在命运的瓶颈处。这里必须走出励志体育电影风行表征的意识形态论调,走出好莱坞电影借助体育文化柔性输出意识形态内容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固有成见,[5]走向一种全新的生活励志智慧与影像哲学。[6]心在哪里,哪里才是故乡,苏格拉底、尼采、柏拉图、海德格尔的哲学呼喊振聋发聩。根本不再需要他人给你勇气,因为心里已经有熊熊不灭的力量和希望。

三、影像世界中的“勇者”哲学

《和平战士》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体育制作模式,即超越了现实生活并且提升了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在再现生活、反映生活的这一基本电影立场上,融入主人公的人生跌宕起伏的情境中[7]。同时也超越了一般的电影制作模式,穿插爱情、家庭、社会等剧情衬托,表达奋发拼搏、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展示竞技的魅力和真正价值,真实再现体育生活。[8]笔者认为,影片传达出的人生哲理存在值得引申发挥的地方,主要从知识论方面展开对现实生活中“勇者”哲学的全新思考。在黑暗的深夜里,一个人在静静等待某种期待感觉的到来,也只有自己与自己相伴,这种感触很像是感知未知世界中的未知事物带来的变化,变得比较虚幻和无助,让人感到一丝害怕和恐惧。人们不是害怕现实世界,而是害怕未知的世界会带来不可控制的结果。旅程是带来快乐的事物,而不是目的地。我们一心向往的目的地终于抵达时(所以奈保尔有《抵达之谜》),却不能确定我们最终得到了什么,它变得不太像我们一直在追寻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勇敢的概念比较模糊,问题是那些更重要的概念,比如善良、平等、自由等,恐怕更加糊涂。思想上的诚实往往产生让思想难以承受的极限挑战,但苏格拉底就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哲学家。

例如要在一个城邦挑选2万名勇士出来,只要将整个城邦的人作为参照物,从中选出最为勇敢的2万个人出来,无需用各种标准和条件去证明被选出来的人是否达到真正勇气的标准。这一理论悖论并没有就此消除,那些理论悖论会被利用去解构生活理念。[9]当勇者感到恐惧,就拔出自己的剑,把思想砍成碎片。砍碎那些悔恨和恐惧,还有那些仅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东西。真正的生活勇者不会放弃他的所爱。即便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极其脆弱,但依然主动争取,那才是惟一真正的勇气。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姿态,勇者是不在意外在行为的表达,不在意在行为上必须要强人一等,更不在意受制于现实生活中的名誉和金钱的束缚,真正的勇者必须放下精神包袱,随风而去。勇敢哲学被电影渲染并呈现出来,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渲染力量,这也是体育励志电影惟一值得渲染的特性所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电影艺术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勇者哲学,电影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并培养人应对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勇者精神。

[参考文献]

[1] 丹·米尔曼.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M].韩良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黄璐.运动电影崛起的社会实在意义[J].浙江体育科学,2009(01).

[3] 黄璐.论“奥林匹克教育”应该缓行[J].体育学刊,2010(10).

[4] 居伊·德波.奇观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黄璐.论美国励志体育电影风行的意识形态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7(03).

[6] 白永恒.美国励志体育电影的文化透视[J].电影文学,2013(03).

[7] 黄璐.体育电影制作的一般规律[J].体育科研,2011(05).

[8] 黄璐.好莱坞体育电影剧本设计模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4).

[9] 赵汀阳.坏世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许晓峰(1979—),男,河北唐山人,硕士,河北联合大学体育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评论。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