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终于大结局了。
从开播时女主马伊琍那 " 大红配大绿 " 的贵妇穿搭开始,到剧情逐渐延续深入后引发大众关于第三者与婚姻、友情与爱情抉择的激辩,这部戏的烟火气比我们想得要浓重许多。
许多人因为 " 亦舒原著 " 而来,却又因为女主罗子君无论形象性格都与 " 亦舒女郎 " 相去甚远而不满。
在人前,唐晶的不卑不亢的确值得褒扬。
在职业危机的时刻,面对前男友挺身而出的引咎辞职,她果断拒绝,要凭自己的努力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直面过去的情真,和现在的无法谅解,坦荡得一派光明。
现在能激起观众刷屏式讨论的角色,要么能让人感同身受,要么是梦想之于现实的投射,而唐晶两者兼有之。
她像是追着港剧日剧美剧、嚼着 " 男女平等 " 主义长大的 80、90 后们心中所崇尚的都市女郎模样,个性独立,而且愿意为了出人头地而奋勇拼搏。
为什么说唐晶这个角色很大一部分非常真实?因为她敢拼搏,会为了一次项目的合作,而在大马路上跟客户争取半小时碰面时间;
像每个会议出差连轴转的女高管一样,她很难有工作外的八小时——虽然把全副身心都交给工作并不算什么值得大肆鼓吹的生活态度,但想要获得更多利益就得牺牲更多享乐,这从来都是不变的真理。
在剧集开播后不久,不少人也都惊讶于唐晶的好衣品,觉得她连家居服都能穿出高级的气势。
这些深浅不一的中性色在她身上搭配和谐,凸显了高级精良的质地,走起路来带风带感,也强调了她高挑瘦削的身材。但参考现实,这样一个在事业上不肯退让,又有高标准物质追求的女性,多半会收获 " 作 " 字的风评。人生苦短累,如果在细节上太一丝不苟,总归是会让自己背地里吃苦头的。
这个社会的规则无论如何变换,男性对女性的情感需求还是偏向 " 解语花 ",于是跟数字打惯交道、习惯用职场上的胜负得失公式来套入自己的感情的唐晶们,强装淡然来粉饰脆弱。
只是那些笨拙的进退毫厘,和自我安慰式的通透,在别人看来都只是尖酸刻薄而已。
无可否认,唐晶们在击退生活上 " 敌人 " 的时候总是强势又轻松的,就像她们搞定大单大项目一样,一招一式不动声色却又大局在握,
但对内,这类人却本能地防御抵抗,因为害怕被拒绝被抛下而受伤,所以在结果到来之前她习惯先判自己死刑,再抱着最坏的打算去躲避还没发生的一切。
就像唐晶,她会在订婚宴上逃跑、跟贺涵提分手说以后没关系,并且一言不合调去香港工作,因为她觉得让自己体面地离开是 " 最后的自救办法 "。
离开,真的是因为发觉对方不够爱自己吗?
未必。太过追求重视所谓在职场中构筑的所谓尊严和骄傲,从来不给别人留半点商量和徘徊的余地,才是她们在万家灯火中仍形单影只的根由。
在爱情的姿态中需要时刻维持体面,终归是一种病态。
因为害怕依附而不肯交出信任,把两性关系当做一场平权的战争,唐晶的观念可以包装自我,但用它来经营一段感情却未免太激进。爱情本就需要相互支撑,两根独立的拐杖从来就长不成连理的枝。
为事业奋勇向前,面对感情却停滞无力。" 事业感情无法兼顾 ",这是许多人在面对网上那些说唐晶 " 太作 "" 搞不懂 " 之类指控时,忍不住为她辩护的理由。因为这同样是快节奏都市生活里," 爱无能 " 的你我所面对的问题,我们不肯公开承认,却对这尴尬的进退两难心知肚明。
如果说剧里的唐晶真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就是她对闺蜜罗子君在相处上毫无边界意识。
也会把自己好穿的平底鞋换给需要长时间站立的闺蜜,自己穿那双尖头细高跟回去开工。
乍看之下,这的确合情合理。但问题在于,她们俩离开校园都多少年了?
唐晶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职场高管,她应该有自己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不会在跟客户提案的时候躲出去偷偷接闺蜜电话,内容还是帮对方查她老公有没有婚外情。
在闺蜜落难的时候,职场女性的确可以像唐晶一样,用自己优渥的物质条件带对方暂时走出困境,那那并不代表着 24 小时都要围着对方转。
也正是剧中唐晶的人际边界意识淡薄,为贺函和罗子君这段莫名的感情线埋下了火种。
回归到现实人际交往中,分寸永远是第一要义。
工作来了就先忙完手里的事情,异地许久的男友相见就婉拒闺蜜无所事事的逛街邀约,事业女性的生活里有那么多待办项,没有人为了友情中的姿态,就可以无限放低自己。
好在唐晶的好胜和富裕能让她拥有最后一丝底气,在被摊牌之后她取下戒指说,想要的自己会买——这里的失去的,我再换个方式补回来。
电视剧只有 42 集,许多人说整部剧播下来,男人女人们渣的渣,三观歪的歪,人设塌的塌,唯一从头到尾坚守三观正确就是唐晶一人。
但女性朋友们,我还是不愿你去做剧中的那个唐晶。
因为她的 " 姿态 " 都来自于剧本形象的相对理想化,最终她保全了姿态全身而退,哪怕最后还在帮老卓和酱子打点和善后,一切风起云涌都被她收纳得云淡风轻。有几个人能做到?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从身边听到的故事,更多是不顾吃相、却为了爱情结果争破头的男男女女;是为了下一代的鸡毛蒜皮,抛开对错都要据理力争的母亲父亲;是恃才傲物、偶尔同情心泛滥但大部分时间控制欲爆棚的成功男人;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目睹别人落难却开始装起无知懵懂的傻白甜;是面对中年危机、在家庭和事业两边夹缝中喘息最终走到出轨这步的办公室男女 .....
上述形象在《我的前半生》里都有,这些缺陷突出、残酷又真实的人设也正是这部剧令人感同身受的原因。他们一边被我们这群看客指责,一边依然做着那个不掩饰的自己。问题是:难道他们不清楚拾起 " 姿态 " 的场面会更好看吗?
话说到底,你其实可以放过自己的。做一个唐晶,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