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4日 06:20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奢尚网 » 品牌

袁恩培+胡一凡

[摘要]2013年由巴兹鲁尔曼重新导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全球上映,巴兹鲁尔曼拍摄《红磨坊》的影子和标志性“视觉语言”贯穿整部电影。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膨胀和物质至上的观点充实着当今社会。本文通过对该片的视觉语言分析和审美特征研究,对当下整个社会意识进行思考和反思。本片运用大量的装饰语言和声像技术,结合现代的拍摄手法和流行语言充分反映了巴兹鲁尔曼独特审美特征。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兹鲁尔曼;视觉语言;审美特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1925年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到2013年,被搬上电影银幕就有5次,这次由巴兹鲁尔曼重新改编制作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通过自身对原著的理解和诠释,用不同的视听表现手法来表述小说中奢侈的生活和纯真的爱情,让人不禁沉浸在奢靡的影像,同时又有着活在残酷的现实里的矛盾感受。整个故事不仅具有影射到当代的现实意义,又有着浪漫主义色彩。通过空间转换、色彩构成和音乐运用进行分析,总结整部电影的视觉语言,并整合对其独有的审美特征。

一、空间转换分析——流通性和对比性

电影作为一种叙事性艺术,可视化的问题不再是现实空间的转换和对比,而是如何使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之间产生有力的空间组合,根据作品的需要和传递的思想感情进行转换和对比产生具体,给观者一种具体的印象从而实现身临其境和通畅的感觉。画面的拼接是有节奏的,不再是由接受者主动进行想象,而是由传播者进行时空的衔接转变,产生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感,从而映射到观者脑海中。“真正的电影人他一定更重视空间,因为时间的每一次瞬间都必须转化为空间,只有空间与空间的衔接碰撞才能形成电影 。”[1]

不难发现有一个元素——绿光,贯穿在整部影片中对空间的转换和故事的衔接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整部片子的标志除了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海报外,就是这微弱的绿光。鲁尔曼用最擅长的长镜头和广角,慢慢将闪烁的绿光映射到观众眼前,镜头随着起伏的海浪和忽闪的光线静静引导观众走向诊所的窗边。整个空间是连贯的,对称的,而这种对称的手法使得大景别产生端庄和稳定感。同时配上渐进式拉长镜头,会使得整部影片在空间和故事内容上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整部影片的主要场景有:盖茨比的家、黛茜的家、尼克家、去往城区的公路、收费站、大桥、旅馆、理发店。将这些地点以空间大小和事件发生顺序分类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导演在整个场景的设计中对于“对比性”的手法运用恰到好处,不仅将不同人物在不同空间下的情绪通过空间的转移进行烘托和性格塑造,还将整部影片的故事内容运用空间动静、大小的对比衔接起来。影片在空间的转换上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即流通性和对比性。电影中的每次空间大量描绘世外桃源般的庄园美景,璀璨夺目的装饰物充满每个角落,犹如幻境一般,在这一片和谐美好景色的陪衬下,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显得那么美好和纯洁,友情是那么的高尚而真挚。幻境感与曲折感通过视觉空间的大篇幅转换形成强烈的对比。虽然空间和叙事内容是两个单独存在的概念,但鲁尔曼运用时间和空间有力地转换,使得分开的片段有效整合在一起,对电影的叙事内容提供了信息的烘托,使叙事变得更有空间感,层次也更加丰富和深厚。

二、视觉张力的冲击——宗教意味的装饰色彩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往往不能忽略色彩的装饰在电影中产生的巨大魅力,人们运用各种颜色来赋予画面新的内涵和自我思想的情绪化表达。不同的色彩混合后产生的感情是复杂的。本片延续20世纪的复古色调同时,还混合了现代色彩的特质。通过电影整个的VI设计看见大工业时代包豪斯设计的现代感,还能感受到宗教性色彩运用及巴洛克般的浮华色调。让本来沉静悠远的庄园色彩,赋予了现代气息。鲁尔曼是“奢华的能手”,影片中能感到大时代氛围同时,还诠释美国本土文化和原著小说宗教式的文化。每一件陈设和画面拥有宗教宁静肃穆色彩呼应美国社会固有文化传统——神论社会。这个概念是西方社会灵魂所在,每种宗教都扎根在个人主义之中,人类通过与上帝的沟通,就有能力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这从影片中盖茨比回忆童年时就有一定的交代,所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就成为了原著和电影色彩基调构成的桥梁。“美国梦”使现实意义与宗教信仰、迷幻和真实、过去与未来结合在一起,贯穿电影画面和人物。金色和黑色的结合运用突出纸醉金迷和冷静理性的基调。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同样是以装饰画框和绿光的若影若现为镜头主体,但给观众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色彩基调蕴涵着一种迷茫不解,而后者有一种希望的感觉。在两个看似重复的光影运用上,人们能感受到宗教信仰所赋予传教式般的色彩。浓郁的压抑感随着色彩的重复性运用,慢慢渗透并且释然。

