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的《采鸡头》中,老百姓是用“鸡头根”来度饥荒的。可现如今, 吃“鸡头根”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特别是在大餐馆里,动不动要百元 一小盘。但在有些地方,却是寻常小菜。
那是某年夏天,我到一个叫杨园的江南小镇访友,和朋友在小镇集市上 散步,看到有鸡头菜出售,摆在一农妇的竹匾里,三五根一把,已经脱去浄
狞的外衣,嫩白、细腻,煞是好看。我打听价格,便宜得很,只要一块钱一 把。朋友知道我喜欢野蔬,便买回两把。到家后,我们把鸡头根表面的薄皮 撕去,掰开,捏扁,抹盐人味。朋友也是个喜欢美食的主儿,他亲自下厨,旺 火滚油,把控净汁水的鸡头菜和切成丝的红辣椒一起下锅,随着“滋溜”一抹 青烟舞起,迅速翻炒几下,再加人葱姜,一盘白里透红的鸡头菜就炒成了。
爆炒出来的鸡头菜,色泽清亮,夹一根品尝,真是味道独特,不仅脆、 绵、爽口,竟然有一种泥土的清香。
那天,我和朋友就一坛黄酒,左一根右一根,一盘鸡头菜片刻便见了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