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餐厅没有菜单,不支持外卖,问是什么餐厅?答自助餐厅。
自助餐厅投入的费用要比普通餐厅少,而且味道要求不那么高,只需要菜品的种类多,所以前几年的自助餐厅生意红火,很多人餐饮创业都会选择自助餐厅。
但在经历浪费严重,各种教你“吃回本”秘诀和攻略后,自助餐生意越来越难做,许多餐饮老板开始将手伸向“假肉”,去年底被爆出来的汉丽轩烤肉就是一活生生的例子……其实自助餐厅不卖假肉也能赚钱。
自助餐=廉价食材?
面对暴饮暴食者,很多餐饮商家(尤其是那些50元/位左右的自助餐厅)采用最常见的办法——降低食物的成本,常常使用廉价、来源不明的食材。
于是你便能看到经牛肉边角压制后再刨成片的肥牛,鸭肉充当“牛肉”,各种不知从哪来的冻品、肉制品。
即便是号称高档的海鲜自助餐厅,也避免不了食材问题:一只活的鲍鱼在20元以上,而自助餐厅批量采购干鲍鱼,每只可能还不到5元;同样是三文鱼,产地不同,鱼肉的部位不同,价格也会相差好几倍。
然而如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如果菜品很难吃,食材不新鲜或者被发现使用“假肉”,便会在网上曝光,向电视媒体倾诉。餐厅最终不只是流失一两位顾客这么简单,很有可能因此而关门。
从食材之外降低成本
从长远来看,靠降低菜品质量来降低成本,谋取利润是不明智的。在老餐饮人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最赚钱的餐馆,往往都是靠一两款最普通的菜来赚钱。
餐厅如用成本低的最普通的食材,做成惊艳的菜品,自然能受到大家的喜爱,从而获得利润。
自助餐厅需要做的是把相对昂贵的菜品“冷处理”,做得味道一般,时间长一点,而相对便宜的菜品制作的味道要非常诱人。
这样顾客有可能被吸引,多吃可口美味的便宜菜,而少吃贵菜,餐厅的成本也就降下来了。
不同的顾客需求不同
自助餐兴起之时,许多顾客都是抱着“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的心态去吃,在这种消费环境下商家只能降低在厨师和食材、菜品上的投入。
而这几年的自助餐厅开始走精品化路线,一些酒店纷纷推出料理自助餐厅,他们的自助餐料理大多由大厨亲自料理。每位的价格相对高些,在200元左右。
这样定位的好处在于能从价格上筛选出顾客,能花得起钱的顾客一般在收入水平和素质上都比较高,不太会出现为了“吃回本”而暴饮暴食的现象。
对于中低位的自助餐(人均50元左右)顾客,则要保证菜品“丰富全面”,什么西餐、中餐、韩料、日料都要有一些,一旦顾客感觉餐厅的品类多,可选择性多,自助餐厅也就更受欢迎。
自助餐行业从几年前的兴盛到遭遇冷淡,根源在于食材质量、餐厅管理的怪圈多年难以跳出,如今已经到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欢迎加我个人微信:Leslie219065,交流餐饮经验。