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为什么会喜欢吃生一些的牛排?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03:39    编辑:landyliao    来源:食在潮味 奢尚网 » 生活

饮食习惯与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游牧民族由于靠饲养牲畜生活,因此饮食以食肉为主。

但是其食用方法大多按农耕民族的看法来说是半生不熟的,带血的牛排让农耕民族难以开口,特别是那些还有晕血症的人更是难以想象。

游牧民族这一习惯来自于其生存特点,游牧民族宰牲并不避讳,他们见惯了屠宰的血腥,不会因为食物有残血而反胃。

另一个不能充分烹调食物的原因是,因为在野外生存,取火做饭相比较农耕民族就是个困难问题,可能有时候薪柴不满足要求,比如潮湿。有时候帐篷外的天气不作美,在烤制食品时突然下雨浇灭了薪火。这种情况下,也就对于烹饪食物的精确性少了更深的要求。相反,这种习惯让他们可以在半生不熟中体会到了肉食的另一种"鲜味",来回味远古人类食生肉所留下的味觉遗传。

当然,游牧民族在天然草原牧养的牲畜少于污染,食用的肉食一般现杀现吃比较新鲜,所以食用也不会造成太多问题。农耕民族固定的生存环境做饭就有了很宽松的条件,可以慢慢的在家里文火炖肉,充分的炖肉过程,让肉脂芳香充分扩散于鼻窦之间,也成了食用的一个享受部分,炖肉时可以加上很多的香料辅佐,加香料的目的,除了加香就是去异味。

久而久之人们就淡忘了祖先茹毛饮血的快感,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赐予的食物充满敬意的更加精心的烹制. 这是人类智慧的进步。另外一个原因是,农耕民族不是以肉食为主,因此他们进行一次宰牲是要储存起来慢慢调剂生活的,这样的肉食不经过彻底加工处理,对健康不利。充分的烹调方法在没有更好的保鲜技术情况下有利于健康。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