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对中国的爱,是越来越“鸡贼”了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01日 16:05    编辑:fashion    来源:假装 奢尚网 » 品牌

- 本期主题 -

没想到,

有一天香奈儿给我的感觉,

从 " 优雅女绅士 " 变为 " 鸡贼又油腻 ",

我特么也 hin 不开心。

(注:CHANEL 在此文中将全程用中文名香奈儿代替。)

香奈儿宣布今年 11 月将在中国成都办大秀。

要列队鼓掌吗?不要。

要很开心吗?拒绝。

是,它的确要来成都办秀。

但这场秀,只是重现它在巴黎举办的 2017/18 早春度假系列发布会啊。

对,换句话说就是把今年 5 月份刚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曲线长廊办的秀 搬 到 成 都 来。

再翻一下就是:

香奈儿把希腊从巴黎又搬到了成都。

真是 hin 奇怪的逻辑。

关于这个奇怪的逻辑,它是这样诠释的:

曾经伫立于巴黎大皇宫曲线长廊中的 " 雅典帕特农神殿 " 和 " 波塞冬神庙 " 或将以巧妙的形式 " 出现 " 在天府之城,随之而来的还有满溢着金色的整个系列以及值得期待的超模阵容。

浓浓的仿佛在宠幸天朝天府人民的优越感。。

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从老佛爷的从来不摘下的老墨镜里吗?

2016 年。第二次。在北京。

举办 2016" 巴黎在罗马 " 高级手工坊系列发布会。

重现 2015 年 12 月在意大利罗马电影城首秀时的盛况。

对。

这里就开始搞直接搬来重现的套路了。

翻译过来就是:

香奈儿把巴黎从罗马又搬到了北京

而这两次发布会的中间:也就是 2015 年。

香奈儿也是去过一次成都的。只不过举办的是比较小型的 Trunk Show(衣箱秀)。

(仅作示意)

说白了就是更直观地只向成都的大客户展示自己衣服的穿着效果,她们看上的话可以立即买。既提供了私密感,又有第一手拿到稀缺感的逼格,而且也可以在刚发布时就带动品牌销量。

hin 直白的做生意目的。

不说如今香奈儿品牌的创意和设计,但商业上,香奈儿始终比别的品牌领先一步。

第一个在中国市场采用降价措施的顶级奢侈品牌;

第一个在时装之都之外的地方举办发布会的大牌;

...

香奈儿全球精品部总裁 Bruno Pavlovsky 说:

" 对香奈儿而言,中国西部还是一个新的市场,所以他们还在学习。"

还说:

" 奢侈品讲的不是速度,而是与顾客建立牢固的关系,我们希望他们能永远地忠于我们品牌,我们也想要他们的女儿成为我们的未来客户。"

这是要在成都落地生根啊。

只是在它动作频繁,又毫不走心。

第一次马马虎虎,又接二连三的搞这种重现。

还把这种重现说成了宠幸般的感觉,是怎么个意思?

成都的空白市场一直在,

你现在没准备好,

那你准备好了再来。

从 5 月到 11 月,半年时间呢,够你准备一场发布会了吧。

还是说你根本就是不想花时间花精力靠少的投入,攫取到中国的新市场?

这特么才是又鸡贼又气人吧。

中国市场待开发

香奈儿可以来圈钱

但圈钱能不能严肃诚意一些

今年的 "2017 年全球 100 大最有价值品牌榜 " 刚公布:

上榜的奢侈品牌有爱马仕、GUCCI、PRADA、Dior... 而 LV,是奢侈品牌第一名。

价值榜里没有香奈儿。

它去年业绩更是垫底。

LV 虽然在国内,被煤老板、土大款青睐。但它的秀至少诚意满满,不胡来,且即使是价值品牌也实至名归。

早在 2012 年,LV 在进入中国 20 周年庆典、以及上海恒隆广场的 LV 专卖店开张,就在上海做了 " 旅行中的 LV 号列车 " 这个主题秀。

人家是怎么做的呢?

这段旅程中用的火车虽然早在 2012 年 3 月的巴黎时装周秀上就亮相。但只是用来吊胃口做引子。直到 LV 在上海的秀揭幕,才恍然大悟:

巴黎只是宣布的一个起点,这辆列车要途径德国、波兰、俄罗斯、蒙古,开了 12 天,最终到达上海。

这趟旅行还派了位艺术家同行,以用图文记录下沿途见闻,还专门搭建了专门的线上平台供人们追踪列车轨迹。

更惊喜的是,这趟列车就在大秀当天亮相上海外滩,模特以旅客的形式走秀。

不能定义说诚意满满,

但的确感受到了新的惊喜。

既有结合 LV 旅行的传统意义,也真的传承 LV 从 1907 年就与中国结下的渊源。(那时候,一支从巴黎出发的探险队,带着 LV 旅行箱穿越戈壁,到达北京。就在 85 年后,LV 在 B 北京开了第一家专卖店,是 LV 的新篇章。)

而这一次,更是立足品牌本身,结合在中国的意义,对来国内这 20 年的庆祝,也算是阶段跨越。

同时期的 BURBERRY、ARMANI 的秀场也都是诚意满满。

而此时的香奈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副看似咋呼,却经不起推敲的套路。

中国市场待开发,国际大牌都盯着是必然的。但既然是跑来圈钱,但能不能秉持品牌精神,做的走心一些?

我们的确缺大牌,但也不是照单全收。

对没有诚意且缺乏创意和惊喜的大牌,它来这里,就算能赚到钱,也必然是一笔暴发户式的快钱罢了。

感谢中国的庞大市场

让大牌蜂拥而至

也培养出了我们的分辨力和审美

所以如今的香奈儿可不是糊弄一下

就能赚到钱了

我总有一种老佛爷手里的香奈儿越来越油腻的感觉。

它的心思大部分都花在了噱头和形式上,而噱头和形式又没有诚意。更忽略了时装最重要的设计。

老佛爷本人究竟是怎么在时尚圈占有一席之地的,各有各说?

反正他自己的同名品牌 Karl Lagerfeld,从 1984 年就有了。但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属于那种不断死机重启的品牌。

在成都早就开了店,

但如此空白的市场,

居然结局也是撤店。

老佛爷本人即使有品牌,但明显还是香奈儿总监的身份更吃香。

而这几年的香奈儿,在同级别奢侈品牌里,要设计没设计,要影响力没影响力,业绩也在不断下滑。

像是急了眼的兔子,怎么炸怎么来。

次次办秀都要搞噱头,又是赌场、又是飞机场,又是把希腊搬到巴黎。

与其说它是个时装品牌,

不如说是个不允许自己输的生意人。

又像是哪里有血就往哪里扑的蚂蟥。

中国市场大,成都市场空缺。就立刻投奔而来。

也正是因为市场大,所以国外大牌蜂拥,所以见多了好东西。

分辨力和审美可算是培养出来了。

所以香奈儿就不要想着敷衍糊弄一下就乖乖掏钱了。

因为如今的香奈儿,除了噱头,再无其他。正如老佛爷本人。年纪大了,就是要让出位给年轻人的,倚老卖老、靠空噱头,时间久了,是会爆炸的。

而我对香奈儿的记忆,只有 COCO 时代留下的那种黑白色调里优雅又硬朗的香奈儿女绅士。

对,也就是 COCO 本人。

看到过这样的经典,又怎么能接受如今越来越油腻和鸡贼的香奈儿?

文字:十三姨 | 图片出自:网络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