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ivienne Westwood 到 Dior,都告诉你要把态度直接穿在身上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13日 14:44    编辑:landyliao    来源:时尚芭莎 奢尚网 » 奢尚

百年前,在妇女还没有获得政治权利的时代,她们会穿上特定颜色的服装,以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与之相比,今天的女人拥有比以往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但时装仍然是她们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然而,还有什么高超的设计能比将宣言与口号穿在身上更直接呢?

东京表参道FCUK服装店

记得少年时在百货商场里见到的那个叫做“FCUK”的牌子,每每和大人一起逛街,经过这家店门口的时候,总要往里多看几眼,心中窃笑——那几乎是我们这群表面乖巧、内心叛逆的孩子们心中不言而喻的默契。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弄潮儿之间在衣服上把玩的文字游戏吗?

Prabal Gurung 2017年春夏系列

今天,这种讳莫如深的标语早就随着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标签和热门关键词遍布全球,更加直白了当、花样百出。而在2017年春夏,各种标语文字也叽叽喳喳地出现在了高级时装的T台上,大声宣告着一个用衣服“说话”的时代已经到来。

Stella McCartney 2017年春夏系列

从纪念品广告到政治宣言

在成为今天时尚界的谈资之前,标语早就以各种身份活跃在了文化领域。

电影《精疲力尽》剧照

上世纪60年代,一头俏丽短发的Jean Seberg穿着印有“纽约先驱论坛报”字样的Tshirt出现在电影《精疲力尽》中。在这部影片里,她扮演了一个在巴黎街头推销报纸的美国女孩,浑身都彰显着纽约客的洒脱。如果没有这个深入人心的形象,标语Tshirt这玩意儿恐怕还只是迈阿密的各个度假胜地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的促销手段而已呢。

美国Hooters餐厅的纪念Tshirt

真正让标语Tshirt成为表达政治观点的利器,并进一步影响时尚潮流的,则是两位英国女性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和Katharine Hamnett。

201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Chaos to Couture”展览上展出的Vivienne Westwood标语Tshirt

上世纪70年代,Vivienne Westwood和她当时的伴侣、性手枪乐队领头人Malcolm McLaren一起经营着一家朋克时装店——SEX。他们在店铺里销售许多DIY Tshirt,上面写着“Destroy”(毁灭)、“God Save the Queen”(上帝拯救女王)等字样,受到了厌倦保守政治气氛的反叛青年们的火爆欢迎。然而,她的影响力却仅存于亚文化语境之下,如同一场年轻人们的“自嗨”,远不及接下来的这位设计师掀起的轩然大波。

Katharine Hamnett 与 撒切尔夫人

1984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唐宁街会见当年参加伦敦时装周的各位本土设计师。Katharine Hamnett穿着一件宽大的写有“58% Don’t Want Pershing”(5%的人不想要潘兴)大字的tshirt与撒切尔夫人握手。Hamnett的这个举动,不仅给了年轻人一个向政治首脑级人物正面发泄不满的机会,也让她本人成为了当年最受关注的设计师。

1984年摄影师Oliviero Toscani为MODA杂志拍摄的大片,模特们身穿Katharine Hambett标语Tshirt

后来,她又一鼓作气推出了“Choose Life”(选择人生)、“World Peace Now”(世界和平)、“No War”(不要战争)、“Use A Condom”(戴套)、“Save Africa”(拯救非洲)等一系列标语Tshirt。

George Michael(左)身穿

Katharine Hambett 标语 Tshirt

George Michel穿着那件“Choose Life”的标语Tshirt出现在《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的MV里时,这件衣服立刻成为了众人讨论的话题。

中国的文化衫热潮

中国青年的文化衫

相比西方,中国的“标语Tshirt”虽然出现得晚了些,却也背靠着类似的社会文化。上世纪8、90年代,大学生们逐渐开始流行起了穿“文化衫”。白色Tshirt上印着的一句文字,尽情宣泄着他们的困惑、个性和不满。“建设政治文明”、“别理我烦着呢”、“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钱够花就行”等,幽默而直白地标榜着他们的生活态度。

身穿切·格瓦拉Tshirt的巴勒斯坦青年

而在所有这些文化衫里,古巴英雄切·格瓦拉的形象成了中外青年共同的偶像符号。当过去单一的思想形态被迅速涌入的西方自由思潮所冲击,中国的年轻人也开始重新审视现实,经历着思想上的撕裂与重塑。

切·格瓦拉

在这样的背景下,切·格瓦拉这样一个融合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青年运动、

基督教理念、理想主义甚至于流行时尚的多重价值观人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思想寄托。Tshirt对于中国青年来说,不再只是一件来自欧美流行的时髦衣服,更成为了人生信仰的自由表达。

尚未成功的革命

“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精神选择比以往更加自由。稳定的工作还是自由的生活?社会的多元化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歧视?时装产业会不会成为环保的最大敌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面临人权的尴尬……?在诸多疑问中,标语Tshirt作为表达态度的时尚武器,仍然没有退出流行文化的视野,甚至在2017年卷土重来。

House of Holland 2017年春夏系列

在当今的时尚圈,许多设计师都钟情于利用标语的力量为自己的时装创意找到宣泄个性的出口。其中一位是英国的Henry Holland。2006年,他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时尚圈里人的标语Tshirt。

Dior 2017年 春夏系列

Hood by Air 2017年 春夏系列

Haider Ackermann2017年 春夏系列

Prabal Gurung2017年 春夏系列

Carven 2017年 春夏系列

这样的设计思路抓住了年轻人渴望获得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关注的心态。高街品牌纷纷开始模仿,让街上的孩子都穿上了霓虹色的标语Tshirt招摇过市,幽默反骨地让衣服代替自己发声。十年后,Holland在他的2017年春夏系列发布会上再次推出了这种标语Tshirt的复刻版本,目标瞄准了时下最热门的时尚人物,比如Kendall Jenner、Bella Hadid等人。相比之下,Vetements在2016年秋冬推出的那些直接写着脏话的标语帽衫,就略显粗俗了。

KatharineHambett在1984年的广告,孩子们穿着的Tshirt上写着“停止酸雨”等标语,摄影师为Peter Lindbergh。

2017年春夏,标语Tshirt成为了潮流趋势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就像标语

Tshirt的鼻祖Katharine Hamnett曾经在一次采访中所说的:“一件成功的(标语)Tshirt一定会让人有所思考,然后最关键的是,发起行动。但悲剧的是,(8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口号在今天仍然有效。那些问题——核武器、饥贫、女性权益——都仍然存在。”

2013年纽约大都市博物馆“Chaos to Couture”展览上展出标语Tshirt

宗教、难民、环境、战争、性取向自由、女性权益……如今人们面临的困境并不比过去少。作为记录并反应社会生活的镜子,时尚也将继续传达那些对和平、友善和公正世界的渴望。

Chanel 2015年春夏系列秀场上,模特们举着标语口号游行

那么,你想要在自己的Tshirt上写上哪句话?

编辑、文字/Yoanna

部分图片提供/东方IC、CFP

监制/于昆K

编辑、设计/Eddie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