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非洲时尚和中国时尚都差不多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17日 19:57    编辑:fashion    来源:假装 奢尚网 » 品牌

惊呆。

怎么可以说非洲时尚,

和中国时尚差不多?

BBC 里的草原荒漠飞禽和走兽

amazing 的原始,肯定是非洲!

新闻、电影里的战争贫穷与饥饿

amazing 的纷乱,肯定是非洲!

里的连环表情包

amazing 的 " 一脸懵逼 ",肯定是非洲!

秀场、时装品牌 lookbook 里的时尚

有点意思的时尚 ! 肯定不是非洲!

肯定是欧美秀场、品牌请了非洲人做模特。

deideidei,

把你能耐的。

一句 " 肯定不是非洲 "

就把人家非洲的时尚打死了。

可是人家非洲不是一个地方。

是一片。60 个国家和地区呐。

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英语法语斯瓦西里语和阿拉伯语 ...

非洲大着呢。

的确有草原荒漠飞禽走兽战争贫穷饥饿表情包,但也有时尚啊。

并且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和中国比起来差不多啊。

非洲能拿得出手的

和中国差不了多少的时尚

是什么样?

1976,Yves Saint Laurent 的丛林狩猎;1997,Dior 的丛林部落;2000,McQueen 的非洲古老神话;2011,Burberry 的非洲风情编织纹;2014,Hermès 的丛林探险 ...

猎奇、原始、野性、粗犷,灵感和元素全部来自非洲,还是被大牌翻牌!

这种时尚拿得出手吗?

当然拿得出啊。

中国也是如此啊。Armani 的金猴、GUCCI 的花草冲鸟、NIKE 的刺绣、Victorias Secret 的舞龙舞狮 ... 甭管好坏,那都是中国元素被大牌青睐啊。

西方时尚简直爱死

这种其他民族的东西,

都为我用的掌控感和优越感了。

但堂堂一个非洲,只是被作为大牌时有时无的辅助元素,还并未想波西米亚风那样成为主流元素,

够非洲吗?根本不够啊。

为什么?

够非洲的时尚,

不只是被作为元素运用到设计里,

更是非洲本身就有的时尚,

长什么样?

举例几个非洲品牌:

1.

「RICH MNISI」

2014 年品牌

以 18lookbook 呈现

全球化视野审美下,

大牌气很足。

RICH MNISI 是设计师 RICH MNISI 的同名品牌,不过三年,到今天,就已经重新定义了 SA 时尚业。

这位年轻人这样说:

" 不仅仅是时尚:它是设计和视觉项目。因此这个身份也描述了我们的穿着者。"

所以用简约、利落的剪裁、层次呈现当下;用纹理融入非洲根深蒂固的文化;那种带点 gaygay 的弯美,又好像是在模糊性别,试图揣测未来时尚趋势。

能看的出来,RICH MNISI 正努力平衡传统、现在与未来,迎合的又是全球市场。

但是说真的,这种大牌范的揣测未来式呈现,本质上,和近年崛起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 PRONOUNCE、SHUSHU/TONG 等,没有很大区别。

2.

「Maki Oh」

2010 年品牌

以 AW2017 lookbook 呈现

女性视角下的时尚,

高阶阵势很足。

面料上,镂空纱、皮革、阔腿裤、窄身裙、露胸挖空甚至皮草,强调女性化特征的同时,依然有硬气的感觉在,是因为同时又在挑战传统美丽。

纹路上,拉各斯的口号、标志、贴纸和手绘艺术式刺绣、印花,这是对设计师成长的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文化的传递。

设计上,层次感很强,有点建筑的意思,超越了简单的物理美,面料纹理和设计共同延伸到了三维的境界。

有很棒的地方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用的有机丝绸和棉花是有机染色的,而不是工业印染。

还有天然靛蓝和 Adire 染色工艺,是 Maki Oh 对保存垂死艺术的贡献。

除了贡献时尚,还自觉承担了对环境的责任和文化艺术的传承。Beyoncé、 Rihanna、Kerry Washingto,前第一夫人 Michelle Obama 都是粉丝。

但是说真的,这种高阶式带点女强人的呈现,本质上,和近年崛起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 WANBING HUANG、Masha Ma 等,没有很大区别。

3.

「BaZara ’ Pagne」

2011 年品牌

现代感审美下,

本土气息很足。

可以说是非洲系复古品牌了。

印花、工艺,甚至设计都偏非洲系。

虽说衣服比较挑人,穿的好了是大牌时尚大牌潮,穿的不好了是土炮。但是,每件都够独特,复古的面料、和轮廓与非洲的印花相结合,可以感受到精致又复杂的非洲人日常穿着。衣服的场景感给的很足,想象力好点的,一件衣服都能猜出一个故事了。

但是说真的,这种本土化的呈现,本质上,和近年崛起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例外、单农等,没有很大区别。

本质上,

非洲时尚和中国时尚,

在全球的地位、进度真的没差。

而且,和中国独立品牌一样,这三个品牌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共性在于,终于让我们看到:

非洲 × 时尚,

不再只是大牌时尚的灵感和元素,

更有自己的独立品牌。

再不站上时尚顶端

目测也只能无奈地 diss

大牌出的中国风、非洲风真尴尬

好像世界杯后,非洲时尚集中爆发。

大牌时尚、大牌潮、高阶、复古,

非洲时尚都玩得转。

这些非洲设计师,也在纽约、伦敦等时装周、杂志上,曝光越来越多,受到的认可也越来越多。而中国设计师们也是同样的境遇。

约堡时装周、莫桑比克时装周、开普敦时装周 ... 虽然与曾经的中国时装周一样,也被批评过无组织无纪律质量低不吸引买手,不过我觉得有了,就已经是好事了,后面看发展嘛。

也有 Kisua、Onychek、Zuvaa 这些在线营销与零售平台,把非洲时尚输出,让全球范围可见。如今我们的京东也在干这件事。

很长一段时间,

非洲 × 时尚,

就是猎奇、原始、野性、粗犷,

然后被西方时尚列为一种元素放进时尚。

一方面,可能是西方缺乏对非洲文化的挖掘,也是创意的懒惰。就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在西方眼里就是龙、红、功夫,不会怎么深入民间真的去了解你的。

毕竟欧美时尚的重心,再 flop,还是以本土文化为主。

所以西方时尚对非洲的呈现,

并没有让觉得非洲有什么改变。

对中国也是如此。

所以另一方面,非洲要拥有自己的时尚,还是依赖本土文化、本土品牌和本土设计师。中国也同理。

不再只是想要成为别人的灵感,不再只是自喜为别人所用。

本质上,我不觉得非洲时尚和中国时尚,在全球的地位、进度有什么差别。

在欧美时尚眼里,

中国、非洲,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

明面上,欧美尚在时尚顶端,利用权利控制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和非洲;但实际上,是欧美本身很擅长发挥的种族偏见。

非洲就是荒漠草原飞禽走兽,战争贫穷与饥饿。

中国就是龙、功夫、长辫子皇帝和暴力。

形象被固化在种族偏见里。

大众如果不自我觉醒意识到背后的偏见,就真的只能天天郁闷和 diss 大牌尴尬的猴鸡龙狮红色中国风了。

估计非洲网民,也在 diss 大牌尴尬的丛林野兽豹纹部落非洲风了。

文字:十三姨 | 图片出自:网络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