导演运用大量的冷色和褐色的复古基调来传递原著所要体现的沉寂和喧闹。大部分描写的都是夜晚和室内,即使在室外,太阳的自然光也被人为将其饱和度降低,这种低调的奢华感,使得整部影片多了几份靡靡之感。主人公的造型在色彩上运用了大量的粉色作为主体调性。女主角,虽然着装华丽,色彩上却是白色和浅色为主,以突出人物单纯脆弱的富家千金所固有的性格特点。男主角,导演用各种色彩鲜亮和白色为主的正装来描写,即使外表是强硬黑心的商人,但内心却有着美好纯真为信仰的性格特征。主人公两人的爱情被粉饰得淡雅恬静,犹如甜点马卡龙一般。其他配角大多运用华丽的和绚丽的色彩来粉饰当时社会的浮夸和拜金,每个人都运用不同的色彩来包装自己,掩饰自己内心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个鲜明的个体瞬间被浊化,为的只是突出盖茨比追求浮华之余还留有对纯真美好的信仰。之所以背景花哨和喧闹,就是为了更好凸显主体人物的性格。由此不难发现,无论是从人物还是景物或是这部影片的片头片尾上都看见“信仰”这一词汇的影子,这也决定了在色彩语言的表述上注定要围绕宗教信仰而展开制定。

三、现代语境下的时代诠释——“爵士时代”

一部电影里除了色彩和空间构成了整个视觉艺术框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区别于其他视觉艺术的主要因素——音乐。从原著里就不难发现“爵士时代”这一词汇。爵士乐的这种慵懒为小说穿上了朦胧的外衣,烘托了当时社会的现象。鲁尔曼在拍摄电影时,自己对于“爵士时代”一词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爵士时代”并不是追忆过去,而是反映当下。整部小说在他看来,吸引他最多的就是对于当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述。他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里都会有奢侈糜烂的时候并且都会伴随着人性最本质的丑陋和思想的禁锢。但正是如此,才让他觉得拍摄一部这样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历史性的影片是有意义的。整部小说都在说当下,所以他希望电影中的音乐也是当下最符合社会潮流的音乐。并且他认为当年是“爵士时代”充当主流音乐的美国现今应该是黑人说唱时代的写照。因此影片中的音乐运用了大量的hip—pop说唱加爵士组合型新音乐模式。这种用现在追忆当时的音乐创作手法,不仅能传递出对于原著的尊重,还具有大胆创新的现实意义。这种新型的音乐组合模式不仅呼应电影浮华奢侈的画面,更能激起现代人回忆故乡的那份情怀。观众能在每一次盖茨比的宴会上感受到新世界的形成,疯狂和年轻真实出现在每个人身边。嘻哈音乐与爵士音乐的巧妙融合,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纯粹自我的表达方式。鲁尔曼的电影审美特征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现实与虚拟进行糅合,最后立体和多维度呈现在观者面前。

为了符合电影文学的特质,音乐上不仅采用嘻哈音乐和爵士音乐的结合,还请来独立音乐制作人来为电影配乐。《年华易逝》(Young And Beautiful)作为整部电影爱情的歌颂,歌词上具备诗句的优美性,配乐上也结合交响乐和复古Disco。迷迪音色为主人公的爱情铺上一层轻柔的棉纱,与画面融合穿梭在观众的内心深处。这首歌分两个时间段出现在电影中,第一次是出现在两位主人公见面嬉戏的时候,男主角深情望着女主角。第二次是以爵士舞会上的伴舞曲出现。两次的出现运用两种编曲手法。第一次是以温柔的女声,充满对爱的热诚和渴望出现。似乎是在独白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能从女主角的眼神中看出她对这份感情的挚爱和期待,但交响乐与她眼神交汇时又带着追逐奢华的感情色彩。当镜头转向男主角的时候,又似乎能感受到这首歌是他对女主角爱情的幻想,温婉迷离的女声似乎在诉说他的内心——希望女主角是这么想的:“即使年华老去,你也会一如既往爱我。”所以这首歌的妙处在于用一曲和画面的结合产生多种的思考,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思考。第二次在舞会上,这首歌以爵士的音乐出现,伴随着两位主角的舞步,可以看出导演的别有用心。这首歌不仅呼应了两人现有的爱情回忆,更能表现出当下两人所处环境,地位与过去两人相爱时的环境的不同。这正好也能映射出原著小说中作家想表达的思想:“很多时候,过去是回不去的。”

经过上述分析,能充分体会到导演在音乐制作和影片叙述上的用心,不仅突破固有的艺术模式,还加以了自我艺术理解的深层表达,同样这种现代语境下“爵士时代”新型诠释,也成为他独有的审美特点。

四、追逐奢华≠人生目标

纵观整部影片,无论是从空间转换,镜头衔接,还是从色彩渲染或者音乐运用上,都有着巴兹鲁尔曼先生自有的风格特色和审美观念。从《红磨坊》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到如今《了不起的盖茨比》,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运用奢华和丰富的影音效果来作为影片的主体构建。但每一次华丽奢侈的背后,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还原原著的基础上又加以自我的改良和创新,他的审美特征是与时代同步的,看似追求奢华而固步自封,但实质是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和对美好纯洁精神的推崇和向往。这种进取和纯真信念是巴兹鲁尔曼电影最值得人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追求物质至上的生活并没有错,但是在混沌的社会摸爬滚打的同时保留一颗单纯美好的心更为重要和珍贵。整部影片立体、多角度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人性”的体现尤为深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影片不仅在视觉上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更主要的是“人性”的思考和人类对于自我完善过程的正确审视。

[参考文献]

[1] 徐葆耕.电影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9.

[2] 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1.

[3] 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袁恩培(1954—),男,重庆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美术学 。胡一凡(1989—),女,湖北武汉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